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高職體育教學只有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全面育人、終身體育”為目標、以各項體育技能為手段,充分發揮體育的教育功能,才能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健康第一;高職體育課;育人
1 前言
高職體育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為職業教育服務。高職體育課要以“健康第一”為永恒的主題,使學生產生運動興趣,掌握好運動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使學生保持強健的體魄和優良的心理,為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要始終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挖掘體育的教育功能,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更好的教育學生。
2 開展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下的高職體育課的舉措
2.1 思想教育為先導
正所謂:“思想指揮行動”,只有先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位,足夠重視,后面再加以引導,方可逐步提高運動技能,培養運動習慣。以興趣為導向,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尤其是第一節課,應開展理論課,給學生講解健康的重要意義,可以舉例說明當下癌癥、肥胖癥、心血管疾病、猝死等等實例,使學生了解現在疾病正趨于年輕化,不要認為疾病不會找上自己,告訴學生如果不鍛煉,身體的老化是必然的,而科學的鍛煉可以延緩身體的衰老,提高免疫力。同時,給學生分享運動經歷,談運動的諸多好處,使學生了解運動的樂趣,使學生充滿動力,從心里想參加體育運動。在第一次室外體育課中,設置一些游戲和優秀生展示的環節,多給學生鼓勵和肯定,使學生獲得信心,體會的成功的喜悅,增強競爭的意識,從而激發其運動興趣。
2.2 結合課程特點,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給學生創設個性化的發揮平臺,堅持戰略眼光,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在課程中每學期設立一個主要項目,如籃球,同時鼓勵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開展其他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并加以指導,而且可以將學生的興趣項目納入平時測試的成績中去,這樣,可以避免自由活動的時候很多不喜歡籃球的學生無所適從,坐在旁邊玩,不利于學生運動習慣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學期主要項目的同時,拓寬自己的運動興趣,取得更好的成績。
2.3 改善教學條件
學校的體育教學條件是體育教學課改的基礎保障之一。教學改革須結合學校自身的體育設施建設情況,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這既是教學安全的考慮,又是教學效果的保證。
2.4 優化課堂教學
體育教學有其專業的特殊性,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質量提升、體育文化傳承、課堂教學安全有序的保證。為此我們做到四點:第一,優化體育教師的課堂語言。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多用鼓勵、表揚的語言。絕不用諷刺、挖苦等影響學生自尊的語言。多關愛、多溝通、多幫助、多指導、多鼓勵,不斷建立學生學習信心。第二,優化體育教師的課堂行為。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精準示范,精確指導,精確診斷,精講多練。第三,規范聽評課評價標準。教師之間聽課、評課制度化、常態化,每學期教師之間都要相互聽課至少三次,在評課過程中重點問題,立足問題集思廣益,以診促改,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5 以運動項目為依托,挖掘體育的教育功能
作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特殊載體,體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不斷研究運動項目所承載的功能。從項目自身特點出發,挖掘其在意志品質、心理承受力 、溝通交流、團隊建設等方面潛在的教育功能,提煉其文化要義,可以更好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2.5.1 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做有知識的體育人
體育是一種文化。任何一個競賽規則、裁判規則成熟的體育運動項目都有它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每一個項目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體育教師備課時,對各項運動項目的發展歷史耳熟能詳,再去解讀這些運動項目的精髓和要義,解讀體育運動發展與人類進步的關系,無疑可增加體育運動的魅力。這樣的體育就不再是單純的技能課、訓練課,而是充滿文化魅力的綜合教育課程。
2.5.2 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做守法的建設者
學校教育重在育人,培養合格的建設者是教育的目標。作為體育教育重要手段之一的競技運動,每一個項目都有它自身的競賽規則和裁判規則。在各運動項目的課堂教學比賽中,學生都會在這些規則的限制下進行技能學習和健身活動。正是這些合理科學的規則在不斷地規范著從事這些運動的學生,讓他們漸漸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對遵規守紀意識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5.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做熱愛集體的人
新時代的高職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優渥的生活環境與過渡的包容與嬌慣,導致其在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的不足,體育教學在一定程 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體育運動中的很多集體項目都離不開合作、溝通和集體榮譽這些元素。例如常見的籃球運動、足球運動、排球運動等等。這些運動項目比賽過程中每一眼神都蘊含隊友之間的信任,每一個手勢都表達著隊友之間的鼓勵,每一次精妙的戰術配合都詮釋著隊友之間的默契合作,每一個成績的取得都凝結著集體的力量。所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集體主義精神,體育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5.4 培養學生的拼搏意識,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
競賽是運動的靈魂。鼓勵學生經常參加體育競賽有利于完善學生的心理建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會出現氣、頹廢、精神萎靡、缺乏斗志等現象,嚴重的可能會放棄學業、甚至放棄生命。經常參加體育競賽,會在一定程 上緩解、改善這一狀況。經常參與競技比賽,會較好地讓學生克服緊張心理;而不斷經歷輸和贏的磨練,還會讓學生看淡輸贏結果。在無形中達成激勵斗志、抵御挫折的能力,利于健康良好的人格的養成。
3 結語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抓住學生的特點,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運動項目為依托,優化課堂教學,改善教學條件,充分挖掘體育的教育功能。把高職體育課上好、上精,達到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的目的,必將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白原.以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實踐研究[J].教學與科研,2019,(6):147.
[2]韓淼.如何加強高職體育課程的學生思想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215.
[3]羅加全.如何開展高職體育課程趣味教學的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5,(7):98.
[4]許弘.以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3):99-102.
作者簡介
方云龍(1989-),男,漢族,安徽太和縣人,碩士,中級,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