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靜 李京忠
摘 要:該文根據青海省瑞香狼毒的特點和生境特征,結合其對草地與畜牧業的危害,該文對當前狼毒的防控措施和開發利用進行了綜合分析,并對其今后的防控應用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狼毒;青海省;防控措施;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 S812.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7-0129-0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L. in Qinghai Province,combined with its harm to grassland and animal husband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L., and prospect its future future of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tellera chamaejasme L.;Qinghai;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為瑞香科狼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1],俗稱一把香、饅頭花、紅火柴頭花、斷腸草等。根系粗大,呈圓柱狀、木質化,表皮褐棕色,入土較深,平均深度在30~50cm,部分深達100cm以上[1]。地表植株高20~50cm,葉披針形,葉柄較短,對生或互生;花白色、黃色或淡紅色,頂生頭狀花序,具小花20~40朵,具有瑞香科植物的香味;果實為蒴果,卵形堅果,上半部細毛,種子產量較大每株約產種子200粒左右,果皮較厚且堅硬[2]。
狼毒主要生長在海拔2300~4200m、年均溫約0℃的高山及亞高山草地,多分布在向陽山坡,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我國的西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北地區的高山草甸草原、沙質草原和退化草地上均有分布[3]。在青海省,主要分布在海北州、海南州、玉樹州、黃南州以及海東地區的部分縣域[4]。返青時間為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盛花期時間為7月中旬左右,8月上旬結果,9月至10月上旬枯萎[5]。
狼毒根、葉、莖、花均有毒,其中毒性最大是根部,花粉劇毒,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記載了“狼毒根有大毒,可殺飛鳥走獸”[6]。狼毒體內所含萜類化合物成分,主要對家畜的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起到刺激作用;一般情況下,家畜誤食狼毒后,容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四肢無力、臥地不起、全身痙攣、頭向后彎、心悸亢進、糞便帶血,嚴重時虛脫或驚厥死亡;母畜接觸后可導致懷孕率低,容易引起畸形胎和流產,這也是俗稱“斷腸草”的由來[2]。在狼毒盛花期,植株密度較高的草地上放牧,其花粉會引起家畜中毒;人在接觸其花粉過程中,也會引起過敏性皮炎,對人體面部的眼、鼻、喉造成辛辣性刺激,容易引起身體不適[7]。
狼毒在草地群落的種類競爭中處于優勢,由于其發達的根系,在地表1m的土層內富集水分和養分,造成土壤含水量和有機質不斷減少,加之狼毒植株繁茂且高于一般牧草,株叢較大會對其他牧草形成遮擋,從而抑制了其他牧草的生長,導致優良牧草種類減少,草場可利用生物量降低,飼用價值和載畜量隨著草場退化逐漸減少[8]。在無狼毒分布的天然草場中,可食鮮牧草的產量達3600kg/hm2以上,若狼毒密度在4~5株/m2時,由狼毒形成的生物量達900kg/hm2,造成可食鮮牧草減產20%以上;在狼毒分布嚴重的草地中,狼毒產量可達5000kg/hm2以上,而鮮牧草的產量在400kg/hm2以下,植被群落逆行演替,形成了狼毒為優勢群落的單一種群[9]。狼毒是目前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主要毒害草種類,成為了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指示標志,直接影響著青藏高原地區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11]。
1 防控措施
1.1 人工防除 無論是大區域的毒害草防治,還是小面積的毒害草防治,人工措施都是首選。目前,對于狼毒進行防治的人工措施主要有:人工挖除、機械防除和替代控制等。
