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旭東
摘 要:食品安全檢驗技術不僅是保障民生的一項關鍵措施,還是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管理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術。本篇文章將對熟食類食品安全檢驗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求為其他有關技術的進步和食品安全提供借鑒。
關鍵詞:熟食食品;安全檢驗;技術分析
1 引言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以前相比也有了明顯的改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生活之中的飲食安全問題越來越加以重視,目前,對食品進行安全檢測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不只是確保民生飲食安全的關鍵之舉,還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1]。
做好對食品的安全檢測是當今社會安全問題中的一個重要項目。隨著現代化食品加工技術的出現,食品的生產加工方式相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這其中變化最快的是熟食類產品,城市生活節奏的加速,使得熟食類產品不斷的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食品行業激烈競爭的環境下,部分商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選擇使用惡劣手段進行生產,這便促成了市場上劣質產品的盛行,這些不健康的食品嚴重的危害著消費者的健康。因此,做好對食品的安全檢測有著很重要的意義[2]。
2 食品安全檢驗的意義
確保食品質量的重要方式便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檢測是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利用科學的檢測手段對食品的成分等進行檢驗,并且根據對食品成分的研究結論,將食品各個成分的含量與食品的安全標準進行對。在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中,要確保公平、公正,科學性和客觀性相統一,利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保證食品成分的安全、健康。應用安全檢驗技術,能夠確保食品的安全。
熟食類食品多數為加工食品,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項物質保障。使用食品安全檢驗技術能夠高效的找出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并對不符合標準的食品進行監控,阻止其進入市場,有效的保證人們的飲食安全。食品安全檢驗技術能夠帶動國家經濟的進步,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科學的食品安全檢測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要,帶動文化的發展。具有特色的地方性食品可以增強地區的文化吸引力,得到游客的認同,促進不同地區人們的文化和精神溝通,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3 熟食類食品安全檢驗的技術分析
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最近幾年的不斷發展中,原子吸光法已經變成了熟食類食品安全檢測的一項重要手段。這種方法是指使用分光光度法進行食品檢驗工作,主要特點是根據原子吸光原理進行檢驗,利用這種技術能夠有效地檢測出食品中所含的鉛、銅等重金屬元素以及它們的含量。
3.2 色譜檢驗法
由于現代光學技術的進步,使用色譜技術對食品的安全性進行檢驗也成為了食品檢驗中的一項重要技術。這種檢測技術共分為兩類,即氣相和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是指按照色譜峰完成對食品的安全檢測,在峰段的比較中完成檢測目標。液相色譜法也被稱也HPLC法,應用這種技術進行檢測已經成為了目前主要的分析方式,它主要負責檢測食品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劑、強化劑等物質。色譜法主要使用色譜柱,完成對測試對象和標準樣品的檢驗,根據色譜圖能夠得出食物的構成材料,在熟食類產品中常見的添加劑有山梨酸鉀、色素等等。
4 熟食類食品安全問題的應對策略
4.1 形成食品檢驗機制
改進食品檢驗技術,能夠有效提升食品檢驗的質量。在食品工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對食品的安全檢驗展開細化是十分必要的。在檢驗技術上應該多觀察其他發達國家對食品進行安全檢測的程序,吸取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檢測經驗,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出適合我國發展實際的食品規范。增強對先進技術和理論的學習,在保證我國食品安全加工檢測技術的原則下,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檢測技術,從而促進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和發展[3]。
4.2 增強對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
在對熟食類食品進行檢驗時,也要樹立風險防患意識,保證食品安全檢驗的成果。在對食品中的有害因素進行分析后,采取措施剔除這種有危害的要素,保證此類熟食產品不會流入市場中,進而確保食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提升熟食類食品的安全性,保證社會秩序的良好運行[4-5]。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食品檢測技術也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改善,更好的對熟食類產品進行檢驗的方法也在不斷涌現。食品安全關乎社會的穩定,增強對食品的安全檢測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方式之一。要不斷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進行改善和發展,使食品行業取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關者行為分析及其規制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9.
[2]張濤.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5.
[3]喻輝.智慧政府背景下的食品安全治理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4]胡朝暉.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
[5]陳為.熟食類食品安全檢驗分析[J].現代食品,2019(20):143-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