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航
摘 要:中國農產品貿易迅速發展,農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在對外貿易中,英語翻譯成為促進農產品交易量增長的必要條件之一。分析對外貿易農產品名稱的英語翻譯特點、語用特征和翻譯原則,可以提升農產品名稱翻譯的精準度和農產品貿易的英語翻譯質量。
關鍵詞:對外貿易;農產品名稱;語言應用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8-003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H31;F323.7;F752?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日漸頻繁。在農產品貿易中,需要不斷核實并明確交易雙方的合同義務。對農產品名稱的翻譯,需要具有高度的精準性和時效性,才能夠避免理解性誤差和不必要的貿易糾紛。在對外貿易中,農產品名稱翻譯具有促進貿易往來的實用價值,有助于銷量提升[1]。
1? 對外貿易農產品名稱翻譯特點
目前,我國農產品貿易正走向全世界。隨著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在擬定交易協議時,應該對交易協議的貨品內容進行反復核實。農產品名稱在對外貿易中非常重要,是合同中不可避免的內容。
農產品名稱翻譯需要涉及到農產品名稱的語言應用。對外貿易商務交流過程中,雙方都會就農產品質量、產量、營養價值等重要信息進行溝通。這就要求農產品信息翻譯文本必須精準使用農產品具體名稱以及其加工衍生物。
我國對外貿易中,不僅有大量直接農產品原材料,還包含一些農產品生產制品及半成品。為了明確而清晰地呈現農產品實際價值,必須依賴對外貿易英語翻譯的引導作用[2]。
在貿易談判時,農產品對外推廣和銷售需要精準和巧妙的名稱翻譯,達成促銷目的。這就要求翻譯內容具有一定實效性。英語翻譯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社會語言形態,以及對農產品名稱的接受程度和文化意識導向等,都可能會起到支撐交流的作用,進而達成農產品交易。
本著誠實互信原則,雙方有必要在更加清楚、明確、翻譯得當的語言環境下進行交流。對農產品名稱的翻譯,需要達到支撐雙方理解的目的,要求特定的翻譯技巧為輔助[3]。
2? 對外貿易農產品英語名稱的語用特征及翻譯原則
農產品是對外貿易的“新貴”,成就了很多對外貿易創業者。在對外貿易語言應用中,農產品名稱翻譯值得商榷。農產品名稱的使用,既要區別于其他同類農產品,也不能失去名稱自身存在價值。使用詞語戰略搭建農產品名稱和消費者心理購買欲望之間的關系,既需要巧妙的翻譯,還需要具有知識產權意識[4]。
2.1? 標準化程度較高
由于對外貿易農產品英語名稱常常出現在外貿合同、外貿信函和外貿文件中,因此其翻譯內容必須能夠清晰闡述農產品本身屬性,翻譯內容的精準度要求比較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突破客觀限制,促進達成交易。
在英語翻譯中,標準化程度越高、英語名稱越簡潔的農產品越容易被對方所理解。交易方常因為農產品英語名稱的精準而更容易認可交易本身。廣泛調研農產品對外貿易企業后,應將農產品英語名稱作為翻譯的重要內容。
2.2? 交際套路化
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促成條件是比較高的。雙方必須對產品名稱、價格、質量、數量等重要信息達成一致,導致商務談判周期相對比較長。較長的貿易周期,對實際翻譯過程前后溝通的連貫性要求比較高。農產品貿易英語名稱交際在農產品展會、新老客戶拜訪等商務活動中表現較為明顯。
翻譯在引入文化理解維度時,需要就某一個協定基礎達成共識。對于農產品名稱翻譯者來說,如果能夠在向對方闡述具體農產品名稱時,加入一些習慣性名詞,或選擇套路化翻譯用語,往往更容易使雙方達成共識。為達成貿易協作,雙方共同遵循交際套路化的原則,創建了文化交流的有效平臺,使農產品名稱更好地為雙方所接受[5]。
2.3? 注重客觀性細節
在對外貿易翻譯交流活動中,農產品英語翻譯對客觀性的要求較強。農產品名稱需要客觀描述農產品的細節。為了在翻譯中加強詞匯設計,使農產品名稱翻譯效果更好和避免不必要的理解性誤差,需要多采取商務談判的標準化模式。在農產品貿合同及實際溝通過程中,使用更加客觀而細節化的翻譯要素,更容易達成客觀效果。
對于農產品質量的定位越準確,越容易突出客觀評價效果。在農產品貿易中,雖然希望達成交流合作和提高銷量,但不必過于夸張和渲染。應以客觀為主,有一定的條理性,規避情感因素,是農產品貿易英語名稱翻譯的重要語用特征。
例如在翻譯“麻婆豆腐”這一名稱時,如果直接翻譯成“Mapo Tofu”,會使外國客戶很難理解。但如果在其之后加上“Sti-Frid Tofu in hot sauce”,就可以清晰明了地表達出菜的做法和基本口味,也反饋出食材及口味的一些特殊性。
2.4? 功能對等原則
功能對等原則是農產品貿易名稱翻譯的核心原則之一,是強調翻譯文本功能性的集中體現,要求對字面語義的翻譯達到雙方語義文化的真正理解。對農產品原始信息的理解,包括產品本身特色、產品地人文情況等,還應當闡述農產品名稱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或比較重要的品牌價值。
在進行常用特色農產品翻譯時,要考慮到背后蘊藏的文化。例如“普洱茶”屬于黑茶的一種,很多對外貿易翻譯者常把普洱茶翻譯成黑茶,也就是“black tea”。但實際上,普洱茶的名字如果被直接翻譯成漢語拼音的音譯“Pu er”,反而可以兼顧英漢翻譯之間的關聯性,使單詞結構更為貼切,其含義和中文發音能夠體現出特色。
3? 結束語
農產品名稱翻譯需要突出農產品的差異和特色,對標準化的要求較高。要在交際過程套路化和客觀細節突出的前提下,分析農產品名稱翻譯的語用特征,達成促進對外貿易的結果。要提升對外貿易農產品名稱的翻譯水準,提升農產品貿易英語的綜合翻譯質量,使貿易過程更加順暢。
參考文獻:
[1]于建春.“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背景下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戰略導向研究[J].農業經濟,2020(3):126-128.
[2]馬玉韜.新形勢下中國農產品外貿的機遇與挑戰——以北京新發地為例[J].山西農經,2020(4):16-17.
[3]鄭美涵,張帆.大連農產品對外貿易發展方向及對策分析[J].山西農經,2020(2):33-34.
[4]陳佳瑩.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應用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9(27):36.
[5]馬亞偉,薛小瑩.商務英語在農產品對外貿易中的應用及技巧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29):400-401.
(編輯: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