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麗
【摘要】在我國的職業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之下,高校職業院校的德語教育教學也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落實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基本原則,培養出更多的綜合性實用型技能人才,在這個過程中,在職業院校的德語教學過程中,就要切實有效的應用專業+語言教學模式,以此為抓手,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職業能力。據此,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專業+語言教學模式在職業院校德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情況,希望本文的簡要分析能夠為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專業+語言 ?教學模式 ?職業院校 ?德語教學 ?運用
一、專業+語言教學模式概述
我們所稱之為的專業+語言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把專業教學和語言教學充分融合的一種全新的課程教學模式,從根本上來講,這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教學模式,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在職業院校的德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專業+語言教學模式,也就是專業+德語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來講,其根本宗旨是為了培養出更多更優質的既懂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掌握德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人才。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專業+語言教學模式可以使相關資源得到有效優化,這種模式既有語言的教學元素,同時又包括專業課的知識結構元素,專業知識,技能教學和語言教學,在邏輯結構,語言場景等相關方面不斷的融合,使其有效協調,這樣能夠轉化成為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除此之外,專業+語言教學模式更著重強調專業語言教學,發揮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語言教學能夠為專業教學提供相對應的服務和指引。
二、專業+語言教學模式在職業院校德語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一)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相對應的課程設置
在職業院校中,專業+語言教學模式運用在德語教學過程中,要設置相對應的用德語教學的專業技能課程,課程體系中主要包括德語教學的會計課程,德語教學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等相關內容,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要能有效培養學生掌握德語綜合運用技能,同時著重針對德國國情進行充分的了解,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職業技能,以培養專業化的優質人才為人才培養戰略目標。除此之外,在課程設置外要用德語進行普通基礎知識的教學之外,還要以德育語境為基礎,進一步增加實驗課和討論課,使學生的德語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二)使師資力量得到更有效的增強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專業+語言教學模式對于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當前我國職業院校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很少采用此類模式,是因為在師資力量方面不夠匹配,沒有相對應的專業教師,所以職業院校要盡可能從校內選拔更優秀的專業教師,對其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或者外派學習等,使其專業素養和德育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培訓的過程中要注重加強教師把專業課程和德語充分融合,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高職院??梢灾苯訌牡沦Y企業聘請相對應的專業的德語教師,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專業優勢和語言優勢,從根本上真正實現專業+語言教學模式,構建更加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從根本上有效彌補學校自身專業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
(三)確保教學內容得到不斷的優化和完善
在專業+語言教學模式下,職業院校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把德語教學內容和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充分融合。例如,可以用德語進行會計教學,計算機編程教學等等,并且把專業的課程內容作為德語語言教學的重要素材,在之前的德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注重德語語言和德語文學的教學,而采取專業+語言教學模式,學校要進一步加大理工科和金融等相關專業的教學力度,確保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專業化,富有實踐性,所以采取這種模式進行德語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和德語技能,使其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在教學形式方面不斷的創新和優化
在專業+語言教學模式下,比傳統教學具有更大的專業性和實踐性。例如,在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教師除了進行理論教學之外,還要把相關專業的德語表述傳授給學生,同時增加實驗課和討論課,使教學實踐比理論要更長,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學科和專業之間的限制,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教師根據德語最新的生物技術和研究進展,以及德國生物技術公司研發的新產品等,在使用權德語教學并向學生展示相關實驗教學案例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于案例中的生物技術及知識和前沿動態等等之后,教師進一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把學生分成若干的學習小組,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利用所學的生物技術研發某一產品,并用德語將其匯總整理成為報告和論文,在課堂上進行集中的發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整合案例教學,討論教學和小組合作探究等相關方式,把教學融會貫通,這樣能夠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學生可以在有效掌握德語工具的基礎上,針對生物技術專業知識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掌握,對其日后前往德資企業或者涉外就業,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五)切實有效的進行教學考核
從實踐中可以看出,職業院校在運用專業+語言教學模式教學的相關環節,教師在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能力進行考察時,除了筆試考核之外,又進一步有效增加口語考試和論文撰寫等相關模式。例如,法學專業的德語教學考核中,學校可以采取月考制的方式,同時進一步將學生每次的月考成績和論文分數進入到最后的總成績中,在最后的期末考試中,學生要通過德語的方式進行法學專業的筆試和口試等相關考試,以此使學生的德語水平和專業技能得到更有效的檢驗。例如,可以讓學生用德語起草政府之間的合同,處理國際的貿易糾紛等等,除此之外,在口語考核中還要為學生創設出貿易洽談的真實情境,要求學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德語國際貿易談判或者處理中德貿易公司法律問題等等,這樣能夠使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德語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進行全方位科學化的評估。
參考文獻:
[1]高莉.項目教學法在外語知識型課堂上的應用——德語語言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語言與文化研究,2015(1):77-81.
[2]張剛.高職德語教學的現狀特點及管理措施[J].職業教育研究,2013,05(17):239-241.
[3]肖冰雪.德語語言教學方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