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往年的三、四月,都是高校畢業生撰寫論文、找工作的緊張時刻,也是考研復試的時間。但今年,全國高校延期開學,畢業班的同學們無法像往年一樣進行現場論文答辯,春季招聘也不能如愿在線下舉行。
日前,由新華網聯合中國大學生在線發起的《2020屆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問卷調查結果出爐。結果顯示,59.7%的受訪應屆高校畢業生表示參加了網絡招聘,其中有近三成的受訪者表示收到了招聘方反饋。而學校主辦的就業網站是應屆畢業生獲取就業崗位信息最多的渠道,其次是政府主辦的招聘平臺、人才市場網站,緊隨其后的是社會商業類招聘網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渠道。
此外,記者了解到,互聯網公司、招聘平臺等也在積極優化軟件來服務“云面試”。騰訊公司僅用6天時間就在“騰訊會議”產品上增添遠程面試功能,直接服務“云招聘”;釘釘新推出視頻會議口令功能,面試人員可以從多平臺進入,同時還增添了白板演示功能;58同城向平臺招聘企業免費開放視頻面試平臺??梢姡容o助性的“云招聘”在疫情大考下成為主角。
在魏嘉韻看來,今年受大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可能會比往年困難,但就個人而言,“云招聘”反而更有效率。
盡管上海市可從4月27日起開始安排畢業年級學生返校,但就讀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大四的魏嘉韻上周仍是通過線上的形式完成了幾門課的畢業考試,“我們系并沒有要求回學校,疫情暴發之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所有的課和考試都通過網絡進行。比方說,有的課老師將考試改成了交論文的形式,因為我讀的是法語系,所以口試的部分,都是老師一對一通過視頻完成”。
魏嘉韻告訴《新民周刊》記者,因為疫情不能返校,所有學業上的事情都被搬到了線上,除了感覺整體畢業進度要比往年慢之外,其他并沒有太大影響,“之后的論文答辯也將通過網絡完成”。
之所以小魏能夠安心忙畢業,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在上個月她就通過網絡面試成功拿到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offer。雖然應聘的是華為的法語技術翻譯崗位,也算是專業對口,但魏嘉韻坦言,此前并沒有想過自己會到華為工作。
“我大三的時候在法語聯盟做過幼教班的助教,因此考慮過教育行業,此前也拿到過一家線上教育機構的offer,但當時是英語崗位,不想讓自己四年法語白學,所以最終放棄了。”魏嘉韻表示,“此外,我也在一些法國企業參加過項目或實習,本來是打算在法資企業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但因為疫情的關系,挺難的?!?p>
參加活動的上外法語系師生。
并沒有明確目標的魏嘉韻決定“廣撒網”。通過學校的網絡就業平臺、院系輔導員等內推,以及教育部24365網站、各大招聘網站聯合高校的、上海市政府組織的線上招聘會、雙選會等渠道,她投遞過數十份簡歷,“華為的這個崗位是2月份在一個微信公眾號上看到的,當時就根據職位要求,修改了一下簡歷,投遞了出去”。3月,收到筆試通知后,她便開始做了一些專業詞匯上的準備,“一開始的兩輪筆試基本上是一些翻譯的考核。在約定好的時間,他們將試題通過郵件發給我,然后要求我在半小時或一小時后就回復”。進入面試環節,則是兩輪“一對一”的視頻交流。
在魏嘉韻看來,今年受大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可能會比往年困難,但就個人而言,“云招聘”反而更有效率。“首先,節省了參加線下宣講、招聘會的時間成本,一鍵投簡歷更方便;其次,在線下可能要經過‘一對多的面試,但線上是‘一對一就更輕松一點;第三,在家面試環境讓人更放松之外,也不用刻意穿得西裝革履?!?/p>
