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琪
摘 要:中國地大物博,作為一個產糧大國,近些年來糧食產量正在不斷地提高,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糧食質量安全問題也受到了社會高度重視,針對我國目前糧食重金屬污染問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糧食質量的安全檢驗工作,加強對糧食重金屬檢測技術的合理運用,保證糧食質量安全。本文詳細探析了糧食中重金屬的檢測技術方式,包括生物傳感器檢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等應用。
關鍵詞:糧食;重金屬;檢測技術
1 前言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糧食,糧食作為人類生存的支撐,安全性的高低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有關部門有必要加強對糧食安全工作的重視,確保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安全糧食,通過對糧食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檢驗和檢測,在實際運行中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的精細檢測處理,保證糧食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為我國糧食加工生產的安全保駕護航。
2 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應用
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作為糧食重金屬檢測技術之一,是光電型傳感器,通過借助光信號完成向電信號的轉化,在此基本上檢測出相應試紙條的光強度。目前這種新型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傳感器的類型向多元化發展,其中微生物傳感器、酶生物傳感器和免疫傳感器等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糧食檢測中的技術。例如該技術能夠對銅元素進行光電型分析,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銅元素檢測主要是運用吡咯烷二硫代甲酸和銅絡合顯色的方式,根據金屬元素濃度變化,顯色強度也會呈現出一定規律性變化[1]。
3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方法應用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方法主要涵蓋了接口裝置、質譜儀和ICP火焰炬3部分,也是常用于微量元素檢測的方法之一。糧食中重金屬檢測工作過程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方法具有高度的精密性和靈敏性,不會輕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能夠同步針對諸多種重金屬元素進行檢測。實際操作過程中,在濕式消解過程中會形成諸多原子粒子,影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效果,甚至對儀器設備產生腐蝕,因此選用此方法時,應選取微波消解樣品,保證檢測質量。另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檢測方法的檢出限足以達到ng/L級別,除糧食檢測外,在蔬菜檢測當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4 原子光譜方法的應用
糧食重金屬檢測技術中,原子光譜方法檢測的靈敏程度較高,檢出限低,但是檢測糧食中重金屬元素的時候,原子光譜方法只能針對某一種元素進行單一檢測。一般情況下,原子光譜檢測有以下幾種方法:原子熒光度、火焰原子吸收光譜、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等。原子光譜方法常用于痕量金屬元素方面的測定,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并且具備理想的性能,但是不足之處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檢測重金屬時采用原子發射光譜方法,主要是依據離子體的形成原理,鑒別檢測樣品當中的某種金屬元素。在多種原子光譜檢測方法中,其中原子熒光度檢測方法被廣泛應用到糧食重金屬檢測中,原子熒光度檢測是指熒光受外界輻射影響,處于激發狀態下,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汽熒光強度,確定其中某種元素的含量,原子熒光度檢測方法相較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來說,檢出限較低,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是指在具體的特定頻率輻射條件下,測量檢測元素原子受到激發影響而吸收的能量,實現高靈敏度檢測,主要廣泛應用于重金屬元素的檢測中;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方法,是借助電流對原子加熱并且有效吸收一定波長的光,進而測量重金屬元素的含量。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方法測量過程中,需要待檢測樣品原子化,并且實現原子化的高效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檢測的靈敏度,準確分析性能[2]。
5 紫外分光光度計方法的應用
采取紫外分光光度計方法檢測糧食中的重金屬,主要是根據待檢測物對于紫外可見光的吸收,來檢測物體當中含有的重金屬。紫外分光光度計方法檢測過程如下,首先是在待檢測物中加入顯色劑,工作人員通過比較分析顯色程度的區別,參考顯色劑標準,明確重金屬元素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計方法落實到實際應用的過程很簡單,操作要求較低,不需要消解處理等復雜的操作,對試劑和儀器要求也不高,只需要對比相對應的元素顯色劑即可完成檢測過程。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方法在重金屬元素檢測手段中,是相對比較成熟的方法,廣泛應用于米粉和稻米中痕量鉻的檢測實踐中[3]。
6 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對糧食檢驗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促進糧食生產的順利開展,優化糧食安全性能,為糧食安全生產提供保障。檢測過程中,要致力于提升糧食安全檢測的準確度,采用多樣化的檢測技術,將待檢測對象和要求進行差異對比,將不同類型的重金屬元素準確測量出來,落實糧食生產安全管理的工作目標,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鄧銳.糧食檢測中重金屬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2019(01):20-21,25.
[2]霍劍平.糧食中重金屬檢測技術研究進展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8, 38(18):56.
[3]陳輝.糧食中重金屬檢測技術研究進展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8(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