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紫易名

希臘的圣托里尼島,美得醉人,但也游人如織,特別在Fira仿佛身在國內,網上隨隨便便就可以搜到無數篇精彩的游記;到了意大利西西里島,游人嗖地直線下降,但偶爾還能見著幾張東方面孔,在網上認真找找也能找到幾篇精彩的游記;而對于法國科西嘉島,從國內各搜索網站上很難找到令人滿意的圖文信息。
飛機降落的過程中,藍天里飄著幾朵懶散的云,有的沒了顏色近乎透明,大海卻是碧藍的,視野中出現一塊墨綠色鑲著白邊的寶石——意識中告訴自己那是島嶼的一角。飛機繼續降落,風中有些搖擺,翅膀掠過碧藍的大海,不經意間,已經停在科西嘉費加利機場了。
科西嘉島位于地中海,是僅次于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塞浦路斯島的地中海第4大島。法國人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島嶼就是科西嘉島。島上最吸引人的是美麗的自然風光,這里也是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出生的地方。盡管科西嘉有很大的名頭,但許多隱秘的美妙風景,如古老的村落、城堡、教堂,綠松石一般的海灣和雪白的沙灘,卻鮮有人知。而且這里相對于很多地中海地區的熱門旅游地,商業氣息卻不那么濃郁,如果喜好挖掘未知之地的人,科西嘉島絕對是不二選擇。

在市區中心,總能看見帶著寵物來此的游客,悠閑地享受著島上度假的時光。

科西嘉以其獨特的海上山脈,為世人展現出了一系列世上難得一見的美麗景象。在此駐足的游客會驚喜地發現這里還有著世界聞名的文化遺產。
科西嘉島以多變的地形和干凈細膩的沙灘而聞名,每年夏季都吸引無數的度假客。島的南部干旱,有著長長的白色沙灘,特別是維基奧港的海岸線上分布著數個科西嘉最為美麗的海灘。而位于島西南部的瓦蘭寇灣海濱也是島上最迷人的地方之一,這里有潔白的沙灘、奇巖怪石,風景絕佳。瓦蘭寇灣不遠處有一座美麗的迷你海濱小鎮,紅瓦棕磚的房屋,在夕陽下顯得格外搶眼。以美麗的海灣和自然風景出名的博尼法丘,這里隨處可以看到遠足的小徑,適合愛好自然、徒步旅游的客人,這里的海產品也很受游人歡迎,魚湯、海鮮飯、大蝦法式面條都是美味大餐。
“阿雅克修城郊一片荒涼,渺無人煙。而那不勒斯,從卡斯泰拉馬爾一直到米塞內海角,兩岸只見層層疊疊的幽雅別墅,阿雅克修灣周圍只是些陰暗的雜木叢林,背后則是光禿不毛的山,既沒有別墅,也沒有住房。城市周圍的高地上,東一處西一處,有些孤零零的白色建筑物呈現在綠蔭叢中,那是人家的靈堂和家族的陵墓。這里的景色呈現出一種莊嚴和凄涼的美。”——梅里美《高龍巴》
法國作家梅里美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兩個經典的女性形象,一個是卡門,另一個就是高龍巴,兩個都是帶刺玫瑰,肆意又濃烈地活著,巾幗不讓須眉。《卡門》的故事發生在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高龍巴》的故事則發生在法國的科西嘉島。科西嘉島雖是法國的第一大島,但事實上它的位置更靠近意大利,而歷史上它也曾經屬于亞平寧半島上的熱那亞王國,不過在1768年被賣給了法國。科西嘉一直有著叛逆的傳統,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和語言,因此長期都有脫離法國獨立的運動存在,鬧了200多年,也坐實了科西嘉人脾氣暴不好惹的名聲,民風彪悍,有仇必報,這樣的個性在梅里美的小說里彰顯得一清二楚。
《高龍巴》講述的是一個血親復仇的故事。故事從一對英國父女與一位來自科西嘉島的軍人雷比亞在去往科西嘉島的游船上相逢開始,雷比亞的父親被巴里奇尼律師害死,從科西嘉島血親復仇的傳統來說,雷比亞應該給自己的父親復仇,而且這個傳統奉行斬草除根的規則,唯有如此才可以徹底消除仇恨。但是受過文明教育的雷比亞認為血親復仇是一種野蠻風俗的殘存,他像哈姆雷特那樣糾結于父親真實的死因,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去復仇,因為愛上英國小姐又擔心自己復仇的行為影響愛情,所以踟躕不前。
而他的妹妹、容貌美麗的少女高龍巴卻堅定地要實施自己的復仇大計,不免令人想起中國《聊齋志異》里臥薪嘗膽不愿放棄為父復仇的商三官。最終高龍巴略施小計讓哥哥燃起復仇的雄心,將仇人全家團滅,然后抱得美人歸。而另一個不太知名的故事《馬鐵奧·法爾科內》同樣發生在科西嘉島,雖然篇幅不長,卻更為驚悚。馬鐵奧身為村中德高望重的人物,素來有仗義疏財、義薄云天的威名。可他10歲的小兒子卻經受不住一塊懷表的誘惑,將一個逃犯交給了追捕他的警察。認為兒子違背了自己講究江湖義氣宗旨的馬鐵奧,一怒之下將唯一的兒子槍殺,故事在這里戛然而止。
這些故事一如科西嘉島蒼涼的景觀一樣,有一種江湖兒女快意恩仇的大氣和悲壯。那四處高高飄揚的科西嘉島的島旗,上面是一個頭纏白色頭帶的黑皮膚海盜,也是彪悍之感躍然旗幟之上。雖然科西嘉有種種令人生畏的威名在外,不過在實際的接觸當中,你感受到的,卻是科西嘉人的熱情和質樸,而不是傳說中的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
自駕或許是科西嘉島最佳的旅游方式。去科西嘉的游人90%都是來自法國的自駕者,一臺臺房車擦身而過,還有一些車拖著各式各樣的帆板小艇等海上運動設備,浩浩蕩蕩駛向科西嘉。其余大多來自美國、英國或其它歐洲國家,東方面孔基本上見不著。從科西嘉島的首府巴斯蒂亞開啟旅行,一路向南,可以飽覽令人驚艷的海濱風光和鄉村圖景。或是在韋基奧港水晶般的海水中進行潛水和皮劃艇等水上運動,或是在懸崖上的博尼法喬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后在拿破侖的故鄉阿雅克肖結束旅程。
車子一路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兩邊是蔥郁的山林。往更遠處望去,綠色逐漸變淺,一層層更高卻顏色更淺的山,如同伸著長長手臂向遠處更遠處,盡頭,定睛一望,波光粼粼,車子一轉彎,一片海灣就完美地出現在眼前。看到這樣的美景,我只有深呼吸。地中海帶著橄欖味兒的風灌入胸腔,沉醉!

