劉麗鳳
黑龍江省地處中國北方高寒地區,宜漁水面981.3萬畝,宜漁稻田近1000萬畝,水面資源十分豐富,且多數水質優良,餌料生物豐富,適合河蟹生長發育,發展河蟹生產潛力巨大[1]。自2016年以來。黑龍江省大力發展河蟹生態養殖,提高了河蟹單產和效益,池塘生態養蟹畝產40kg以上,畝效益500元以上;稻田生態養蟹畝產15kg以上,畝效益300元以上;湖泊(水庫)生態養蟹畝產2kg以上,畝效益50元以上;為漁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1 河蟹生態養殖現狀
2016~2018年,黑龍江省主要示范推廣了池塘生態養蟹、稻蟹生態種養和湖泊(水庫)生態養蟹三種模式,年推廣面積70萬畝以上。
1.1 技術實現了創新與突破
1.1.1 技術創新
在技術創新上,主要在河蟹苗種暫養及提早放養技術、水域生態環境生物修復技術(以種草投螺為重點)、河蟹飼料精準投喂技術、河蟹病害及敵害防控關鍵技術、商品蟹暫養育肥技術、蟹種及成蟹越冬技術等方面。河蟹苗種暫養及提早放養技術延長河蟹養殖期一個月以上,為大規格河蟹養殖奠定了基礎。水域生態環境生物修復技術,以種草投螺為重點,推廣了適合寒地水域的水草種類及配套栽培技術,顯著提高了河蟹水草覆蓋率,池塘生態養蟹模式水草覆蓋率達到了50%左右。
1.1.2 技術突破
黑龍江省河蟹生態養殖取得兩方面突破:一是土著河蟹種類開發獲得了成功。綏芬河河蟹繁育及養殖試驗獲得了成功。綏芬河河蟹產于東寧縣綏芬河水系(經俄羅斯海參崴入日本海),為黑龍江省土著河蟹種類。通過種質鑒定確定綏芬河河蟹為日本絨螯蟹,通過養殖發現了綏芬河河蟹具有耐寒力強,越冬成活率90%以上,養殖成活率60%以上;性成熟晚,三齡個體占群體的18.9%,比遼河蟹高17.8%,有利于大規格河蟹的培育;生長速度與產自遼寧省盤錦市河蟹無明顯差異。綏芬河河蟹是適合北方高寒地區養殖的河蟹種類,未來養殖前景看好。二是蟹種培育技術取得重要突破。目前,黑龍江省年需蟹種(也稱扣蟹)1500噸左右,過去蟹種完全依賴外省,蟹種自給率為0。外省蟹種質量難以保證且不穩定,引進成本高、適應能力差、成活率低,不同年份收成不同,嚴重影響了河蟹生產,致使養殖效益不穩定。為解決制約黑龍江省河蟹發展種質瓶頸,重點開展了稻田培育扣蟹和池塘培育扣蟹技術研究,在技術上均有了較大的突破,顯著提高了蟹苗(大眼幼體)培育回捕率,至2018年黑龍江省扣蟹產量達到195噸,自給率達到13%。肇東、杜爾伯特等縣(市)稻田培育扣蟹畝產40~60kg[2]。肇源縣鯰魚溝水產養殖場采用池塘培育扣蟹,年產扣蟹12.5萬kg,滿足了本場養殖生產需求,并實現了河蟹連年穩產高效[3]。
1.2 在產業化帶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黑龍江省最大的河蟹生產企業肇源縣鯰魚溝水產養殖場發展成為河蟹蟹種培育、成蟹養殖及產品銷售的產銷一體化公司,年盈利2000余萬元,帶動了周邊養蟹戶100余戶,帶動增收3000余萬元。佳木斯黑龍江金海大地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應用稻蟹生態種養技術,并結合有機食品標準生產“金海生態”蟹田有機大米,企業有機水稻基地面積增至6000畝。企業在成長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上百戶農民共同致富,加入有機種植合作社的農民每坰地增加收入8000元以上[4]。
1.3 為農民增收找到了致富門路
當前黑龍江省農民增收難的問題非常突出。河蟹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中高檔水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銷售量持續增長,是當前及未來的消費熱點。項目推廣應用的實踐表明:河蟹養殖投資少,利潤空間大,投資回報率高,許多養殖者通過養蟹走上了致富路。因此,養蟹可以成為破解農民增收難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池塘及湖泊(水庫)養蟹可以成為漁民增收的門路。當前水產養殖品種以鯉、鰱、鳙、草魚、鯽等低值大宗魚類為主,價格長期低迷,生產成本持續攀升,養殖效益不斷下滑,嚴重挫傷養殖者積極性,許多漁民將池塘改為稻田,而養蟹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稻田生態養蟹可以成為稻農增收的門路。由于2018年水稻國儲收購價格降低,稻農收入下降,許多稻農迫切尋找增收門路。稻農養蟹增收顯著,可為稻田畝增加收入300~500元,養蟹稻田的效益是普通稻田的兩倍多,一畝頂兩畝田。
