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玉
(三明市梅列區自然資源局森防站, 福建 三明 365000)
梅列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為三明市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在沙溪河中下游,武夷山脈與戴云山脈之間,地理坐標為北緯26°14′~26°25′,東經117°30′~ 117°47′[1];梅列區總體呈東西走向,東北與沙縣交界,西北與明溪縣毗鄰,西南、東南均與三元區相接壤[1],土地總面積為3.52萬hm2[2]。
梅列區為中亞熱帶闊葉林植被帶,屬南嶺東部山地常綠櫧類闊葉林區,主要針葉樹種是馬尾松,擁有成片的馬尾松林。珍稀野生植物有8科11種,其中屬省級保護的有三明苦竹、亮葉水青岡、卷毛石櫟、黃樟、刨花潤楠、福建青岡等,屬國家Ⅰ、Ⅱ級保護的植物有福建柏、南方紅豆杉、粗齒桫欏、樟樹、四川蘇鐵、香榧、閩楠、紅豆樹、花櫚木等;有古樹名木總株數11219株,其中福建青岡、三尖杉等為省級保護植物1102株,南方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4592株,觀光木、香樟等國家Ⅱ級保護植物5525株。全區森林覆蓋率81.01%,有林地面積2.85萬hm2,森林蓄積量378.3萬m3。其中:松林面積0.55萬hm2,占有林地面積的19.6%。松樹能在巖石裸露、貧瘠的土地中生長,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和城市森林景觀的作用。
梅列區管轄徐碧街道、列東街道、列西街道、洋溪鎮、陳大鎮等3街2鎮,所在地位于三明市政府,為閩中商貿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全市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鐵路、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電力和通訊設備、電梯以及其它大宗商品等木質包裝材料大多進入梅列區之后,才分散至市轄各縣使用,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疫情傳入、擴散的幾率逐年加大。自2004年初發生松材線蟲病疫情以來,疫情主要沿高壓線和道路兩側從北向南呈帶狀分布,疫點集中在轄區內2鎮3個街道,累計發生面積1753.8 hm2。近年來,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和加大除治力度,疫情蔓延、擴散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目前,疫情面積己壓縮至65.2 hm2,只有陳大鎮為疫點,洋溪鎮、列東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已無疫情。
近十年來,梅列區松材線蟲病發生的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近十年梅列區松材線蟲病發生的歷史狀況
從表1中可知,梅列區作為松材線蟲病發生疫區,雖然除治曾見成效,也拔除了洋溪鎮疫點,但近年松材線蟲病害面積不穩定,有所反復。
2019年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松枯死木476株,其中:不明原因67株,涉及松林小班面積461.2 hm2,主要分布在陳大鎮臺溪村、臺江國有林場,尤其在葉坑高速公路兩側及電力、通訊走廊周邊松林較多,疫情有擴散蔓延之勢。對不明原因的67株松枯死木取樣檢測,發現6株有松材線蟲,疫情發生面積65.2 hm2,分布在陳大鎮臺溪村、砂蕉村、臺江國有林場。
新發生65.2 hm2疫點位置與過往疫點小班毗鄰,且松墨天牛蟲口密度較大,不明枯死木較多。
三明市松材線蟲病從首次發現以來擴散迅速,已先后在8個設區市的部分縣(市、區)發生[3],目前仍在蔓延。松材線蟲病的防治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即消滅病源、切斷傳播途徑及保護寄主[4]。以預防為主,其中防治松墨天牛是關鍵,同時加大對枯死木的清理力度,多種防治措施相結合[5]。為實現“兩個不”的防治目標(即疫點數量不增加、疫情面積不擴大),完成“三個百分百”(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覆蓋率100%,媒介松墨天牛防治率100%,松枯死木清理率和疫木除害處理合格率100%),當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嚴抓林區病、死樹的處理工作,及時對疫木進行集中熏蒸、切片、焚燒等處理,伐除枯死松木的同時,清理林分中衰弱木和感病木,所有松樹枝椏全部焚燒,清理干凈[6]。2019年度共發生松枯死木891株,比上一年度843株增加了5.7%,目前松枯死木已全部除害清理完畢。