采訪中,上海外國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曹姝婧向《新民周刊》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對于用人單位來說,線上宣講、線上投遞的方式,其實是節省了招聘的成本;而對于畢業生來說,也是節省了奔波在不同場次線下宣講會的時間”。不過,曹姝婧指出“云招聘”也可能因此帶來一些弊端:“用人單位原本可以分批進入不同高校招人,但現在通過開放式的網絡進行招聘,同時面向眾多畢業生,收到的簡歷量就有可能是翻倍的,加上前一段時間用人單位的復工復產也是在逐步恢復,校招人手上可能也會出現不足。因此對于投遞了簡歷的同學來說,等待時間就會變長。我們前期也做過調查,有不少畢業生因為簡歷投出去,遲遲收不到回應產生過焦慮。所以,今年我們在指導學生就業求職的過程中,提醒大家要相應的加大投遞的范圍和數量?!?/p>
據介紹,上外從1月23日起就進入了就業指導的“疫情模式”,通過工作提示的方式要求應屆畢業生輔導員在疫情防控期間密切關注應屆畢業生求職動態,提醒學生避免前往重點疫區。同時,學校暫停所有線下就業指導和畢業手續辦理服務,全面調整為線上開展。
“一直以來,學校就業工作通過就業創業的服務官網給應屆畢業生提供信息,用人單位發布的崗位經過我們審核后,學生點擊進入網站都能看到用人單位發布的招聘信息。另外一些宣講會的日程和畢業生的登記工作也是在這個網站進行。只不過,今年我們把整個線下的招聘會、雙選會也都全部搬到了網上。3月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各類形式的雙選會、招聘會在網上推出。”曹姝婧告訴記者,“另外,學校加強了移動端的互動。比如,上外就業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從之前的一周兩次變成了一周至少五次更新,讓學生更及時地了解招聘動態和招聘信息?!?/p>
在曹姝婧看來,從全國總量上看今年畢業生人數多,但崗位需求又有所下降,所以有人說“今年畢業生找工作,太難了”,但就上外而言今年采取了更為有效地收集招聘信息,政府的相關政策的方式,加之一些大型國企、民企開放了更多崗位,實際上推送給畢業生的崗位數量較往年是變多的,“我們鼓勵同學積極轉變求職思路,原本一心想找500強外企的,不妨也多看看企事業單位和基層工作崗位的工作機會”。
同時,為了更精準地幫助企業與畢業生的對接,上外還加急建設了自己的“無紙化”線上招聘系統。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該系統精準招聘上外的畢業生;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端一鍵投遞簡歷,并可以查看簡歷是否被瀏覽;而學校則可以掌握哪些企業哪些崗位對上外的畢業生是比較青睞的,同時可以了解畢業生簡歷投遞的數量,找工作的進度,有利于更好地服務與指導畢業生求職。
“以前我們的輔導員只能了解到學生有沒有參加招聘會,至于這個過程中投了多少簡歷,是很難掌握的。但如果通過平臺投遞,學校就可以及時掌握相關數據并反饋給輔導員,可以幫助輔導員究竟學生是就業動力不足,不想投簡歷,還是說就業能力不足,需要改進他的簡歷,或者還有其他原因,這樣更有利于落實‘一生一策的精準指導。”曹姝婧介紹,“另外,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說,他們也能直接利用該平臺的微信小程序進行視頻面試,方便用人單位聯系到求職的學生。我們希望未來它可以變成一個常態化的學生就業服務平臺?!?/p>
據悉,5月底6月初,上外就會在該平臺啟動第一場線上雙選會。
“因為考研復試、公務員招聘等考試的延緩,今年整個招聘的進度是比去年延后的。我們也是根據這個進度,在5月底為有需求的同學再推出一場?!辈苕烘硎?,就現有的動態統計來看,上外目前有超過五成的畢業生已經明確了畢業去向。

華理“職播間”。
為幫助學生居家增“職”,華東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充分整合優秀校友和畢業生資源開展“華理職播間”朋輩就業分享系列活動,搭建“校友-畢業生-在校生”群體層層帶動的自我教育平臺。
記者從華東理工了解到,自3月6日至今,“華理職播間”共開展了四期,邀請了多位“就業先鋒”圍繞崗位選擇、求職準備、筆面試技巧、備戰公考等就業話題,向來自各年級的500余位學生在線傳經送寶。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牛永健,已經簽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客戶經理崗。他從求職思路、準備工作、面試經驗和求職建議四個方面做了“從小白到offer收割”的主題分享。對于簡歷撰寫,他建議,一是參照崗位描述進行匹配,突出亮點;二是簡歷的內容要真實可信,經得起推敲。