1.1.1 人工控除 在狼毒分布數量較少、面積較小或機械防除難以開展的區域,可以采用人工挖除的方法。利用螺絲鉆鉆狼毒根部,斷其水分和養分的供給,破壞生長過程。這種人工挖除措施對草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9],多用于狼毒的幼苗期,能夠有效的防止其種子散落草地從而引起蔓延擴撒。該方法簡單易行,而且成本較低、防治效果較好,特別適用坡溝地區。另外,牧民在放牧時間挖除狼毒也能夠為自己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但不適用于大范圍的狼毒防治。根據海北州4個縣區狼毒面積的統計發現,海晏、門源和剛察的狼毒分布面積較少,可以利用人工挖除法滅除狼毒。
1.1.2 機械防除 對于大面積的處于盛花期的狼毒多采用機械防除方法。狼毒的繁殖以種子繁殖為主,利用機械將盛花期的狼毒地上部分割除,可以減少種子傳播。鄧君等研究發現,該方法可以減少95%的狼毒植株結實,并且在連續割除3年后能夠基本杜絕新植株的萌生。但該方法比較適用于機械可操作的平坦地區,在祁連境內八寶河兩側坡度較小,狼毒密度較高的區域,可以推廣此方法。
1.1.3 替代控制 利用人工措施防治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替代控制[10]。將能夠速生的一些優良牧草補播在狼毒曾經分布且已經退化的草場,利用牧草優勢群落的生長抑制和影響狼毒。
1.2 化學防除 人工措施雖具備特定優勢,但其滅除面積和滅除效率較低,對于大面積或危害嚴重的狼毒草場,化學防除是一種高效滅除方法,特別適用于狼毒大肆泛濫、危害嚴重的區域。化學防除狼毒的最佳施藥時間是初蕾期或盛花期,以便在瑞香狼毒種子成熟及擴散之前將其殺滅,從而有效地減少土壤中種子的數量。應連續施藥3年以上,以便有效殺死土壤中萌發的狼毒幼苗[11]。草甘膦、使它隆、“滅狼毒”、2,4-滴丁酯、甲磺隆等都是常用的狼毒防控除草劑。雖然化學防控狼毒的效果顯著,但也存在除草劑選擇性差,需要多次重復用藥,安全性以及使用成本過高,使用過程中往往不能完全根除等諸多問題,從而對草地生態系統產生了不良影響[10]。特別是在青藏高原等自然條件惡劣地區,采用化學措施防控狼毒后,應及時補播其他牧草,防止草場的進一步退化。化學防控后,狼毒龐大的根系仍然殘留在土壤中,可抑制其他植物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因此,在用化學措施防控狼毒后,應選播高抗性的牧草種子,一般禾本科植物較豆科植物而言,前者對狼毒的抗性更強。
1.3 生物防除 應用生物工程技術對狼毒進行防除,既能保護草地生態系統,又不會對牧民牲畜的安全夠成威脅,一旦實施成功,效果具有持久性。國內外許多學者已做了相關研究,并開展了生物防治措施的實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前,世界上毒害草的生物防治較為廣泛的是利用真菌除草劑的方法。真菌除草劑是一種寄主范圍較為單一的植物病原微生物,可以將狼毒控制在環境、生態和經濟均可容許的范圍內。該方法在較低的成本投入基礎上,能夠實現持久的效果控制,而且是對環境友好的方法。姚拓等[12]首次通過對高寒地區的瑞香狼毒進行了柵銹菌的人工接種,發現狼毒柵銹菌對于狼毒的種群數量具有較為明顯的控制作用,雖然在自然條件下其控制作用有限,但至少是一種較有前景的生防材料。當前,在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生物措施將會越來越受到草地管理部門的青睞,今后加強這一塊的研究。
2 開發利用
2.1 藥用資源 狼毒作為一種有毒植物,其毒性在一定范圍內可轉變為藥力。在傳統藏醫藥中,狼毒的應用較為廣泛,作為藥材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其藥性在《永類鈴方》、《本經》及《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載。性味苦平,具有逐水止痛、散結、殺蟲、殺菌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將其熬成膏狀,讓患者內服,可治療內臟腫瘤,將其外用,可治療各種炎癥。在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常用狼毒來治療“疥癬”、“頑固性皮膚潰瘍”、“惡瘡”等癥[10]。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狼毒中含有多種具有藥理活性的化學成分,比如,黃酮類化合物對炎癥、癲癇、腫瘤等疾病有一定治療作用;狼毒甲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的二萜化合物尼地嗎啉(gnidimacrin),對染有白血病或實體腫瘤的小白鼠具有延長生命的療效;狼毒提取的新瑞香素(neostellerin)能抑制MT-4細胞感染,對HIV具有較強抗活性。瑞香狼毒的提取物對不止一種動物的腫瘤細胞表現出較強的抑制作用。狼毒在藥用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國內外的相關研究還在不斷探索中。