南部海岸,有著長長的海濱沙灘,這里是貪玩的孩子們的樂園。

島上的餐廳供應各種海鮮:加吉魚、魴鯡、蜘蛛蟹、龍蝦、螯蝦、地中海鱈魚……應有盡有!總之,點海鮮絕對不會錯!

科西嘉島兩大重鎮之一的阿雅克肖是南科西嘉省的首府。阿雅克肖是一個古老的漁港,濱臨地中海。這里有建于16世紀的大教堂和拿破侖三世時建立的宮殿。早晨起來,順著賓館門前的馬路往南走,很快就到了戴高樂廣場。只是,戴高樂廣場上卻立著拿破侖的騎馬像,讓人覺得有些滑稽,圍著他站著的,是他的4個兄弟。不明白當地人為什么要如此命名這個廣場。下坡100多米是福煦廣場,一個東西向的長條狀廣場,東側是海灣。廣場上有一圈市集,主要賣吃的。福煦廣場的東南角也有個拿破侖雕像,立在一個噴泉的上方,四周由4頭獅子護衛著。福煦是法國陸軍統帥,是拿破侖的旁系后裔。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出任協約國的聯軍總司令,對協約國最終戰勝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起了重大作用。
阿雅克肖的海岸線及沙灘十分美麗舒適,陽光極好又不覺得熱,第一次覺得穿著比基尼埋在沙灘里曬太陽是一件如此舒服愜意的事情。如果時間充足,那么一定要到附近的小島去走走。我們的目標是Parata塔,于1550-1551年建成,位于美麗的赤血群島入口處,守護著阿雅克肖灣,守護著這個城市以及它的公民。塔內有4層,最底層等同于“水箱”的功能,在受到圍攻時能夠通過1層的艙口提供飲用水;第2層是居住層,其開口在地表,我們從外邊能看得到面向大海的“窗口”,由可伸縮梯子進出,內部有艙口通向頂部的第3層;第3層應該是休息室,還可以在天氣惡劣時用作瞭望哨,有2個開口,一個向下,一個向上。頂層就是瞭望哨。只可惜,塔內目前不對游人開放。
走回廣場上的那幾條街覓食,白天見不到的游客這會兒都出來了,海灘上也都是餐館。最喜歡愜意地逛“美食街”,感受歐洲人這種街頭休閑餐飲文化。最后終于在教堂北邊的小巷中一家最熱鬧的餐館里找到了桌位,大快朵頤起來。
回到酒店,可愛的前臺小姑娘講起了關于科西嘉的歷史,說科西嘉曾被北非、意大利、法國、英國分別占領過,因此他們曾經是“非洲人、意大利人、法國人、英國人”,最后這個島又被法國買了,于是他們就成為“法國人”了。他們的薪水并不是很高,普遍在1000歐元左右,或許就是因為很少用到大面額的錢幣,所以我那一張500歐元的大鈔一直換不開,搞得這位服務生很不好意思。當我邀請她去中國玩時,她說:“從科西嘉島出去的路費太高了,不管去巴黎還是去意大利任何一個國際機場,其費用往往都比從巴黎或意大利出國還貴。”