商學院碩士研究生張杰,已通過了2020年上海市專項選調生選拔,定崗單位為上海市審計局。面向有意或正在備戰“公考”的同學,他系統且翔實地介紹了“什么是選調生”“為什么選為選調生”“如何備考上海市選調生”。他認為,報考選調生不應只是一時的熱血沖動,而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融合下的理性選擇。關于備考心得,他表示,選調生考試“萬變不離其宗”,《行測》和《申論》要多學多練,抓住題型的根本點;面試時要展現自己的“精氣神”,積極向上、底氣十足、眼神堅定的考生往往更受考官青睞;注意基本禮節和保持良好心態對面試也有很大的幫助。
積極向上、底氣十足、眼神堅定的考生往往更受考官青睞;注意基本禮節和保持良好心態對面試也有很大的幫助。
為提高線上交流實效,直播前,華理就業中心都會提前征集問題或需求,并反饋給嘉賓做好針對性的準備。校方表示,通過“華理職播間”,希望可以在啟發低年級同學盡早開始求職準備的同時,也引導應屆畢業生在特殊時期積極開展求職行動。
上海師范大學則注意到了女性畢業生在實際就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困惑。5月13日至27日,上師大通過抖音直播平臺將往年線下的活動搬到線上,推出三期“智慧女生&魅力女生”——女大學生就業指導系列講座,旨在幫助抗疫宅家的女大學生提升職業素養、增強求職信心。
在5月13日的首場直播中,記者看到,ICF國際教練聯合會認證教練、NCDA國際職業生涯規劃師魯蘭用溫柔的聲音專業而生動地講解了自我效能在求職中的重要性,希望女大學生明確求職目標、理解企業要求、講好自身故事,完美實現從校園女生華麗轉身為職場新人。直播中,魯蘭接連拋出多個求職錦囊,引發了一陣陣熱情互動。整場直播收獲近4000點贊。

上海師大魯蘭老師在講利用平衡輪幫助求職。
為應對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影響,上海各所高校都積極響應教育部大力推進網上就業服務的號召,創新“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在渠道拓展、服務保障、教育引導、就業幫扶等方面多措并舉,開啟全天候就業“云”服務,著力確保2020屆畢業生穩就業、就好業。
“微信群”自然成為一個有效的抓手。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就業中心主任劉光龍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學校在依托“云”端,拓展就業市場的同時,積極與各學院、國際交流處等密切協同,針對畢業生群體的差異化發展需求,建立了“考公、三支一扶、事業單位”群、“留學指導群”、“就業加油群”、 “創業服務指導群”,“湖北籍畢業生群”等,形成了覆蓋不同學生群體的精準化指導群組,舉辦了《華政留學專場:疫情下的留學路》《簡歷特訓》和《2020屆湖北籍大學生線上求職訓練營:個面與群面技巧》《畢業生就業權益保護》《三支一扶報考政策講解》等數十場專題線上就業指導講座。
其中,在重點關注湖北籍畢業生所建立的湖北籍畢業生師生微信群中,學校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比如,學生處就業辦老師與北京外企德科上海公司人力資源專家一起為湖北籍畢業生舉辦2020年助力求職戰“疫”訓練營,提升求職技能,并優先推薦就業。截至目前,華政66名湖北籍畢業生中,已有12人落實就業。
截至目前,與去年同期(5月)相比,華政2020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同比提高2.99%。其中,本科生就業率同比提高3.83%,研究生就業率同比提高0.98%。
劉光龍表示,在接下去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學校將進一步加強與重點用人單位、行業協會的聯系,“主要是收集就業信息,空中雙選會信息等。另一方面,通過走訪用人單位和區就業促進中心等,積極向企事業單位精準推薦畢業生就業”。
同時,隨著公務員考試的推進,開展基層就業項目宣傳動員和考錄工作,在已建立的“考公、三支一扶、事業單位”微信群,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指導。“當然,我們還會依托‘就業加油群,協同學院分類對各類就業困難畢業生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指導和幫扶,力爭不讓任何一位畢業生因困難找不到工作?!眲⒐恺埍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