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
[摘要]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主流媒體必須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提振公眾信心、激發各行各業的干勁、拼勁與活力,營造起共克時艱、奮發有為的輿論環境,這是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
[關鍵詞]主流媒體;提振信心;報道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主流媒體在這個時間節點,必須強業務、敢擔當、抓責任,推出一批凝神聚力、提神鼓勁的新聞報道,以振奮士氣、提振信心,凝聚起強大合力,共克時艱。1月上旬起,河南日報在一版持續開設“萬眾一心加油干”專欄,生動展現各地在中央和省委的勉勵下,河南各界干部群眾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拼勁干勁,在全社會進一步提振以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心、決心、精氣神。
一、亮點與影響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一直強調,要不斷創新報道理念和表現方式,讓新聞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更有感染力、親和力。特別是近年來,河南日報在多項重大策劃、時政報道中,強化全媒體互動,推進立體化傳播。在人民日報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上,前方記者在河南日報官方微博上,以專欄發布的形式,圖文并茂直播論壇盛況,并與次日見報的紙媒稿件互為補充,在受眾當中引起強烈反響,人民日報還特地在合作論壇特刊上進行了報道。最早嘗試報網互動的“焦點網談”版及時捕捉網絡熱點,勇于叫響正面聲音,已堅持10年之久,并榮獲“中國新聞獎名專欄獎”,成為河南日報的“王牌”之一。
本次策劃推出的“萬眾一心加油干”報道,以系列專題報道的形式在新聞紙呈現,定期刊發,表達多樣,推廣渠道多元。有的是專版鴻篇巨制,有的是小切口娓娓道來,有的配合移動端視頻推送,有的以H5等形式靈活展現。目前,共刊發25篇相關報道,各終端總閱讀量超過3000萬次。
1.報道的主要亮點。①錨定方向,有“一心”的作為。1月1日的河南日報,以“萬眾一心加油干”為主題,推出兩個整版的特別報道。其中《鄭煤機人的執著堅守》一文,講述了鄭煤機總裝廠廠長苑少沖眼中的“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那就是“對制造業的那份執著和堅守”。文中寫道:“苑少沖指著一臺鄭煤機的‘王牌產品——‘世界第一高8.8米電液控制兩柱掩護式液壓支架,一個接一個環節陳述相關標準。‘液壓系統相當于液壓支架的心臟和血管,澆灌乳化液的過程中,要保持絕對的清潔度,不允許任何顆粒狀雜物。”生動的比喻揭示出總裝車間嚴苛的選擇標準,專心致志干工作、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企業形象躍然紙上。1月19日,刊發《我省水利工作今年要有新作為根治水問題做好水文章》一文,報道河南省多措并舉,在確保黃河安瀾、根治水問題方面繪制作戰圖,發出總動員。《濮陽瞄準“硬核”產業發力》講述了濮陽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在轉型升級關鍵期打出“產業強市牌”、加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作為。
②勇擔重擔,有“加油”的干勁。沖鋒號已經吹響,河南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致力于加油鼓勁,強調實干和頑強作戰,推動全省實現高質量發展。1月16日,刊發圖片新聞,拍攝了2020年春運初始,鄭州局集團公司南陽工務段開展線路隱患整治的工作場景,鐵路工人伏在山體一側,專注的神態傳遞出“加油干、保平安”的信息。同一天的報紙上,還刊發了《“五個一”支持返鄉創業》等報道,關注河南省人社系統抓住春節期間的返鄉潮,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印發一封“慰問信”、組織一次“返鄉創業典型事跡報告會”、開展一次“家訪”、開展一次“返鄉人士看家鄉”考察、開展一次集中宣傳活動等,進一步鼓勵和支持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的措施和打算。光山花鼓戲演員巡回演出上百場,把中央對大別山革命老區人民的親切關懷,送到田間地頭,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油鼓勁;右臂截肢的南陽桐柏縣付樓村黨支部書記李健,鉆研食用菌、蔬菜種植技術,從昔日的貧困戶發展成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報道講述的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都是河南人民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征程中,干勁滿滿、拼勁十足的折射和反映。