餐廳的服務員熟練地為食客拆分熏豬排。
科西嘉島的美食也是撫慰旅途辛勞的法寶。沒有工業污染的環境下,純凈的清風和水源滋養著這里的動植物,特色肉類和海鮮是科西嘉島最值得品嘗的美食。魚類、海鮮類以及其他菜肴通過加入當地的調味用香辛綠葉來提味,其中包括墨角蘭葉和薄荷葉。無論是紅燒野豬肉還是香桃木烤斑鳩,又或是鮮嫩的燉小牛肉和小羊排,都是令人食指大動的法式美食,搭配當地產的滋味濃郁的紅葡萄酒,就構成了完美的一餐。

福煦廣場上的拿破侖雕像。
科西嘉的豬肉制品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生食的醃熏豬通脊、熟食的醃熏豬里脊、生火腿、豬肝香腸,搭配栗子粥或者配菜、濃湯一起食用,絕對是你不曾享用過的美味。這里不可錯過的還有奶酪。布羅秋乳酪用山羊奶或者綿羊奶的乳清制作而成,沃納乳酪、奧雷贊居乳酪、卡倫扎納乳酪都是這片牧羊土地的特色乳酪。蜂蜜也是科西嘉島的標志性地方產品之一。

這是拿破侖最后被流放直至死去的居所模型,在圣赫勒拿島。

拿破侖故居旁的咖啡店外,貼滿了拿破侖各種裝扮的宣傳畫。
很多人或許聽過馬賽魚湯的大名,但是在科西嘉島,你可以品嘗到比馬賽魚湯更為鮮美的科西嘉魚湯。善于使用大蒜和香草調味的科西嘉廚師的手下,各種新鮮的魚類都被賦予了精靈的翅膀,在食客的味蕾上起舞,此時再配上清爽的白葡萄酒,足以構成讓人回味無窮的一餐。
當然,科西嘉島最有名的,還是它最出名的一位島民,被稱為“科西嘉的怪物”的拿破侖。這位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的法國皇帝,正是出生在阿雅克肖。雖然拿破侖從少年時就已經離開這里,并且在他的余生之中鮮少回到故鄉,但是來到科西嘉的人們卻都慕名要來看一看拿破侖的故居。
英國女作家多羅茜·卡靈頓(1910-2002),下半生就居住在科西嘉島上,直到去世。她寫了兩本和這座島有關的書:《花崗巖島——科西嘉》和《拿破侖及其父母》。
這位了不起的“小個子”的故居藏身在老城的小巷之中,位于小小的萊蒂西亞廣場,被眾多的香蕉樹和橙樹所遮蓋,毫不起眼,還有一座小羅馬王的半身像點綴其中。
小小的故居里陳列著拿破侖出生時的小床,鋪著亮紅色的床罩,跟楓丹白露拿破侖的房間中擺放的床鋪風格一脈相承,甚至尺寸都非常相似。房間的陳設基本維持了拿破侖小時候的風格,看起來和一般法國人家的陳設一樣簡單樸素,誰能想到叱咤風云的一代帝王就是從這樣的陋巷里走出來的。故居里還陳列著一些生活用品和油畫等,屋內的陳設很簡單,但很精致,展示了拿破侖的成長過程、豐功偉績,還有他的家族畫像。在進門有中文講解器,可以細細地聽每個房間的故事:拿破侖在這里長到9歲被送到法國本土上學去了,10歲就進入法國東部布里埃納軍事院校學習……我認真地聆聽偉人的那些不凡經歷和拿破侖家庭成員的介紹,盡管看過《拿破侖傳》,但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在故居的旁邊,還有一間拿破侖主題的咖啡館,很有味道,也賣很多紀念品,里面處處可見有關拿破侖的圖片和擺件,皇帝的粉絲們不妨在這里停下來歇歇腳。鄰桌的老太太看見遠道而來的東方面孔,總是忍不住攀談幾句,于是僅會的幾句英語和南部法語在瞬間碰撞出不一樣的電光火石……這種街頭咖啡館真好,人寂寞了,可以每天來這里要上杯咖啡(2歐元左右),有人聊天就聊會兒,聽聽別人的故事,說說自己的人生;沒人聊就安靜地坐在街頭,看看來來往往的人,一個下午就打發了。
車子路過市中心,又往山坡上開去,似乎開進了一片橄欖樹莊園,帶有中世紀風格的小城離我們越來越近。一棟棟小小的白房子躲藏在等高的橄欖樹中,安靜得只有風的聲音。曲徑通幽處,我們的小屋到了。一片小小的花園里,兩只小貓聞聲而至,表示歡迎。

