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鋒 張鵬飛
摘要:“1+X”等級證書浙江省考核辦公室設置在杭職院,汽檢專業根據等級證書要求進行了分層培養試點工作,主要包括課程體系、評價標準、分層培養的實施,并進行了等級證書考核過程,結果顯示在該培養模式下學生學習能力與表現情況有了較大提升,該模式有利于在“1+X”等級證書制度背景下對技能型人才進行培養。
關鍵詞:“1+X”;分層培養;技能型人才;應用研究
通過“1+X”證書制度,能夠將長期困擾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教育與就業需求偏離嚴重的情況進行修正,實現學校和社會共同認可的職業教育標準?!?+X”證書制度是一種教育制度,也是就業制度?!?+X” 證書制度促進了職業院校評價向社會開放,將教育性與社會性的結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1-2]。分層教學的定義是指,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差異,將其合理的分成不同的類別,對每個類別進行有一定區分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對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群體進行學習指導,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從目前研究成果來看 “分層培養”有眾多研究成果,但如何在新的形式背景下,結合“1+X” 等級證書制度進行研究,是目前急需進行的研究。
一、杭職院應用案例探討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學院,以汽車檢測與運用專業為例,將目前已有的教學分層培養理論進行融合研究,推出了適合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的培養模式,在2019-2020年第一學期,在四個班級中進行了試點培養研究,并在學期末對培訓的學生進行了“1+X”等級證書的考試工作,通過率達到了80%以上,“1+X”等級證書制度背景下對技能型人才分層培養的應用培養獲得初步成效。具體實施內容如下:
(一)在“1+X”等級證書制度背景下進行的課程體系研究
在教育部確定了首批實施的“1+X”等級證書制度的五個領域后,承擔汽車部分的中車行已經發布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領域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通過對比《標準》的相關內容,與合作實踐企業共同研討,將標準與現階段的課程體系進行融合改進,形成《標準》為依據的專業課程,進一步明確課程標準,將《標準》的內容與課程體系基本銜接起來。
(二)基于《標準》的等級評價體系構建
等級評價體系的構架主要分成三步進行,分別是:
(1)確定評價原則
主要有:科學性原則:綜合評價學生知識技能能力;全面性原則:評價學生專業知識獲得情況;可行性原則:便于操作可行,利于形成反饋信息;反饋性原則:反饋具有指向性,綜合評價學生發展情況;可持續性原則: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2)確立評價體系指標
《標準》分成了10個模塊,每個模塊分為2-3個等級,基本涵蓋了目前社會對傳統汽車的知識與技能要求,為進一步明確評價體系指標,更準確評定受測者的情況,將每個子等級分為兩個等級。通過本課題,將每個子等級根據《標準》劃分出10-30個題目,每個題目即為最后的評價依據,題目具有典型性、覆蓋性。
(3)構建等級評價體系
評價對象:以汽檢專業兩個班級學生為例,選取1-3門專業課程進行對比試驗, 在該過程中,針對課程過程中的考核和課程結束的考核兩方面進行,主要分成4個步驟:
選取1-2門與模塊對應的課程,依據《標準》建設評價體系題庫,形成評價題庫;確定對應等級題庫,將題庫與對應的等級聯系起來,保證等級標準的循序漸進提高;選擇合適的程序進行編制演示,每個標準在考核時隨機抽取10個題目進行考核,在規定時間內超過80分認為符合等級,可以考取下一個等級;生成評價結果指引圖,評定目前等級情況,達到的對應等級,并指示達到下一個等級應學習的內容與知識點,指引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
(三)分層培養模式的實施
(1)分層培養的應用
分層培養模式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針對“五年一貫制”或單招單考從中職升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的學生,基礎往往參差不齊,在入學時,選取對應的模塊進行等級評價認定,確定班級基礎層次結構;二是針對目前社會技能培訓,通過該等級評價系統在培訓之前可以通過評價體系,確定接受培訓者的基礎狀況,組織實施過程可以有的放矢,改進培訓課程內容。
(2)實施方法
實施班內分層目標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承擔大量的工作,分層培養仍然保留教學自然班,根據學生生源情況進行等級評價體系的評價[3]。由于學生基礎發生了變化,因此根據不同的分類教學目標要對應進行改進;同樣的,在教學過程中,相對應的教學過程與考核標準都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改進。通過期中期末幾次評價結果對比,評價學生等級是否提高,提高的程度可以作為考核成績的重要參考標準。不達標的學生補考時同樣利用等級考核體系進行檢查。學生的成績以學生的成長狀況作為參照依據,更能激發學習動力。
(四)實施總結
(1)課程與《標準》聯系緊密,通過課程培訓有指向性的與“1+X”的等級證書聯系在一起,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課程的改進幅度較大,與“1+X”等級證書更加貼切,要求實施的內容依據性更準確,教師在教授時標準比較統一,即使存在幾個不同教師教授時,對學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2)分層培養方式對學生激勵性更強,學生通過分層培養和評價過程,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更清楚的認知,整體效果較好,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比以前更加清晰,教師評價更準確。
(3)通過最后考證過程,與傳統教學的考核相比較,學生的操作熟練度、復習的認真程度有很大提升,大多數接受培訓的學生能夠達到“1+X”等級證書要求的能力。
二、展望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職業教育培訓考核辦公室的具體要求結合“1+X”等級標準,首次在浙江省進行了50名師資的關于汽車專業領域“1+X”培訓師資認證工作,2019年11月學校進行了浙江省首批學生試點考證工作。本文即是基于以上過程,結合專業自身特點,融合杭職院特色進行的“1+X”的培養探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將在本專業中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未來高職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應在“1+X”標準的框架下,與每個院校的實際結合,不斷改進應用。
參考文獻:
[1]孫善學. 對 1+X證書制度的幾點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72-76.
[2]杜怡萍,李海東,詹 斌. 從“課證共生共長”談1+X證書制度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4):9-14.
[3]肖愛玲,王錦玉.大學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壇,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