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常青
(內蒙古自治區精神衛生中心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雙相障礙的特點是致殘率、死亡率高,使患者病癥趨于慢性化,給患者及家屬帶來沉重的壓力[1]。雙相障礙臨床癥狀是非常復雜的,單藥治療效果不理想,臨床上通常多藥聯用進行治療。丙戊酸鈉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抗精神疾病的藥物,常用來治療雙相躁狂,丙戊酸鈉可以通過抑制γ-氨基丁酸的降解,促進合成,使患者的心境處于穩定狀態[2]。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急性發作喹硫平對其的治療效果較好,此外對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及情感癥狀也具有控制作用且其不良反應較輕[3]。本研究采用丙戊酸鈉緩釋片聯合喹硫平對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所收治的80例雙相躁狂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此方案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
80例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住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四科的雙相障礙躁狂患者。本研究參考ICD-10中雙相障礙躁狂發作診斷標準進行確診。BRMS的總分≥10分。腦或軀體無嚴重疾病。治療前均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單盲的研究方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4~65歲,平均(37.56±3.28)歲,平均病程(18.2±6.3)天。對照組男20,女20例,年齡23~68歲,平均(29.6±8.1)歲,平均病程(19.3±6.7)。除上述資料外,兩組患者的其他一般情況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調查研究經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倫理委員會通過。
對照組給予患者口服富馬酸喹硫平(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H20130036,200mg)。起始劑量100 mg/d后根據患者情況逐步加量,最大劑量不超過800 mg/d。研究組加用丙戊酸鈉緩釋片(臺灣信東生技股份有限公司,HC20120017,50mg)。起始劑量200~400mg/d,最大劑量不超過1800mg/d。連續治療8周。
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治療4周、治療8周的BRMS評分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
計算BRMS的總分的減分率來判定療效。BRMS總分減分率大于75%為治愈,BRMS總分減分率在50%~74%之間為顯效,BRMS總分減分率在25%~49%之間為有效,BRMS總分減分率小于25%時為無效。BRMS評分內容采用0~4分5 級評分法。0 分(無癥狀或者和正常水平相近),1分(輕微癥狀),2 分(中度癥狀),3分(明顯癥狀),4分(癥狀嚴重)。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后4到8周,研究組的BRM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BRMS評分的比較(±s,分)

表1 治療前后BRMS評分的比較(±s,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樣本量 治療前 治療4周末 治療8周末研究組4031.20±4.1116.78±3.21*12.36±4.39*對照組4031.35±3.2722.24±3.0717.12±4.24
治療后8周對照組和研究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00%(38/40)、92.50%(37/40),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8周后總有效率的比較[n(%)]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6/40),其中頭暈2 例、嗜睡1 例、頭痛2 例、體位性低血壓1例。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5%(7/40),其中頭暈2 例、嗜睡1 例、頭痛2 例、口干1 例、體位性低血壓1例。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研究表明,心境穩定劑以及抗精神病藥物單藥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都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因此在以往的治療方案中多用聯合治療方案。富馬酸喹硫平是新型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躁狂癥狀有很好的療效果,能有效拮抗D2、H1、α1受體。丙戊酸鈉緩釋片作為心境穩定劑,能夠保護神經與對抗細胞凋亡,但在治療2周后才可起效,如果兩藥聯合則能加快起效時間,增加療效,且不良反應不會增加。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周末和治療8周末,研究組的BRM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8周末,兩組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相關研究所得結論相符,進一步證明了丙戊酸鈉緩釋片聯合喹硫平是一種可靠的治療方案,對雙相障礙躁狂療效確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