2 存在的問題
2.1 河蟹產業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河蟹產業還沒有形成各要素完備的產業發展鏈條,在今后黑龍江省河蟹產業發展過程中,將在“扣蟹培育——飼料供應和技術服務——養殖捕撈——包裝運輸——產品銷售”等環節形成巨大的可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河蟹品牌創建和銷售市場的開拓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2.2 蟹種自給率低
雖然通過技術推廣,將黑龍江省蟹種自給率從0提高到13%,但蟹種自給率還是比較低,今后需擴大地產蟹種生產量,提高蟹種自給率。
2.3 產業扶持政策偏弱
雖然黑龍江省把河蟹列為水產主導品種,并納入發展規劃,并有一定的扶持,但扶持力度弱,與南方發達省份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3 今后發展對策
3.1 加大河蟹生態養殖技術的推廣力度
一是大力推廣稻蟹生態種養技術,促進黑龍江省稻田資源的利用。黑龍江省擁用適合養蟹稻田近千萬畝,技術推廣應用的空間巨大。主要推廣稻田培育扣蟹模式和稻田養殖成蟹模式。依托稻田培育扣蟹模式提高黑龍江省蟹種自給率。二是積極推廣池塘生態養蟹技術,促進池塘養殖品種結構調整。主要推廣水草栽培、配合飼料和敵害防控等配套技術,實現精細化養殖。三是穩步推廣湖泊生態蟹技術,實現水面增效;合理放養,推廣水域生物修復技術;在中小水面推廣投飼技術,提高單產。
3.2 加大河蟹種質及配套技術的研發力度
在河蟹種質上,繼續開展綏芬河河蟹人工繁育及養殖的研究。2018年12月,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與遼寧省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達成了繼續開展綏芬河河蟹人工繁育及養殖的研究的協議。通過研發,綏芬河河蟹有望成為黑龍江省河蟹重要養殖品種。在配套技術上,重點研究與大規格優質河蟹生產有關的水草栽培、人工配合飼料、水質改良、敵害防控等關鍵技術。
3.3 推進河蟹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積極構建河蟹完整產業鏈,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在做好多種河蟹生態養殖模式的基礎上,做好產品的包裝、加工。在品牌培育方面,重點強化在河蟹產品的綠色有機食產品認證,打造出類似“陽澄湖”大閘蟹的全國知名品牌[5]。積極開展賞蟹、捉蟹、品蟹有關的休閑旅游活動,帶動一產的發展。2019年黑龍江省青花湖集團打造了龍江蟹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
參考文獻:
[1]鄭萬明.高寒地區池塘養蟹技術要點[J].黑龍江水產,2017,(2):16-18.
[2]孔令杰.黑龍江省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調研報告[J]. 黑龍江水產, 2019,(1): 9-12.
[3]劉福會.寒地河蟹扣蟹培育技術要點[J]. 黑龍江水產,2019,(3):33-35.
[4]孔令杰,王昕陽,楊秀,等. 黑龍江省稻田綜合種養現狀及發展對策[J]. 黑龍江水產, 2018,(6): 5-10.
[5]梁輝.杜爾伯特縣河蟹產業發展的現狀及策略[J]. 黑龍江水產,2018,(6):12-17.
(責任編輯:柴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