③迎難而上,出“攻堅”的成績。面對挑戰,攻堅需要百折不撓的意志和行動。河南日報在報道中強調,要錨定任務、奮勇前進,竭盡全力做好工作,不負韶華、不辱使命。1月17日,轉發了新華社河南分社和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袂采寫的專題報道,從高質量發展、糧食生產、文化繁榮、干部作風等方面,全方位、立體化講述新時代河南出彩故事,展現河南奮勇爭先、共謀出彩的形象風采。
2.報道的主要影響。這組系列報道不僅提升了河南日報本身的品牌關注度,還加大了和地方媒體的合作力度,暢通了與中央媒體的聯動渠道,努力建鏈、延鏈、強鏈,有效把河南省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態勢、氣勢傳播出去。相關內容產品屢屢被中央媒體的客戶端及其官方微信轉發,使河南好聲音得以放大、更加響亮。
二、加強主流媒體主題宣傳的一些思考
1.加強主題宣傳是凝聚正能量的題中之義。在移動媒體不斷崛起、網絡輿論環境眾聲喧嘩的環境中,以往的傳播軌跡,即由報紙、廣電為主導的傳統傳播格局,已經完全讓位于眾媒時代。人民網輿情監測室2019年熱點事件統計表明,93.2%的熱點事件由網絡平臺首先披露、持續擴散并直至引發受眾關注。
因此,在新的輿論環境下,傳統媒體想要積極搶占輿論陣地,繼續引領主流輿論,達到凝神聚力、提振信心的功效,必須創新表達方式,用受眾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新聞宣傳。
2.做好主題宣傳的幾點經驗。河南日報“萬眾一心加油干”系列報道刊出以來,由于運用了靈活多樣的表達方式來闡述權威、正能量的話題,將用戶以地域IP、家鄉IP凝聚起來,共同助力家鄉發展、描繪發展藍圖,因此具有較高的關注度,形成了閱讀期待。這組報道的經驗梳理如下:
①守正創新是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中央提出要求建設一批新興主流媒體、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讓黨的聲音在移動互聯網上“飛入尋常百姓家”。“守正”是創新的基礎前提。守正,堅守正道,主流媒體必須能夠充分站穩政治立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把黨性與人民性統一起來,把上級黨委、政府的大政方針把準吃透,充分領會。創新,就是要充分運用媒體融合的手段,運用新興技術,在媒體融合轉型的探索過程中生成靈活多樣的新聞報道,讓用戶愿意關注,讓用戶主動閱覽,主流媒體的信息傳播才有用戶基礎。
②錘煉業務是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中宣部要求,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認為,“融媒先融人”,不論是開展“驚蟄計劃”融媒體技能培訓,還是通過“短視頻集訓營”“融媒特訓營”等方式點對點培養技能,都始終把人才隊伍的融合發展水平建設作為媒體融合的重中之重。
③踐行“四力”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素養。移動互聯網技術瞬息萬變,新聞報道的呈現方式不斷豐富,但這些均為“術”,不為“道”。內容策劃、呈現、推送,歸根結底要靠主流媒體新聞工作者的業務本領與思維能力。可見,在移動互聯時代,扎實的新聞業務基本功仍舊是核心競爭力。而新時代里,對于扎實的業務功底,有著多樣的評判標準,但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結底需要提升“四力”。
增強腳力,要貫徹“走轉改”的工作要求;增強眼力,要有天生的“新聞眼”,善觀感、能挖掘;增強腦力,就是要善于正本清源,在紛繁復雜的輿論環境中會思考、能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將正道表達出來;增強筆力,就是要全面運用融合平臺,提升表達技巧。
三、以報道塑機制、以機制促報道的體會
通過策劃并實施“萬眾一心加油干”系列報道,河南日報進一步明確了立足主線、立足深度、立足融合拼報道的思路,并以之為核心,探索采編流程機制的改良。
1.機制與報道間的相輔相成。移動時代,產出一次具有影響力的主題宣傳報道,能夠有效改良原有采編機制流程。而更加高效的機制,可以反作用于報道的產出,助力更多優秀主題宣傳報道產出。河南日報注重打造立體多樣的傳播體系,最大可能地延長用戶的注意力和關注度,將之定為“守正創新”融合宣傳的重要目標。
2.由靜而動的全新采編機制。傳統的新聞采編生產流程是封閉和靜態的,不考慮拉長稿件價值鏈的問題,記者采寫的稿件只服務于所屬的某一家媒體。因此,要對信息實現多平臺發布、多渠道傳播,達到新時期主題宣傳的高效傳播,就必須對現有的采編流程進行重構與再造,通過集約化的生產提高新聞時效、減少資源浪費,從而適應全媒體內容生產的需要。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報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