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倉儲配送實務是航空物流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文章從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和可持續性發展兩方面,通過對倉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共建共享的研究,并針對課程建設中的問題提出可持續性發展建議,力求給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研究提供借鑒,以帶動相關課程項目的建設與改革,最終使專業教學質量得以全面提升。
關鍵詞:存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建設;可持續性
1.精品課程建設內容
1.1課程定位
倉儲配送實務課程是航空物流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是基于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培目標而開設。課程教學內容依據相應的教學大綱而定,且教學大綱參照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結合校內教學及實訓條件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水平而制定。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起主要支撐或明顯促進作用,且與前置課程和后續課程銜接得當。
1.2課程設計
設計理念:倉儲配送實務課程基于崗位能力、工作流程、職業鑒定標準、航空物流相關企業運作要求、校企合作開發、學校教學條件而設計。
設計思路:校企合作,設計“雙線并行”項目化教學方式,課程團隊與行業企業深入研討、合作,在教學設計上確立培養課程教學目標,通過項目教學把所需知識和技能教學有機結合;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體系,基于企業航空物流的實際工作流程,創設倉儲配送真實背景下的教學環境,細化教學任務模塊,使課程設計更加貼近企業用人需求。
1.3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選取:教學內容的選取具有一定針對性和適用性,根據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共分八個項目(倉庫設施設備認知、倉儲合同、貨物出入庫作業、貨物在庫作業、配送中心認知、配送中心作業、配送線路優化、倉庫布局及配送中心規劃設計)。
教學內容組織: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分項目設計教學內容,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設計合理。
1.4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模式:采取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的運用:根據本課程內容及學生特點,運用項目教學法、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結合多媒體教室及云班課等資源共享平臺,采用信息化教學,線上及線下教學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取得一定實效。
1.5教學資源及條件
①教學資源:精品課程包含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完善的配套教學資源,如課件、教案、案例庫、試題庫、作業庫、微視頻、授課實錄等,并通過網絡共享平臺實現共建共享。
②教學條件
教學環境:具有完備的教學基礎設設備及網絡設備,以實現信息化教學;具有相應的校內、外實訓環境,如校內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實訓環境等。
1.6師資隊伍
精品課程的師資隊伍中有一定數量的企業專家兼任教師,教師從師德、能力與水平方面應達到一定標準,具有一定的企業實踐經驗以及指導學生競賽或活動的經驗,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課程團隊具有一定的教學成果,教師整體結構合理。
1.7教學評價體系
分為教學評價和社會評價兩部分。
教學評價:倉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評價體系由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兩部分構成。校內評價以校內專家、督導、學生評價為主體,校外評價以企業人士尤其是頂崗實習或實訓基地企業導師為主體。校內評價的形式包括專家、督導聽課評分,學生評教,以及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從而獲得對課程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和建設性意見。校外評價的形式為企業導師對學生頂崗實習表現進行打分,從而間接反映出課程的教學質量。校外專家、行業企業專家、校內督導及學生評價結果優良。
社會評價:即具有一定的社會認可度,如基于課程學習的學生獲獎成果等。
2.精品課程可持續性發展建議
基于倉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建設的特色:具有完善的教學基礎資源;創新的教學方法,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用項目教學法;多樣化的教學及學習資源,如微視頻、案例集、習題集等,通過網絡學習學習平臺進行線上互動和線下輔導;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情境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訓環節相結合進行。提出如下可持續性發展建議:
在教學資源更新方面,因資源共享意識薄弱而導致優質資源“僅限內部使用”,不能實時實現資源共享及更新,建議建立資源共享有益或激勵機制,跨院校共享與互補優質精品課程資源,院校應形成對精品課程的后期可持續性維護的有益機制,激勵建設團隊實時管理和維護課程資源;在教學方法方面,隨著教學設施設備以及教學資源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應不斷創新;在資源共享平臺方面,因平臺過于多樣化而缺乏統一標準,導致資源共享存在一定的障礙,建議院校間或上級部門統一資源共建共享標準,建立有效的管理及監督機制,使精品課程后期發展得到一定保障。
總而言之,倉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一是必須開放資源,樹立共建共享理念;二是課程建設平臺需統一及標準化,否則難以實現資源共享;三是形成良性的評價與激勵機制,建立起“建設—應用—評價—維護”的循環體系,根據評價結果對倉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進行維護及資源更新,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倉儲配送實務是航空物流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文章通過對倉儲配送實務精品課程共建共享的研究,并針對課程建設中的問題提出可持續性發展建議,力求給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研究提供借鑒,以帶動相關課程項目的建設與改革,最終使相應專業教學質量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長坤.《采購與供應管理》精品課程共建共享研究.物流科技.2016(1):150-152
[2]張敏.精品課程共享資源評價研究[J].職業教育.2014(1):76-78
[3]環誠 等.網上教學資源建立與相關手機APP應用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