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 張明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實踐調研,對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尊矩工程”實施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尊矩工程”實施新路徑,進而創新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規范學生管理制度、樹立制度權威,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規矩意識。
關鍵詞:規矩;制度;規范;創新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院級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NZ2019E09)。
1 “尊矩工程”概述
何為“尊矩工程”?《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在內江職業技術學院關于省級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試點項目<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創新>的實施方案》中首次提出將在學院實施“六大工程”(“鑄魂工程”“親政工程”“立德工程”“勵志工程”“尊矩工程”和“含英工程”)以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學教育整體質量。
所謂“矩”,即規矩,通常指規則、禮法。《荀子·禮論》中有云:“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中國人歷來也講究規矩,落實“尊矩工程”,到底尊何“矩”?中國現在正處于新時代,正著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而學院也正著力建設法治校園。而“尊矩工程”中的“矩”應當是指:憲法、法律法規,校規班紀以及社會普遍認可的道德規范。
2 學院“尊矩工程”實施現狀
2.1 “尊矩工程”實施措施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現階段在實施“尊矩工程”上主要通過思政課堂、學生管理、學生活動三條線進行推進。在思政課堂上,學院組織思政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教師對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尊矩工程”進行了集體備課,課堂教育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學習法律基礎知識和基本道德規范;模范教育,通過對先進模范學習和身邊的模范嘉獎來提高學生規矩意識;實踐教學,開展課內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升學生法治意識、規矩意識等。學生管理主要是通過輔導員、班主任對學生加強規范學習來進行,比如學院要求新生必須由班主任帶領學習學生手冊的內容,對違紀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其提升規矩意識。學生活動主要是組織以“規矩”、“法治”、“憲法”等關鍵詞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專題學習,開展學生辯論活動、演講活動、知識競賽等活動。
2.2 “尊矩工程”實施效果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數據收集、訪談等形式對學院“尊矩工程”現階段實施效果進行了實踐調研,以內江職業技術學院某系為例,該系學生大約1500人左右,在2019年下學期學生違紀事件達70余起,學生涉及違法事件有4起。通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82%的學生認為院內學生缺乏規矩意識,75.8%的學生認為需要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規矩意識;70%的學生認為現階段學院開展的教育和活動對提高學生規矩意識作用不明顯。通過對學院一線輔導員、班主任以及授課教師進行訪談得知,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守矩”行為,例如:學生手冊遵守情況較差,遲到、曠課、晚歸情況經常發生,課堂紀律較差;行為規范較差,課間走廊抽煙、亂扔煙頭現象普遍;不尊重老師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期末考試中學生作弊行為較為常見等等。因此可以得出結論:2019年學院“尊矩工程”實施效果不太理想。其原因是什么呢?
2.3 “尊矩工程”實施效果薄弱原因分析
學院現階段“尊矩工程”實施效果薄弱主要包括學院、教師、學生三個方面的原因。
1)在學院層次,學生管理制度制定方面不夠科學、完善,“尊矩工程”落實措施較為單一。學院學生管理部分制度未根據上級部門文件進行及時更新及公布;規則不夠細化,如學院學生綜合量化考核細則及學生處罰條例不夠細化、存在漏洞;制度設置不合理,如獎學金和助學金的評定程序時有混同;制度缺失,存在出現問題再制定措施、規則的現象;各系在落實制度上各有意見,不統一;程序的設置不夠科學、嚴瑾和公開,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采取同一套評審程序。制度的缺失、程序的不合理是學院“尊矩工程”實施效果薄弱的首要原因,制度的不完善會導致學生對制度缺乏信仰和敬畏,從內心輕視制度,在行為上違反制度,從而導致學生不守規矩,規矩意識也難以提高。其次,學院在落實“尊矩工程”上措施較為單一,單純的依靠課堂教育難以提升學生規矩意識,學院相關法制教育講座和活動開展較少,因此“尊矩工程”實施效果不明顯。
2)在教師層次,學院教師在學生管理實踐中也存在相關問題,方面不夠統一、公正、公開。比如,在處理同一違紀事件中的違紀學生時,由于涉及不同系部的學生,而個別系處理力度不統一,未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處罰,因而造成學生及學生家長到學校申訴甚至鬧事的后果發生,不僅給學院學生工作管理帶來困難,也影響了學院制度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權威。另外,在學生管理實踐中,個別教師在班費管理,助學金、獎學金評定,學生評優評先等工作枉顧制度、無視程序,侵犯學生切身利益,嚴重削弱了學生對程序、對于規矩的信仰,使得學生在內心藐視、排斥規矩。
3)在學生層次,學生本身素質參差不齊也是造成學院“尊矩工程”實施效果甚微的原因之一,所謂“尊矩”,就是要學生在內心具有規矩意識、在行為上遵守規矩,而這樣一種意識的行為和守矩行為的養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有學生的素養為基礎,但學院部分學生本身法治意識、規矩意識極為薄弱,本身行為習慣較差,需要更長的一個過程來進行糾正、提升。
3 學院“尊矩工程”實施路徑探究
通過對學院“尊矩工程”的實施現狀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學院和教師兩個層次來實施“尊矩工程”,提高學生法治意識、規矩意識、底線意識。
1)從學院層次來說,首先應當完善、統一學生管理相關制度,科學、完善的制度是學院依法治校的前提,更是落實“尊矩工程”的首要環節,只有規范、統一學院相關制度才能使學院“有矩可依”、學生“有矩可循”,樹立制度權威,使學生相信制度,尊重“規矩”。其次,學院應該開展更多的與“尊矩工程相關”的學生活動。根據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86.7%的學生愿意希望學院舉辦更多的法律知識講座,并建議學院在學生活動區域展示有關法律、制度、校規等方面的圖片、文字以時時提醒自己。最后,學院應創新學生活動方式,“00”后的學生們更愿意接收新鮮事物,運用新媒體,例如短視頻、微博、貼吧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相關宣傳,并加強學生自我參與度的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2)從教師層次來說,首先,對于輔導員和班主任等學生工作者,學院應當對其進行統一培訓,了解、熟悉學院相關制度,并建立相關責任追究制度,明確相關懲罰措施,對破壞制度、枉顧程序,傷害學生利益的行為進行嚴厲懲處,以提高學院管理公信力,使學院的管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內心擁護,為“尊矩工程”的實施打好基礎。其次,對于思政教師,應在其教學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規矩意識,創新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實踐教學。根據調查報告數據顯示,91.6%的學生表示愿意接受并樂意參加更多的思政實踐活動,并認為實踐活動可以幫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法律、規矩,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思政教師在落實“尊矩工程”時應當將主角讓位于學生,自己則作為一個推動者,在做好課堂教學外,可以更多的參與學院組織的相關學生活動,更好的了解學生所需,在幫助學生提升規矩意識的同時也能豐富課堂內容,創新教學方式。
4 結語
“尊矩工程”的有效實施可以創新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樹立學院制度權威、提高學生規矩意識。但是現階段學院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學院制度不夠完善合理、實施措施較為單一、實施時間較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尚未取得明顯效果。本文從學院和教師兩個層次對“尊矩工程”的實施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對學院“尊矩工程”的有效實施起到微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振杰.淺析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系統構建[J].華商,2007,(11).
[2]王清平.論依法治國與依法治校[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97,(1).
[3]朱永新.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系統研究[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胡雪(1990-),女,漢族,四川內江人,助教,法學碩士,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張明(1990-),男,漢族,四川內江人,本科,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