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燁
摘 要:結合實際調研發現,近年來災害性天氣對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的影響較為嚴重。分析了災害性天氣對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的影響,并深入探討防范災害性天氣的對策,希望給相關從業人員一定啟發。
關鍵詞:災害性天氣;特色林果業;喀什地區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8-010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 ? ? ? 文獻標志碼:A
喀什地區特色經濟林資源及光、熱等自然資源極為豐富,適合發展寒溫帶果樹,阿月渾子、紅棗、石榴、杏、核桃等果樹便屬于其中代表。為推進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發展,近年來喀什地區在訂單農業、風險補償金建設、特色農產品托市收購、高效綠色辦貸通道建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結合實際調研發現,災害性天氣對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的正常生產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如凍害、絕收、凍死、枝條干枯,以及果樹抗逆性下降、樹勢衰弱、易遭病蟲害侵蝕等。
1? 災害性天氣對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的影響
1.1? 災害性天氣分析
隨著建設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和草場保護、植樹造林等措施的實施,近年來喀什地區的降水量明顯增加,且氣溫升高,沙塵日數逐漸減少,重大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也在不斷降低。但受到高空環流、地形、地理環境影響,在逐漸改善的氣候狀況下,氣象災害在喀什地區的發生頻次仍較高,如大風、冰雹、沙塵暴、浮塵、揚沙、晚霜、倒春寒、干旱、低溫等。山區融雪補充是喀什地區農業用水的重要來源,但在季節性分配不均的水流量影響下,“春旱夏洪”往往會威脅林果業生產。
喀什地區在1月份常出現低溫天氣,導致苗木和果樹受到嚴重凍害。源于強冷空氣入侵,春季溫暖時期很容易出現倒春寒和晚霜天氣,果樹幼果及芽花均會受到危害。春夏季易出現沙塵暴、浮塵、揚沙天氣,3月份最多;4—7月則多出現大風天氣,主要集中在4—5月;5—6月份容易出現冰雹天氣[1]。
1.2? 具體影響分析
對于直立生長、多年生裸露的果樹植物來說,其在正常自然條件下的抗逆性和適應性較強,但受到全球氣候變化催生的干旱、霜凍春寒、大風沙塵、大雪低溫等災害性天氣影響,近年來喀什地區林果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受到了嚴重威脅,極端低溫為主的天氣災害便屬于其中的代表。極端低溫天氣帶來的威脅有強度大、損失重、范圍廣等特點,往往會隨之出現減產等問題。對于林果業發展來說,災害性天氣帶來的凍害、絕收、凍死、枝條干枯也不容忽視,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林果業未來幾年的生產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連續遭遇災害性天氣還會導致果樹抗逆性下降、樹勢衰弱、易遭病蟲害侵蝕等,嚴重影響果樹在未來幾年的正常生長和結果,林果業在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惠企惠民方面的積極作用也會受到較大制約[2]。
2? 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防范災害性天氣的對策
為推進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發展,必須結合林果業生產周期較長及災害性天氣頻繁發生的現狀,為盡可能控制災害性天氣對林果業發展帶來的危害,必須重視天氣災害防范,具體可從林果業內部結構調優調強、嚴格落實防災關鍵技術措施、推進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加強宣傳、保障強化保險等風險機制等6方面入手。
2.1? 林果業內部結構調優調強
堅持突出重點、適地適樹原則,保證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的區域布局向科學合理方向發展。在具體品種選育中,不僅需要考慮品種的產量和品質,還需重點關注品種的抗逆性和適應性。為了淘汰品質差、經濟效益低、抵御災害性天氣能力弱的樹種和品種,需針對性地開展嫁接改優工程,支持林果業健康穩步發展。
2.2? 嚴格落實防災關鍵技術措施
為了提高果樹苗木在春季造林的成活率,果樹苗木應在出圃后貯藏于苗窖和氣調庫,或一律在秋季就地埋土越冬,降低造林成本,減輕農民負擔。對于抗寒性很強的實生苗來說,安全越冬僅需要適時停水停肥即可順利實現,如核桃、紅棗等果樹的控水控肥需在8月20日前開始,有機肥的秋季早施也不容忽視,封凍水后的灌入應在11月中下旬進行,采用涂白、包扎、培土的方式處理幼樹主干,采用涂白、培土的方式處理大樹主干[3]。
2.3? 推進農田防護林網建設
農田防護林網建設需堅持產業體系建設和生態體系建設并重發展的原則,充分提升農田林網化建設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要嚴格落實宜果則果、宜林則林的原則,嚴禁出現經濟林替代防護林的情況。
2.4? 保障強化保險等風險機制
應借鑒農作物風險保險等措施,基于財政補貼、政策支持、政府引導的原則,引導更多果農主動參加林果業政策保險。逐步建立健全林果栽培管理風險保險機制,可大幅增加林果業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真正消除果農的后顧之憂。
2.5? 針對性宣傳
為防范災害性天氣,必須開展針對性宣傳,強化推進組織、資金保障,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即基于建設林果業災害防控體系的重要性開展針對性宣傳,科學防控的好措施、好技術也應成為宣傳重點,培養果農的防控意識。
2.6? 加強科技支撐
加強科技支撐能力是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災害性天氣防范的關鍵,相關人員應重點研究特殊環境下的果樹物候期,同時圍繞綜合性的災害性天氣防控技術進行研究,以此不斷充實相關防控技術規程和技術措施。應重點開展氣象預測預報網絡建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臺需要在其中充分發揮作用,在林果業分布區設置氣象監測站點,為果農提供系統、準確的災害性天氣預測預報信息。
果樹凍害氣象預測預報應重點關注每年寒潮侵入強度、時間、持續時間、綜合特點等,重視早春凍融交替、溫度波動劇烈、絕對溫度低、持續時間長、低溫來臨早等氣象情況。因此,應建立預警、預報、監測、預測、果樹凍害系統和業務平臺,制定相應的技術規范。
3? 結束語
災害性天氣對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的影響較為深遠,提出的林果業內部結構調優調強、嚴格落實防災關鍵技術措施、推進農田防護林網建設、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加強宣傳、保障強化保險等風險機制等措施,為果農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災害性天氣防范路徑,更好地推進喀什地區特色林果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蕾,羅磊,劉平,等.基于MaxEnt模型分析新疆特色林果區春尺蠖發生風險[J].新疆農業科學,2019,56(9):1691-1700.
[2]齊瑩瑩,迪力努爾·阿布拉,王治國.新疆特色林果產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7):218-219.
[3]劉俊男,宋玉蘭.阿克蘇地區特色林果業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5):134-135.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