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志
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滿足客戶多樣化金融服務為目標,金融企業在實踐中突破金融服務瓶頸的過程中,也給傳統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背景下金融企業業務特征和財務管理的局限性,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完善優化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迅速,金融行業作為其應用的最廣領域,近年來,各大金融機構紛紛與互聯網信息技術公司開展合作,促進金融服務窗口優化升級,無人終端、在線支付、無人營業廳、人臉識別等等,不斷填補著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空白,帶動金融服務模式持續創新。由此,傳統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局限性凸顯,提高傳統金融企業中財務管理效率,是適應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金融企業的現實選擇。
一、互聯網應用催生金融服務新特征
互聯網金融以技術領先、服務便捷、客戶自助為主要表象,培養并催生了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業務成長空間巨大,預計未來3至5年內,互聯網金融服務需求將超過3萬億規模,惠及超過數億客戶,以普惠性促進金融資源配置的公平性,表現出了如下的新特征。
(一)客戶金融行為的多樣性
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客群主要集中于零售型客戶,零售型客群的主要特點就是金融行為的多樣性,不同偏好、不同時點、不同地域客群的金融服務需求差異較大,由此帶來的業務量級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客戶金融行為呈現多樣性。
(二)金融資源配置的廣泛性
隨著客戶區域的拓寬,金融資源配置的范圍已經超出空間約束。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優勢,金融行業嫁接了像百度、京東、阿里等技術領先的信息科技公司,瞬時間,客群范圍覆蓋至全球各個角落,金融資源配置的廣泛性明顯上升。
(三)業務渠道的便捷性
受到移動終端普及和信息技術的疊加效應,客戶獲取金融服務的渠道不再僅限于銀行的窗口、交易大廳,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移動終端屏幕可以辦理各類金融服務,業務辦理渠道不再受限于固定場所和時間,金融服務渠道的便捷性充分顯現。
(四)現金流量的分散性
受客戶行為的多樣性、金融資源配置的廣泛性和業務渠道的便捷性影響,實際現金需求呈現下降趨勢,以非現金支付為特征的交易筆數大幅上升,單筆現金流量的額度大幅下降,甚至僅有幾元交易額的各類消費,現金流量從客群和數量上呈現出分散性。
二、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對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挑戰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金融服務對財務管理的要求明顯上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戰,在資源配置、資金管理、流程控制、目標設定和效率評價等方面,均暴露出了時效性差、顆粒度粗、信息化弱、效率性低等不足,不能滿足業務發展新趨勢,不能適應客戶服務新需求,不能實現財務管理新標準。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滯后性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表現是業務的信息化程度強,依靠強大的信息技術支持,業務流的峰值在持續刷新,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主要依靠財務人員的專業特性處理業務,已經不能適應業務信息化對財務管理的新要求,主要表現是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滯后性,在響應業務處理速度上明顯延遲,在業務數據的處理效率上明顯不足,在客戶行為多樣化的識別能力上明顯不夠。
(二)財務管理工具的靈活性較弱
財務管理工具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編報、財務指標監測、財務效率評價等關鍵信息的時效性。在傳統的金融業務模式中,客戶行為簡單,金融服務單一,財務指標固定,各類評價指標的監測與管理過程相對易操作。但是,在互聯網金融服務場景中,隨著客戶行為和服務標準的差異化上升,財務報表的編報口徑出現多樣性,財務指標監測標準復雜,財務效率評價維度增加,財務管理工具的靈活性較弱。
(三)財務管理流程的控制難度上升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監測收支的合規性、成本效益的真實性,可以判斷制度、系統的有效性,以及內部控制流程存方面存在缺失,起到監督管控的作用。隨著金融業務對互聯網信息化的依存度上升,對內部控制中財務管理的作用也提出了挑戰,每個環節的微小差異,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而且內部控制過程的諸多中間變量的隱蔽性越來越強,財務管理流程的控制難度自然上升。
(四)財務管理目標的不確定性增加
財務管理目標包括利潤最大化、股東收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在業務量、規模依托人力管控能力可以獲取的情況下,財務管理目標相對會簡單可視。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金融行業的不斷滲透,財務資源的配置效率受多重因素影響,資金循環流動的周期性復雜,資產規模收益遞增效應明顯,由業務量預測財務目標發展趨勢的過程中,財務管理目標的不確定性增加。
(五)財務管理效率的可控性降低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影響向下,金融業務與財務管理的粘合度增加,財務管理效率受技術的復雜性、信息的多重交互性、流程的隱蔽性等因素影響,各類業務指標偏離趨勢的幅度難以準確估計,對財務管理效率的影響程度更是難以控制。例如,在業務量很大的情況下,計息天數的微小差異,可能導致財務目標惡化,財務管理效率降低。
三、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背景下做好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針對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與不足,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強化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應用范圍與深度,實現提升財務管理質量的目標。
(一)加速財務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管理的效能
財務信息化已經是財務管理的必要條件,沒有良好的信息化系統,想做好現代財務管理工作是有難度的,對于互聯網基因濃厚的金融企業更是如此。做好財務信息化建設需要結合業務特征,以財務管理過程和目標的可視性為導向,設定科學的監測指標,建立可靠的信息處理系統,準確輸出各類財務管理指標,提高財務管理效能。
(二)提高財務工具的靈活性,滿足多樣化的業務需求
財務管理工具應以視窗嵌套簡單、參數邏輯完整、日常操作便捷為標準,適應財務管理的靈活性。在選擇財務管理工具的過程中,將紛繁復雜的業務模式和客戶行為,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工具,對財務管理過程的中間目標和終極目標分類管理,分析異常指標變動原因,指導業務調整結構和方向,適應經營發展新要求。
(三)完善財務管理指標體系,適應互聯網金融業務新要求
在業務量和數據量以幾何級數增長的金融業務中,財務管理指標體系需要圍繞客戶、產品、機構、渠道等維度進行解析匯總,以便監測不同業務運營狀況。在傳統財務管理過程中,僅需要以考核單位進行單一維度分解可即。但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中,因不同客戶、產品、機構、渠道的業務量規模龐大,對成本、收益的影響較大,需要完善優化財務管理指標體系,監測財務指標的具體表現,優化互聯網金融業務結構,提高財務管理質量。
(四)優化內部控制流程,適應業務便捷性特點
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給金融服務帶來的內部管控難度,主要體現在業務的跨時空性,突破了固定時間和空間約束,這是人控所無法滿足。因此,應以信息系統為流程控制的基本選擇,以人機交互為內部控制的基本模式。通過信息系統自動實現基本模型的控制要求,同時分析遴選異常業務交易,經過人工分析后,確定業務的取舍,調整優化控制路徑,不斷適應業務便捷性的特點。
(五)提高財務資源管理的科學性,促進互聯網金融業務均衡發展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財務資源的短期稀缺性成為管理焦點,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將領先的技術應用到業務中,在短期內需要巨額的財務資源投入;二是掌握領先的應用技術需要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其成本遠高于普通人力資源成本。上述二者互為條件,如要實現預期發展目標,需要科學配置財務資源,實現技術與人力的最佳組合,促進互聯網金融業務均衡發展。
四、結語
互聯網作為當今最先進的科技發展成果,通過在金融行業的廣泛應用,正在有效解決金融資源配置中的稀缺性和均衡性的對立統一關系,當前財務管理中遇到的挑戰也僅是冰山一角,未來將面臨更多的業務創新模式,需要持續不斷的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作者單位: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