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為我們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根本遵循。
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是制度,而制度的基礎是法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中打基礎、管長遠、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制度體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特點。在改革開放40年來的生動實踐中不斷地顯現出強大的制度優勢,釋放出惠及全社會的制度紅利,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符合當代中國的國情、實踐和時代需要的,必須予以堅持并不斷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法治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從嚴治黨一并成為黨和國家的最高戰略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的《決定》,科學總結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具體要求,實際上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基礎上的認識再深化,是對十九大精神的實踐再落實,也是推進“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任務再強調、措施再優化。
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的矛盾風險挑戰前所未有,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異常繁重。國內外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發展關鍵期,越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我們必須下大氣力加強法治體系建設,堅持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將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強大的國家治理效能。
第一,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憲法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必須予以全面實施。一是要完善監督憲法實施制度,將原則性要求具體化、程序化,使憲法監督更加規范有效。二是要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機制和能力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和約束力,維護國家法制統一。三是要大力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創新方式方法,講好中國憲法故事,讓憲法深入人心。
第二,推進科學立法。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將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制定權擴大到所有設區的市,這是我國立法體制的重大改革。我們要科學地運用好這一法律上的授權。一要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二要將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機制化、程序化,貫徹落實到立法工作的每一環節。三要加強和改革政府立法制度,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使立法真正能夠反映社情民意,體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三,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一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二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嚴格執行行政執法 “三項制度”,落實“雙隨機,一公開”。三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守住“最后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第四,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走向腐敗。要整合黨委監督、權力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等各項監督的整體效能,形成合力,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保證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依法公正行使,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
第五,抓住“關鍵少數”。一是要切實提高領導干部的制度意識,確保領導干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積極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二是要強化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能力,確保在法治的軌道上行使權力,切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三是要發揮領導干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的帶頭作用。推動全體黨員干部增強法治觀念,加強依法治理大格局的形成,將良法善治引向深入,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委員會副書記、院長)
責任編輯/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