選擇海上運動或是出海跳島游,都是和科西嘉島親密接觸的最好方式。

選擇海上運動或是出海跳島游,都是和科西嘉島親密接觸的最好方式。
根據地圖,徒步前往離莊園不遠的海灘 Sant Antoniu。需要走過一條彎曲羊腸小道,當然也可以開車前往,但這樣就看不到沿途的風景了。烈日當空,但是海風一直不停,山上的植被都很矮,所以視野很開闊,可以看到對面高原上的教堂。路上遇到背著大包小包前往海灘的游客,都禮貌地問好。踩著白石頭,順著巖石形成的天然樓梯往下,就看見了一個美麗的海灣,兩邊被白色的巖石堆環抱著。悠閑地在海灘安頓下來,大家都忙著擦防曬油。有心急的已經脫了衣服下海了,海水奔涌而至,他們又驚叫著逃回來:“海水好冷!”本來寧靜的海灘立刻鬧騰了起來。幾個小孩玩起了堆沙游戲,美女們涂好防曬油躺下開始日光浴,不怕冷的都去海邊接受海水的沖洗。
步行來到島的最南端,是盤踞在巖石山上的中世紀古城。這里是古人建造的抵抗外敵的城墻和軍事堡壘。高聳的石頭城墻現在有些地方已經倒塌,但還是能看出當時是如何環繞著整個城市保護家園的。巖石腳下如今是海灣港口,停著白帆船,餐廳和商店林立。沿著石板鋪成的坡道一直往上爬,盡頭處是你想不到的海景!教堂的十字架直指藍天,腳下千葉巖如雄獅探身臥入海中,風聲呼嘯,攝人心魄。