2.2 農藥資源 化學農藥的使用,存在有害生物的抗藥性、農藥殘留等諸多生態問題,而植物源農藥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該問題的產生。瑞香狼毒全株有毒,且以根的毒性最大,因而可作為植物源農藥使用[2]。狼毒作為農藥,具有殺蟲效果好、見效快、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基本無害、而且生產成本低廉、使用過程中對人體危害較低等諸多優點。曹輝等通過不同濃度、溶劑的狼毒提取物對山楂葉螨具有極好的觸殺效果,通過氯仿、石油醚的方式提取效果更佳[11],若是狼毒與殺蟲劑混合使用殺蟲效果更佳顯著。狼毒綿性纖維根曬干制粉后,在耕地時混入土內,能有效殺死地下害蟲;將其提取物噴灑到植物葉表面,可有效防治多種病蟲害;將其做成人工毒餌,可誘殺蒼蠅、蚊蟲等;其枝葉煎熬后的浸出液,對蒼蠅、蚊子的幼蟲有一定的殺傷力。
2.3 工業原料 狼毒根莖和根皮的纖維柔軟而細長,尤其是根皮纖維的細胞結構中有網狀初生壁,具有極佳的韌性,是生產紙張的上佳原料,藏族同胞經常使用的“藏經”紙,其主要原料就是狼毒。由于瑞香狼毒具有很強的毒性,雖然在制紙過程當中經過漂洗等工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毒性,從而使其具有防蟲蛀、鼠咬、不易撕破、不易變色等優點。另外,狼毒根莖中含有豐富的淀粉,利用狼毒根莖可以通過發酵來制作工業乙醇,是非常好的天然工業原料。
2.4 生態資源 狼毒具有主根粗長,根系發達,再生能力強,產種量大,種子生命力強、抗旱能力強等諸多種群優勢,可用于干旱荒漠地區的生態修復。特別是在干草原、荒漠草原等惡劣干旱條件能夠生存生長,對于防治土地沙漠化、退化草地的修復具有一定的作用。若通過對狼毒植株的青儲脫毒處理,可作為一些大型食草牲畜的添加輔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牧草資源緊缺的問題。同時,狼毒也是較好的觀賞品種,雖然其在我國只有一個種,但由于其生長范圍較廣,在不同的生境或者不同的群落環境下,花色、花型及植株形態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可作為庭園、盆栽觀賞植物。由于其生長速度快、花朵艷麗、瓶插時間長等優點,可以作為鮮切花,用于商業開發。
3 展望
青海省草地狼毒是草地退化過程中草地植被逆向演替的而出現,其比其他草地植物在惡劣環境中更容易生存,對于防止青海省草地的退化沙化具有積極的作用。當前對于狼毒不僅是從防控的角度考慮,更要考慮生態效益和資源利用方面。在生態資源豐富、植被覆蓋較高的優質牧場和以畜牧經濟為主的地區,首先考慮防控。對于不同草地類型和狼毒分布情況,要選擇合理的防控措施,盡大可能地降低對草地生態環境的破壞,不能以生態破壞為代價達到對狼毒滅除目的。在植被生態較為脆弱、土壤沙漠化嚴重的地區,首先應考慮生態效益。可以利用狼毒耐干旱、生境土壤富集肥力的優點,通過擴大狼毒的分布來提高植被覆蓋和優化生態環境。在狼毒資源利用方面,主要考慮瑞香狼毒資源的深層次利用,特別是在蒙藥、藏藥開發,生態農藥生產以及造紙行業利用等方面。
參考文獻
[1]馬壽福,鄧君,刁治民,等.青海省狼毒研究現狀、綜合利用及防治[J].青海草業,2007(01):17-21.
[2]張國洲,陳于年,王亞維,等.瑞香科殺蟲植物—瑞香狼毒[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03):326-330.
[3]Zhang,Y.-H.,S.Volis.H.Sun.Chloroplast phylogeny and phylogeography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n adjacent regions[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0,57(3):1162-1172.
[4]張紅林.青海湖狼毒種群分布機理研究[D].西寧:青海大學,2014.
[5]郭芬芬.基于多源遙感的藏北高原狼毒識別研究[D].成都: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
[6]黃祖杰,周淑清.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狼毒[J].四川草原,1993(04):24-27.
[7]紀亞君.青海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瑞香狼毒及其綜合治理[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03(04):35-36.
[8]郭云.基于多源影像的祁連瑞香狼毒分布信息提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4.
[9]吳國林.魏有海,青海草地毒草狼毒的發生及防治對策[J].青海農林科技,2006(02):63-64.
[10]王歡,馬青成,耿朋帥,等.天然草地瑞香狼毒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15(12):154-160.
[11]曹揮,劉素琪,趙莉藺,等.瑞香狼毒提取物對山楂葉螨的生物活性及酶活性影響[J].林業科學,2003(01):98-102.
[12]姚拓,寇建村,劉英.狼毒柵銹病調查及其用于控制狼毒的初步研究[J].中國生物防治,2004(02):142-14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