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菲
摘要:相對其它樁基礎施工方式相比較,液態泥漿護壁旋挖機灌注樁施工效率是目前較高的施工工藝。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迅速發展,目前國內公路橋梁基礎的工程的施工領域中,鉆孔灌注樁基礎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隨著鉆孔工藝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旋挖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鉆孔樁的成孔速度。現結合近幾年的施工經驗,對旋挖機施工的常見問題及控制辦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旋挖機;混凝土灌注;常見問題及控制方法
由于樁基礎是在地下施工,隱蔽性和技術性都很強,因此,必須更加嚴格、認真把握好施工過程,才能保證工程質量。避免檢測時,出現不合格的工程,對工程成本、進度造成大的影響。
一、結合施工實踐,談一些對旋挖機灌注樁基礎施工時常遇事故的心得和看法。
旋挖鉆機成孔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不同地質的硬黏土、軟亞黏土實用性強,細沙地層也能較好的成孔,鉆進效率高,按直接1.2m,孔深40m左右的樁基在4h左右即可完成。移動方便、定位準確、成孔質量較高、傾斜度偏差較小。施工工藝流程:定樁位→埋護筒→注泥漿→鉆進取土→清孔→吊放鋼筋籠→安裝導管→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拔出護筒→破除樁頭→檢測。檢測樁基,主要檢查樁身完整性(樁身長度、有無斷樁、縮頸等)。樁基礎斷樁事故是對施工質量構成威脅的一個主要問題。施工過程中,施工方應該特別加強管理,提前預控,嚴格遵守施工規范和操作規程。質量事故發生后,及時查明原因進行補救,確保樁基質量達標,以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斷樁是由于泥漿與水泥砂漿混合物隔開了灌注樁的上下段的混凝土,造成混凝土變質或截面受損。這在施工過程中是很嚴重的質量問題。常見的斷樁原因及控制方法,主要分析以下3點:
1、混凝土出現問題是斷樁的常見原因: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是否具有較好的流動性,是灌注時關鍵問題。灌注時為了使混凝土保持較好的流動性,宜采用卵石適宜粒徑為0.5~3.0cm的骨料灌注,而且必須將塌落度控制在18~22cm,至少預留5h完成混凝土初凝,確保最大粒徑不超過4.0cm。如有必要,可添加適量的外加劑以延長初凝時間。還有外界的客觀因素,現場突然停電,或因暴雨天氣、機械故障必須中斷灌注,且中途長時間停頓,必須將導管提離混凝土面導致斷樁。或致使已灌注的混凝土達到初凝,不能連續灌注,導致斷樁。根據時間情況,控制已到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及導管的活動次數及時間,能夠有效的控制斷樁。
2、導管出現問題是斷樁的常見原因:主要具體表現為卡管、導管連接處漏水、導管抖動方式、拆卸導管時尺度把握不準等;導管進入施工現場后,必須按照規范對導管進行水密性試壓,在下放導管時,檢查每節導管的密封圈情況及工人安裝時的緊密程度。導管吊放時,應對每個連接口進行認真的檢查,確保絲扣對齊,上下管一線。導管埋深規范規定2m-6m,是指澆筑過程中,埋管的深度控制;針對埋深,個人認為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控制,但不能小于規范規定數據。導管抖動跟混凝土澆筑情況,有直接關系。拆卸導管時,應安排專人對埋設節數、米數進行統計,灌注時孔深實測結合實際灌注混凝土量進行對比,并分析成孔質量、混凝土損失情況、塌方位置、沉渣情況。做好以上幾點,能更好的預防及控制灌注混凝土,因導管出現斷樁。
3、灌注期間孔壁突然坍塌:坍塌也就是指孔壁坍塌,成孔時、清孔時、灌注時都有可能出現坍塌的現象。一般在清孔時較易出現塌孔的問題,產生塌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鉆孔的初期采用的沖程過大,鉆進速度較快,應根據地勘資料在地質不穩定時,減慢速度;二是,護筒直徑較小,提鉆、下鉆過程中出現鉆頭碰撞護筒,導致護筒松動。護筒底部及周圍未用粘土回填或夯實不足,在鉆進過程中或灌注過程中泥漿護筒底掏空,或者是護筒埋設高度未高于地面,地表水(特別注意鉆頭提鉆,鉆頭內存留水倒出地面)滲入護筒外圍填土中,造成填土松軟;三是,地下水位比筒內水位還要高;四是、泥漿護壁所用的泥漿比例達不到要求。綜合上述四點造成塌孔的原因,其主要還是由于孔內護筒埋設方法不夠合理。無論是由何種原因引起的塌孔。其處理措施都是要將護筒拔出回填土然后再重新埋設護簡。由此可見,塌孔對工程進度的影響非常大,二次成孔泥漿沉淀會增加,清孔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二次踏孔,給整個工程帶來的損失是相當嚴重的。塌孔雖有挽救措施,但帶來的損失卻是難以彌補的,給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留下的影響特別差。因此,對于塌孔還是要以防為主。
二、結語
由于灌注樁基的非凡性和隱蔽性,其質量主要依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后的檢測和補救辦法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全面具體地熟悉整個施工工藝流程,安排有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把控,事先了解質量控制和檢驗標準,監督施工人員嚴格遵守和執行,從而達到預期的質量控制目標,為上部結構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衡俊材.論鉆孔灌注樁施工常見質量事故的預防及處理[J].科技創業月刊,2011 (09) .
[2]龍燕.鉆孔灌注樁施工[J].科技傳播,2011 (16)
[3]徐維鈞.樁基施工手冊( 第1版)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6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