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學習策略經歷了從心理學概念應用到教育學、從國外興起發展到國內發展的歷程,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對英語學習策略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富有價值的成果。20世紀初王立非、文秋芳對國內英語學習策略進行了研究總結,路文軍對1994至2015年的英語學習策略進行了回顧。近幾年英語學習策略仍在不斷發展,筆者對近5年英語學習策略開展述評,以期對英語教學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通過中國知網(CNKI)對2015-2019年國內外語類核心期刊進行檢索。按照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7年版),外語類核心期刊有13種,以“學習策略”為篇名檢索每種期刊,選取出6種期刊符合標準:《外語教學》、《外語界 》、《中國外語》、《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外語電化教學》和《外語研究》(其他期刊近5年未刊登以“學習策略”為篇名的文章,故不作為研究對象)。檢索到目標文章共15篇,剔除掉3篇非英語的學習策略論文,最終確定12篇有效的文章樣本。
近5年英語學習策略研究呈平穩發展態勢。在12篇英語學習策略論文中,2015、2016、2018年各有2篇論文,每年發表量占近5年論文總數的16.67%。2017、2019年各有3篇論文,年發表量占25%。英語學習策略每年發文量為2-3篇,說明近5年英語學習策略研究處于不慍不火的平穩階段。
參考劉潤清語言學研究的標準,借鑒路文軍的分類方法,將學習策略研究方法分為實證研究和非實證研究,實證研究包括定量、質性、以及量化和質性相結合,非實證研究包括理論闡述、總結歸納等。研究方法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2015-2019年英語學習策略文章研究方法統計
從表1可見,12篇英語學習策略文章中研究方法分布為,定量研究3篇(占25%),量化和質性結合3篇(占25%),實證研究文章共6篇(占50%);理論闡述4篇(占33.3%),總結歸納2篇(占16.7%),非實證研究文章共6篇(占50%)。
由表1可見,在近5年的英語學習策略文章中,實證研究和非實證研究平分秋色,各占50%。在實證研究中,定量研究、量化和質性結合占比相同,沒有質性研究的文章,定量研究文章比例較大。在非實證研究中,從2017年起,理論闡述文章的數量逐步增加,從2015、2016年的0篇增加到2017、2018年的1篇,2019年增加到2篇,理論闡述文章明顯多于總結歸納文章。
根據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內容,6種外語類核心期刊的12篇論文可分為3類,分別是與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學習策略的分支研究、學習策略的成果及影響研究。研究統計如表2。

表2: 2015-2019年英語學習策略文章研究內容統計
由表2可見,不同研究內容的文章在數量上,與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文章數量最多,7篇(占58.3%);其次是對學習策略的成果及影響研究,3篇(占25%),學習策略的分支研究文章數量最少(占16.7%),且分支研究都集中在2019年。在與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中,對學習策略與成績的關系研究最多,3篇文章(占25%)。
近5年學習策略的12篇文章中,研究對象有兩類,分別是大學生和理論。每年的研究對象分布如圖1,縱坐標指文章數量,橫坐標指不同年度。

從圖1可見,每年都有針對大學生的學習策略研究,7篇文章(占58.3%);每隔一年有針對學習策略理論的研究,5篇文章(占41.7%)。2016、2018年,雖沒有學習策略理論的研究文章,但是針對大學生的學習策略文章每年增加到了2篇。
2015-2019年間6種外語類核心期刊研究英語學習策略的12篇文章中,除了對學習策略理論的研究外,研究對象都是大學生,對中國大中小學、職業教育多層次的教學體系來說,這樣的研究對象分布非常不均衡。特別是在國家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情勢下,沒有一篇文章的研究對象是職業學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陷。對于學習策略,研究者應該擴展研究的對象,對中小學、特別是職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進行研究,從而為其英語教學活動提供指導。
近5年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主要以關系研究、分支研究、成果及影響研究為主,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的使用,可以開展信息化背景下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調查分析學習策略在英語信息化課程中的使用特點和趨勢,探尋信息化對英語學習策略的作用和影響等。
在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方法上,外語核心期刊的文章中,既有實證研究,又有非實證研究,有量化的、質性的、闡述的、歸納的,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較多樣。在實證研究領域的學習策略文章共時性研究較多,如果能增加歷時性的研究,對個案進行跟蹤研究、對抽樣對象開展動態調查,從多維度、多角度開展的歷時研究,將會對英語學習策略的選擇、使用、偏好等方面有更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