實施松木改造面積75.2 hm2,設計出材量1704 m3,分布于陳大鎮臺溪村和臺江國有林場,目前,采伐山場已全部除治完成,疫木運輸到定點木材加工企業進行除害處理,通過了省林業局和市森防站的聯合檢查驗收。
全區共掛設260套松墨天牛誘捕器開展誘殺工作,全年已誘殺松墨天牛17930只;應用白僵菌在列西街道松林防治松墨天牛,防治面積達144 hm2。
3.4.1 檢疫執法
開展檢疫專項執法行動,對17個涉木企業及通信、電力等企業進行了摸底調查。檢查木材1632 m3,木質包裝箱、電纜盤882個。檢查的同時,要求各涉木單位、經營戶建立和完善報檢、臺賬等,建立檢疫監管長效機制,做到進貨源頭可溯,流向清楚,防止松木及其制品的調運傳播疫情造成危害。
3.4.2 疫木安全利用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31日,疫木采伐設計量3241 m3,到材3152 m3,全部運到區內定點加工企業進行加工處理。
目前陳大鎮臺溪村、臺江國有林場疫情存在擴散蔓延態勢,形勢較為嚴峻,防治任務艱巨。
位于墳墓旁、毛竹林中的松枯死木由于村民要求賠償要價過高,無法對松枯死木進行清理。部分松枯死木無林權證,不能辦理采伐證,無法進行處理。
臺江國有林場與臺溪村因林木存在權屬糾紛,需梅列區農業農村局、陳大鎮政府幫忙協調解決。
陳大鎮臺溪村部分疫點山場在梅列區環保局規劃的生態紅線范圍內,不能開設集材道路,松木無法運輸下山進行除治,需梅列區環保局幫忙協調解決。
發現陳大鎮部分木材加工企業任違規生產、經營和使用疫木及其制品。鄉鎮村民存在利用疫木當薪材的問題,監管難度大,傳播疫情幾率大。
2020年度全區松材線蟲病除治與監控投資預算為180.37萬元。計劃爭取省、市補助40萬元,保險公司理賠33萬元,林權單位投入77.37萬元,共籌集資金140.37萬元,缺口資金30萬元。
成立“梅列區重大森林病蟲害疫情防治指揮部”,成員由區政府有關部門、鎮(街)主要領導組成,區長任總指揮,分管林業副區長任常務副指揮,全力抓好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科學除治;各鎮(街)實行主要行政領導負責制,層層分解下達或簽訂責任書,相關部門通力合作,聯防聯控,落實政府和林業“雙線”目標責任制,將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納入年度績效管理考評工作;嚴格考核、強化督導,如期完成松材線蟲病防控目標任務。
5.2.1 科學抓好疫情監測
始終把疫情監測工作放在首位,落實監測責任,把監測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落實到人。對轄區內0.56萬hm2的松林開展春、秋季普查工作,突出重點監測部位,嚴格按技術規程取樣鑒定,切實加強主要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監測與預警預報,監測覆蓋率達100%。
5.2.2 實行科學防控
科學制訂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控實施方案》,采取分區施策,分類管理,加大人工、生物防治和疫木除害處理等綜合技術措施,做到重點生態區位實行可持續控制,全面促進松材線蟲病的科學除治。推行專業隊招投標的防治方式,努力把梅列區松材線蟲病疫情持續控制在極低的水平。全力推進新發疫點和孤立疫點的“拔點”工作。對新發疫點和孤立疫點全面推行林分改造和寄主松樹皆伐除治,把疫情除治與樹種林種結構調整、生態修復相結合,在保證有效根除疫情的同時及時做好生態恢復。
5.3.1 加大加快松枯死木清理力度和進度,減少傳媒的種群數量
在松樹枯死木監測的基礎上,按照《松材線蟲病防控技術規程》(DB35/T1451-2014)規定。對枯死木的樹干以及1 cm以上枝椏全部燒毀,對樹樁除害處理。對重點區域的松林應用白僵菌、smal-007細菌藥劑、掛設APF-Ⅰ型誘捕器等措施防治傳媒昆蟲松墨天牛,減少松林內的傳媒種群和枯死木數量。
6.3.2 加強檢疫監管,防止傳播擴散
加強檢疫執法力度,嚴格疫區管理,對發生區全面實行檢疫封鎖,疫情發生鎮嚴禁商品性采伐,嚴禁未經除害處理的松木及其制品調運;全面規范疫木安全利用。
6.3.3 嚴格落實督辦追責
根據《松材線蟲病生態災害督辦追責辦法》,梅列區重大森林病蟲害疫情防治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專項督查,定期向區委、區政府通報各鎮(街道)防控責任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建立限期整改、約談機制,對于屬地管理責任不落實、部門監管責任缺失,引起疫情大面積擴散的,要按照有關規定依法進行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