博尼法丘古城海邊,有一條長達1500米的彎彎曲曲的海岸,壯麗的花崗巖懸崖形成一道如畫的風景。
懸崖上的博尼法丘,臨海的房子看起來搖搖欲墜。這些都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只能維修,不可拆除。科西嘉對于保護自然和人文環境方面是非常重視的。游客購買的船票里,就包含了環境保護稅。在懸崖上,看到了著名的“樓梯”——Escalier du Roi d'Aragon,一直從崖頂到巖石底部。傳說這些深深嵌入懸崖的臺階,是由西班牙士兵在1420年遭受圍攻時連夜挖成。當然,這只是個傳說。還有個說法是,2000多年前,這座石灰巖懸崖雖未被開發,但斜坡小道已經存在,是人們取水的通道。懸崖上的“樓梯”,在海上看到的視覺效果很震撼——在高高的懸崖上硬生生斜切了一刀,缺口就是直直的“樓梯”。門票2.5歐元,一共285個臺階。旁邊就是藍色的大海,白帆點點,濤聲陣陣。順著“樓梯”而下,接著在懸崖上平鑿出來的一段小道往前走,一直通往一個山洞。拾級而上,每一級臺階還挺高,爬上去已經是氣喘吁吁。城里面像極了意大利的小鎮,窄窄的小路連通了所有商鋪小店,墓地也在城市的最高處。走到一個小廣場,一家餐廳前面是玩Petanque游戲的場地,這是法國民間最流行的游戲:扔鉛球。兩人一組,小球是目標,要爭取把自己手里的鉛球扔到小球邊,能碰到當然最好,否則離得越近越好。而廣場外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峭壁懸崖,遠遠的,燈塔已經亮起,一彎月牙掛在依然明亮的天空,白云淡淡數朵,點綴在旁邊。
乘船出海,從海上回頭看博尼法丘,視覺效果更加震撼,這就是座懸崖上的城啊!張開白色的手臂,俯瞰大海。從它旁邊經過,游艇在海風中顛簸,巖石在我眼中幻化成一頭頭雄獅,極速奔跑向大海,而剎那間時間凍結,于是奔跑中的一頭頭雄獅石化了,千姿萬態,永遠凝固。聽船員介紹,這里有兩座像船的巖石相守相望,是科西嘉島的最南端。在他們眼里,特別是從海上看,這塊巖石像極了凱旋歸來的戰艦。
水面上飄著幾艘豪華游艇,船員們興致勃勃地介紹一路的景觀。首先經過了拿破侖山洞,因為其形狀酷似拿破侖的帽子而得名。在懸崖的最西端有一個很大的龍洞,龍洞里面還有個情人洞。據說如果一對戀人在此度過一晚,將此生永不分離。聽起來很浪漫,但是如果真的在此呆上一晚,海風呼嘯,能把戀人吹成雕塑了吧!
路過一座私人小島?le Cavallo,島上都是億萬富翁的住所,有名的就有摩納哥王室公主的別墅。這些別墅一年只有夏季的兩個月主人會來,其他時間就只有管家住在這兒打理房屋。小島很私密,只有別墅主人乘坐私人飛機和游艇才可以上島。船員指著山上一座廢棄的建筑說,這些都是前幾年煤氣故障導致爆炸以后剩下的廢墟。船上的吃瓜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在各種各樣的評論聲中,所有的羨慕嫉妒恨隨著飛濺起的浪花消逝。
經過半個小時的船程,抵達拉維姿,一座堆滿了灰色巖石的小島。感覺是上帝胡亂在大海里扔下的一座島,堆了好多大石頭。一上島,就有工作人員宣布游覽守則:這里是科西嘉自然保護區之一,不準攀爬巖石,不準帶走任何的貝殼、沙子,敬請帶走自己的垃圾。這是一座沒有任何商業設施、沒有居民的純天然小島。島上除了亂石和野草,就是在這里筑巢的海鳥了。四周是海水碧藍的海灘,游人們可以自由選擇一處發呆曬太陽了。在拉維姿島上,跟著同船人慢慢前行。走到一個三岔路口,就會有人分散,選擇不同的方向,在島上只有僅存的3座人類建筑:一座小小的教堂,一座只剩下圍墻的教堂,一座無人居住的石頭房子。教堂處于島的邊緣,十字架似乎在指引著船只的方向。順著游人踩出的小路,前行在灰色的巖石群里,灰石奇形怪狀,俯視著入侵者,野草地里長滿了干枯的蛇床花。我們在島上繞了一圈,終于在一處巖石圍著的天然海灣安頓下來,水是透明的,海灘上是各種小石子和小貝殼混合而成的石沙。
相比法國南部的黃金海岸,那里是大大的白沙灘、陽傘、躺椅、檸檬水,商業化濃郁,配套設施很多;相比泰國的海灘,那里風和日麗,各種果汁冰沙,還有SPA技師隨叫隨到;而這里的海灘,只有巖石、沙灘和碧藍的海水。雖然很多海灘都需要徒步才能抵達,可是,足夠了!自己攤塊毛巾,躺下,就是仙境!
裸露的灰白色巖石,深綠色的松樹。仙人掌、歐石楠、玫紅色的三角梅、明黃色的建筑物和深藍色的大海,沒有一種東西的顏色不濃艷,配合在一起構成了科西嘉島的色彩,熱烈而肆意地在地中海的陽光下綻放。有時候你甚至很懷疑,是不是轉角就會遇到身穿黑服、烏油油的發辮盤在頭頂上、白嫩皮膚、深藍眼睛、粉紅嘴唇、潔白牙齒,表情既高傲又流露出焦慮和憂郁的少女,她會對你露齒一笑:“我叫高龍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