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颋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跨境電商活動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為區域以及企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我國跨境電商健康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相對信息管理體系較為完善的國家,我國信用評價體系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通過多角度、多層面的努力不斷完善,為跨境電商活動提供信用風險方面的支持。
在大多數跨境電商經營中,出口經營以及生產方面的信息溝通是在國內范圍完成的。而在國際貿易的模式下,產品消費者的角度上需要對自身需求以及興趣的詳盡信息,同時還需要商務活動相關企業的信用評價信息。而相比傳統貿易方式,電子商務跨境交易是以開放性以及虛擬性網絡為貿易環境,因此缺乏交易雙方的信用評價內容。在實際跨境交易過程中,存在很多信用封面的風險,包括外匯支付、虛假交易、假冒偽劣產品以及欺詐等多個方面。這些信用風險都對跨境電商的正常持續健康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這就需要跨境電商在信用評價細節方面進行落實,這方面信息的不對稱,是我國跨境電商面臨的重要問題。跨境電商中產品數字信息的內容較多,而信息內容也存在需要進行形式以及語言的轉變。在這樣的信息互通模式下,完成信息交流的網絡模式發展也表現為多元化的趨勢。在這些角度下,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更加全面可靠的信用評價渠道,同時完善針對性的信用信息展示。通過有效的信用信息管理,進一步確保貿易雙方具有第三方的信用信息反饋。在實際信息展示中,能夠將經營與消費者的信用評價信息進行持續的細節化挖掘,從多個層面以及角度完成商務貿易信用信息的完善。
在快速的持續性發展下,我國國內電子商務的信用評價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而國內電子商務的信用風險評價,主要針對C2C的交易形式,而面向B2C或者B2B的較少。同時面向C2C的信用評價系統都存在很多風險,包括交易后評價真實性問題、信用評價等級以及指標單一、信用指標權重分配問題等[1]。所以,在跨境電商信用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能夠借鑒國內電子商務信用評價體系的內容相對較少。
在我國經濟發展市場化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社會信用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以及健全成熟的提升。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我國社會信用體系仍然處于不成熟的階段。首先,社會整體信用意識還沒有匹配我國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水平。其次,很多企業仍然沒有對信用建設有足夠的重視,在內部控制環節缺乏相關的信用規章制度、同時,國內信用機構的市場化發展水平較低,還遠遠達不到國際同類機構的水平。最后,我國在社會信用體系方面的法律以及政策還沒有完善,針對失信行為的懲罰法律與措施還不夠。相比國際先進發達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我國的相關體系建設水平相對落后。所以,正在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能夠為跨境電商信用評價提供的支持有限,還需要不斷完善配合。
在跨境電商貿易過程中,個人與企業的信用評價信息數據都十分重要。而在我國信用基礎性信息主要分為三個類別,還存在信息資源庫獨立而信息內容分離的情況。第一個類別是中國人民銀行的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額讓企業信用信息包括借款以及擔保等內容,在全國范圍完成了數據庫的聯網統一。第二個類別是政府部門以行業領域劃分的相關信息數據庫,在不同部門管轄范圍內構建的社會信用資料庫。第三個類別是專業信用評價機構構建的商業信用資料庫,提供信用風險評估產品的服務。三個不同類別的信用信息庫,數據量以及完整性占據明顯優勢的是人民銀行的信用信息資料庫,而政府構建掌握的信息庫在社會公信力方面則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社會信用信息方面處于壟斷地位。在三個信息資料庫中間,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而彼此之間是沒有共享聯網的。在實際跨境電商信用評價過程中,是無法方便快捷的完成信用評價的。
以跨境電商的信用分析因素,結合相關國內外研究的內容進行分析[2],對當前跨境電商的特點進行分析,可以確定跨境電商的企業信用評價主要包括業務層面、企業層面以及行業層面三個主要角度,依次構建了二級指標體系,見表1。而進一步對二級指標進行細分,在業務層面中,跨境交易安全風險可以包括網絡安全、交易安全、物理安全以及風險提示等4個指標。跨境交易隱私保護則可以包括隱私數據公告、注冊信息保護、交易信息保護、信息使用保護制度等4個指標。跨境服務質量包括服務覆蓋、服務相應、交易履約、顧客滿意等4個指標。在企業層面中,企業資質需要包括網站經營許可、跨境業務年限、行政資質、社會機構資質等4個指標。企業經營管理需要包括跨境交易完成率、市場占有率、業務拓展能力、管理制度完善等4個指標。財務方面包括盈利能力、運營水平、償還債務能力、發展水平等4個指標。企業誠信與責任方面包括信用記錄、公益社會責任、投訴、管理者信用記錄等4個指標。發展戰略規劃則包括企業品牌評價、發展戰略以及規劃、經濟環境帶動力、創新發展水平等4個指標。在行業層面,行業發展需要包括國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支持、行業發展水平、整體經濟環境等4個指標。

表1 跨境電商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以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通過層次分析方法以及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構建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的跨境電商信用評價模型。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中分三個層次進行評價,通過定性評價轉變為定量指標,而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能夠將模糊而難以定量分析的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在不同指標的權重分配中,可以選擇的方法較多,而面對指標體系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的要求,選擇能夠完成權重比較以及一致性檢驗的層次分析法。在信用風險評估標準的選擇則選擇中國互聯網協會的3等9級劃分標準[3],通過結合層次分析與模糊總額評價的方法,確定業務層面的權重為0.3108,而企業層面的權重為0.4934,行業層面的權重為0.1958。通過不同指標的權重進行評分計算,將企業信用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等9個等級,AAA為信用評價風險最低,而C為信用評價風險最高。將跨境電商信用評價指標模型為核心,在確定跨境電商企業的相關信息數據后,可以完成信用得分。
在現代跨境經濟貿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信用評價體系也在不斷進步,而先進的技術以及理念越來越豐富,需要在后續的研究中不斷完善。大數據挖掘技術的覆蓋角度更廣、信息更加豐富、數據更新更加快速,相比傳統信用評估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對業務拓展、信息維度豐富、數據種類增加、實時監測等有明顯的作用[4]。在海量信息支持下,能夠加強不同信用因素的關聯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仿真模擬技術則能夠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發展中的信用問題分析支持,以模擬的方式完成市場運營的環境還原,避免信息不對稱環境下的違約問題。人工智能模型能夠通過智能化處理的方式,完成信息處理,通過人工智能學習的方式完成數據信息分析以及處理、模型構建,能夠為企業提供違約問題的風險控制。
結束語:在跨境電商活動中,由于多種不可避免的原因,存在信息不對稱等風險控制問題。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需要通過相關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的構建完善信用風險的評價,避免由于信用風險而導致的違約以及經濟損失等問題。在跨境電商信用評價體系的完善過程中,需要針對信息不對稱等關鍵問題,不斷改進信用評價模型,引入新技術與新理念,確保信用評價體系能夠服務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更加完善與理想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