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
羅瑞卿,四川南充人,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新中國公安、武警事業奠基人。他的一生,與我黨我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程緊密相連,他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對新中國政法公安工作,特別是對我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擔任新中國首任公安部部長、公安軍(武警)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黨、國家、軍隊重要領導職務,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同時被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中央軍委確定的36位重要軍事家之一。
羅瑞卿一生豐功偉績,深得黨的信任和人民的愛戴,具有光明磊落、剛直不屈、明辯事非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情操。
羅瑞卿,原名羅其榮,1906年5月31日生于南充縣城郊。6歲入袁家屋子讀私塾,1920年入南充縣大林寺高等小學就讀,1923年春,考入張瀾先生創辦的南充縣立中學普通班,次年轉入蠶桑班,早期在吳玉章、張秀熟、袁詩蕘、李鳴珂等老師的教導下,閱讀了《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在校期間,羅瑞卿成績優異,并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愛國之志,為學生領袖之一,深受張瀾先生器重。

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部分領導人合影。左起:王首道、羅瑞卿、楊尚昆、程子華、聶榮臻、陳光、徐海東、鄧小平
1925年,駐南充軍閥何光烈以擴充軍餉為名,開征“佃當捐”,激起了南充各界民眾的強烈反對。南充縣中進步師生組織4個抗捐宣傳隊,于5月10日分別到東、西、南、北路各場鎮,動員民眾反對征收“佃當捐”。得知東路征收委員秦同淮在茶館里與鄉長、團總策劃征收事宜的消息,羅瑞卿便帶領幾名身材高大壯實的同學機警地走進茶館,把秦同淮按在牌桌上,一陣狠揍。惱怒的何光烈派兵包圍學校,要嚴懲羅瑞卿等鬧事學生。這時徳高望重的張瀾先生出面了,為了保護羅瑞卿等同學,張瀾把自己的親侄子張默生送去受審。事情傳到成都、重慶,全省報紙幾乎是一邊倒地抨擊何光烈。于是,南充原來不敢講話的小鄉紳們也紛紛起來反對。何光烈只好偃旗息鼓,和張瀾達成了學校管束學生、軍方停征佃當捐的協議,悄悄撤了軍,最后自己也灰溜溜地離開了南充。
羅瑞卿既是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又是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他為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26年7月,初具革命精神的羅瑞卿離開家鄉去成都,考入成都高等蠶校學習,加入中國共青團。后到重慶,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六期學習,后被編入葉挺的中央獨立師第一團后參加北伐。1928年,羅瑞卿在上海轉為中共黨員。
1929年初,羅瑞卿被中央軍委派往閩西根據地,先后任參謀主任、支隊黨代表、代參謀長、縱隊政治部宣傳科長、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縱隊改為師,任師政治委員。1931年10月,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兼隨營學校政委。次年3月,任紅四軍政治委員。1933年初,任紅一軍團保衛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一、二、三、四次反“圍剿”作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
西安事變后,羅瑞卿為中共代表團成員,赴西安協助周恩來促成和平解決西安事變。1938年1月任抗大副校長,1939年7月,抗大改為八路軍第五縱隊,任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為抗日戰爭和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培育輸送了大批干部。
1940年6月,羅瑞卿調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轉戰太行山區,協助朱德、彭德懷領導和指揮了“百團大戰”、反“掃蕩”斗爭和敵后抗日游擊戰爭。1947年6月,羅瑞卿任晉察冀野戰軍政委,參與指揮晉北戰役、青滄戰役、保北戰役、大清河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等戰役。1948年5月,羅瑞卿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二兵團(后改為十九兵團)政委。11月參加平津戰役。1949年1月,參加太原戰役,協同十八、二十兵團共殲敵12萬多人。
1949年10月19日,羅瑞卿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長,公安軍司令員兼政委,中央政法領導小組組長,開創新中國的公安政法工作。
在公安部的十年間,羅瑞卿嘔心瀝血,為共和國建立了一支敵人懼怕,人民熱愛的公安和武裝警察部隊。同時,在他的領導下,確立了我國治安行政工作的性質、方針和任務,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治安管理法規。
羅瑞卿自1926年離開家鄉投身革命一直到1978年逝世,因工作繁忙,數十年來只因公于1960年3月回過家鄉南充順慶一次,但他始終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變化。1953年9月,在南充主持川北行署地方工作的胡耀邦同志上調中央工作不久,毛主席親自找耀邦同志談話,并招待宴請胡耀邦,特地安排羅瑞卿同志作陪,席間談及南充(川北)建設時,兩好友相談甚歡。
1985年羅瑞卿故居修繕保護工作拉開帷幕,1988年由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詞的“羅瑞卿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1996年在紀念羅瑞卿誕辰90周年之時,按其遺愿,將他的部分骨灰撒放在其生活了二十年的故居內,撒放在一顆濃郁蒼勁的雪松下,在雪松前矗立著一塊潔白的漢白玉石碑,石碑上鐫刻著羅瑞卿親密戰友耿彪的題詞:“一生正氣,兩袖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