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牡丹江市委員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進行研究并作出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對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具有開創性和里程碑意義。牡丹江市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落實省委關于“牡丹江要晉位爭先重振雄風”的部署要求,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發展效能,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牡丹江落地生效。
聚焦做到“兩個維護”,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人民、指導工作,落實黨中央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要求,鞏固主題教育成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完善黨領導各項事業的具體制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加強對黨委(黨組)集體決策和主要負責人帶頭執行民主制情況的監督,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強化政治巡察,確保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聚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八字方針”和“六個強省”建設要求,圍繞產業發展“435”計劃,高水平編制“十四五”規劃和現代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結構優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和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精品農業,加快推動綠特融合、三產融合;堅定不移推進工業立市,加快盤活存量,持續做大增量,筑牢工業四梁八柱;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以生產性服務業助推工業轉型升級,以生活性服務業助推消費升級。聚焦重點攻堅突破,啟動新一輪“百大項目”攻堅戰,精準高效招商引資,加快重構全省第一縣域組團,增強經濟發展支撐力。完善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體系,持續開展營商環境整治,健全支持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和法治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農村體制改革成果,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舉全市之力推進自貿區綏芬河片區制度創新,推動自貿區、試驗區、綜保區、邊合區、互貿區、跨合區“六區聯動”,加快形成聯動效應。
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民生保障制度體系
認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和逐步致富長效機制,堅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統籌協調產業政策與就業政策,提升三次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強化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征繳擴面,完善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民政救助等社會救助體系,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
聚焦推進法治牡丹江建設,完善社會治理制度體系
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爭創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完善街道權責清單,深入推進社區減負,不斷充實工作力量,持續提升城區“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加大“平安牡丹江”建設力度,深化公安體制改革,嚴打嚴防各類違法犯罪。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推進信訪法治化,建立非正常上訪防范和處置機制,著力減存量、遏增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堅決防止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聚焦凝聚團結奮進精神力量,完善文化創新發展機制
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管理,提高輿情引導處置能力。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深入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升輿論引導和傳播能力。全力沖刺文明城市創建,引導市民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壯大文創產業,提升“文創牡丹江”品牌影響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深入貫徹“兩山”理念,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高標準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年度整改任務,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整治力度,統籌抓好“五項革命”,建設一批美麗鄉村。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快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生態功能恢復,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實施推進生活方式轉變綜合行動,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
聚焦推動政治生態根本好轉,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建立健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體制機制,把管黨治黨責任壓力傳導到最基層。建立黨內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反饋、問題整改制度,從嚴從實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視、省委政治生態建設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樹立選人用人靠工作、靠實績、靠人品、靠公認的正確導向。完善糾治“四風”制度機制, 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深化拓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持續嚴懲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監督體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責任編輯/隋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