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武 康萌 陳偉興
鰲花學名叫鱖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在魚類分類學上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鱸亞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鱖亞科(Sinipercinae)、鱖屬(Siniperca)。原始鱖類在中新世或中新世以前產生于中國、朝鮮、日本一帶,上新世時發生大規模物種分化,在朝鮮、日本一帶產生了少鱗鱖屬魚類,在中國產生了鰲花魚。松花江鰲花為松花江名魚“三花一島”之一,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松花江鰲花也是受歡迎的養殖魚類,特別是在北方高寒地區。近些年來,黑龍江省肇源縣青花湖集團大力發展松花江鰲花池塘養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還探索出適合高寒地區的松花江鰲花越冬技術。
1 環境條件
1.1 水源
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灌方便,進排水分開。具體選擇無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庫或地下水源作為養殖水源,不得有威脅養殖用水的污染源。
1.2 水質
水源水質應符合《GB 11607-1989 漁業水質標準》的規定,養殖用水應附合《NY 5051-2001 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規定,其中水體適宜透明度為30~50cm,pH值為7.0~9.0,溶氧量≥5mg/L。
1.3 產地環境
產地環境符合《NYT 391-2013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的規定。
1.4 越冬水域條件
1.4.1 不滲漏或輕微滲漏。
1.4.2 在越冬期間冰下水深,流水越冬池不得低于1.0m;可注水的靜水越冬池不得低于1.5m;完全靜水越冬池不得低于2.0m。
1.4.3背風向陽,靠近電源,交通方便。
2 越冬前的準備
2.1 越冬池清整消毒
2.1.1 清整越冬池
越冬前排干池水,清除雜草,雜物、淤泥,晾曬池底,整修堤壩、攔魚設施和閘門。
2.1.2 清塘消毒
越冬池清整后,用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如用漂白粉帶水(無魚)清塘要使池水達到20mg/L藥物濃度。
2.1.3 原塘越冬
用漂白粉對原水進行消毒,使池水達到1 mg/L藥物濃度。
2.2 魚種和親魚培育
加強松花江鰲花魚種和親魚后期飼養管理,增加投喂活餌料魚,提高松花江鰲花肥滿度。
2.2.1 投餌
育肥期間要求餌料充足并且做到“四定”,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要求餌料魚體健康,無病,適口;日投活餌料魚的量可根據水溫,魚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
2.2.2 調節水質
育肥期間注意控制水質,對于水質過濃或水質老化的魚池,采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潑灑濃度20mg/L)或采取換水等措施,以保持水質肥爽清新,溶氧適宜,透明度維持30cm左右,pH值保持在7~8之間。
3 魚種、親魚入池
3.1 時間
9月中旬~10月上旬。
3.2 水溫
10℃左右,不能低于8℃
3.3 密度
按冰下有效水量計算,流水越冬池松花江鰲花魚種或親魚的入池密度為0.5~1kg/m3;可注水的靜水越冬池入池密度0.25~0.50kg/m3;完全靜水越冬池入池密度不能超過0.25kg/m3。
3.4 規格、質量
松花江鰲花秋片魚種體重不應小于50 g/尾,體質肥壯,體形、色澤正常,鰭、鱗完整,游動活潑。
3.5 操作
3.5.1 拉網捕獲松花江鰲花,拉網操作方法與常規魚類操作方法相同,不過應注意拉第一網后,再隔一段時間待池水平靜,松花江鰲花魚“出窩”后再拉第二網,以提高起捕率。
3.5.2 拉網捕獲松花江鰲花時動作要迅速,起捕松花江鰲花的拉網絲質要軟、網目要稍大些,便于餌料魚漏網并不受傷。
3.5.3 淺水打網,細心操作,減少損傷,鰓中有淤泥的魚種應放在清水中緩出淤泥后放入越冬池。
3.6 檢疫、消毒
松花江鰲花魚種、親魚入越冬池前必須檢疫,用3%~5%食鹽水消毒,時間均為2~5min,然后消毒入池;藥物使用符合《NYT 755-2013 綠色食品 漁藥使用準則》的規定。
4 越冬
4.1 日常管理
4.1.1 定期測定溶氧量。每7d測定一次,元旦后每3d測定一次,春節后或發現溶氧降到3mg/L以下時,每天測一次,并立即采取增氧措施。
4.1.2 及時補水和注水。
4.1.3 及時清掃積雪、積塵。
4.1.4 經常檢查越冬場所堤壩,注排水口閘門等設施。看堤壩有無斷裂,如發現斷裂,應及時修補[1]。
4.1.5 越冬場冰面嚴禁行車和冰上運動;距越冬池500m內不準放炮,爆破。
4.1.6 注意觀察越冬魚類活動情況,如果冰下體不缺氧,那么透過冰面看不到越冬魚類;如透過冰面,發現越冬魚類上浮,則說明冰下水體缺氧,應馬上采取應急增氧措施[1]。
4.1.7 必須每天做好越冬管理記錄。
4.2 越冬增氧管理
4.2.1 生物增氧
避免雪封泡:出現烏冰時,應把冰面打破,撈出烏冰;面積太大的越冬池可以打冰趟,把碎冰推入冰面下,使打開的部分重結明冰;氣溫條件較好情況下,可以采取水泵抽水沖化烏冰重結明冰。
控制浮游動物:越冬水體因浮游動物多而引起缺氧時,用晶體(90%)敵百蟲化水全池潑灑。殺滅劍水蚤時使池水達到1mg/L藥物濃度;殺滅輪蟲時使池水達到2mg/L藥物濃度。封冰后,可打冰眼用水泵將藥沖入水中。
水中營養鹽不足時,要打冰眼掛袋施肥;每畝水面施尿素1.5~2kg,過磷酸鈣0.15~0.2kg;可采取掛袋的方法施肥,打冰眼,將化肥裝袋掛在冰下水體中,每畝水面掛4~6個袋[2]。
4.2.2 機械增氧
注水增氧:用水泵抽取機井、江河、水庫水注入越冬池增氧,水要經過30m以上流程曝氣,并使注水口離冰面有2m以上落差注入冰眼;注入的井水含鐵量不超過0.5mg/L。
原池循環水增氧:用水泵抽取原池水,使其經過30m以上流程并有一定落差注入原池中。
增氧機增氧:增氧機多采用射流式增氧機,在冰面上打冰眼,將增氧機固定在冰眼上即可。不建議使用葉輪式增氧機。另外,還可使用微孔增氧設備,部分地區使用效果良好[3]。
化學藥物增氧:增氧藥物種類較多,主要成分為過氧化鈣等,養殖戶可根據藥物使用說明使用[3]。
5 越冬出池管理
越冬魚類經長期饑餓后,尚缺乏接受大量食物的能力,開始投活餌料魚時,要注意均勻投喂,不能過量,預防“飽食致病”。
參考文獻:
[1]孔令杰.我省魚類安全越冬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黑龍江水產,2002,(6):33.
[2]孔令杰.北方高寒地區怎樣做好魚類越冬管理[J].農村養殖技術,2002,(11):15.
[3]張慧忠.魚類越冬期間的水質調控技術措施[J].黑龍江水產,2017,(5):44-45.
(責任編輯:孔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