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婷
(新疆克拉瑪依中心醫院 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產后出血一般發生在產后2h以內,但也有分娩24h以后才發生出血癥狀,這種情況被稱為晚期產后出血。該病是發生于分娩期極為嚴重的并發癥,近年來,產后出血逐漸成為引起我國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這一情況在醫療落后的邊遠鄉鎮地區更加明顯[1]。其病因較多,宮縮乏力是主要誘因,要想切實降低該病對患者的威脅,減少死亡率,必須要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手段。本文以分組形式對不同治療方式進行討論分析,得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治療效果良好,詳情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2019年收治的50例產后出血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A、B兩組各25例,入選的患者年齡皆分布于24~35歲,平均年齡為(29.16±5.28)歲,產次在1~4次,平均產次為(2.12±0.73)次,初產婦和經產婦的比例為32:18。兩組患者在年齡、產次等一般研究資料數據差異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采用縮宮素(鎮江恒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969)治療,用法用量:將20U的縮宮素與500ml的5%葡萄糖混合進行靜脈滴注,藥物的輸入量可根據患者的實際出血情況進行合理調整;B組患者實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83)治療,用法用量:宮體注射,250μg/次,根據患者的實際出血狀況注射量可進行適當調整,但最大注射量不得超過12 mg。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分析產后2h出血量和出血時間,以此作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評判標準。治療總有效率根據效果可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不良反應發生率的考察項目包括惡心、嘔吐、頭暈等,對兩組患者產后2h的出血量以及止血時間做詳細記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A組和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4%、96%,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24%、8%,B組的治療效果優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對比[n(%)]
B組在產后2h的出血量和出血時間少于A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和出血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產后2h出血量和出血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 出血時間(min)B組25179.53±5.2817.15±3.22 A組25296.87±12.5630.49±7.65 t-43.0628.036 P-0.0010.001
產后出血一般指產婦分娩后24h內出血量超過500ml,是一種發生在臨床產科中較為常見的病癥,該病是導致產婦死亡的只要原因之一[2]。其中,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在所有產后出血的案例中占70%的比例,其次,就是胎盤因素,大概占到20%的比例。其臨床表現包括陰道流血、失血性休克和繼發性貧血等,若血流量過多,流血時間過長極易造成患者死亡[3]。因此,務必要及時采取有效治療,盡早止血,避免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隱患。
本文主要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此研究以分組形式對縮宮素治療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兩種方式進行了綜合分析,通過研究表明,兩種治療方式都取得了相應的成效,縮宮素可以加強子宮收縮力,但大量使用縮宮素會引發不良反應,例如高血壓,其治療效果有待改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縮宮素的治療缺陷,該藥物的生物活性較強,可以對患者的子宮收縮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可加強血管收縮,能夠更好更快的達到止血目的。數據顯示,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率低于A組;產后2h出血時間和出血量,B組少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對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產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