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龍
(宣城市人民醫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若未能夠及時給予干預或效果不夠理想,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會引發相關并發癥,陣發性房顫便是其中之一。高血壓合并陣發性發顫的出現,會加重病情,嚴重時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必須及時給予治療性干預。胺碘酮是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的常見治療藥物,不僅可以穩定血壓,還能夠緩解房顫,效果比較理想,但是單一用藥的效果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近年來,有研究指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對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的效果顯著,且于胺碘酮聯合用藥不存在用藥禁忌,可用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本研究納入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針對胺碘酮聯合RAS抑制劑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80例進行研究。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將全部患者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6~81歲,平均年齡(62.30±5.78)歲;高血壓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1±1.24)年。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7~80歲,平均年齡(62.56±5.81)歲;高血壓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5±1.21)年。兩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房顫陣發性發作,經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2)心功能分級1~2級;(3)年齡≥18周歲;(4)精神無異常,認知正常;(5)一般資料完善。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肺等器官功能障礙;(2)合并其它心血管系統疾病;(3)繼發性高血壓、心瓣膜病等引起的房顫患者;(4)依從性較差者。
對照組采用胺碘酮(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1872)治療,給予患者口服,每次0.2g,每天給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用藥1個療程。觀察組采用胺碘酮聯合RAS抑制劑治療:(1)胺碘酮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2)RAS抑制劑:給予患者口服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0514),每次10mg,每天1次。1個月為1個療程,用藥1個療程。
判定標準[1]:療程結束后,血壓趨近于正常,心電圖檢查正常,房顫癥狀基本消失表示顯效;療程結束后,血壓水平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心電圖結果顯示正常,房顫癥狀明顯減少表示有效;療程結束后,血壓和房顫均無明顯變化,病情甚至有所加重表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高血壓作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等造成負面影響,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至今并未明確,若治療不及時或者效果不佳,極易引發心律失常疾病,其中陣發性房顫是發生率較高的一種。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發生后,患者除了有血壓水平較高的臨床表現外,還會有眩暈、呼吸急促、胸悶等癥狀,導致患者的健康狀況日益下降,生存質量因此降低。
藥物治療是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的主要治療方案,科學合理地選擇藥物,對患者健康的改善意義重大。胺碘酮是廣譜抗心律失常藥物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用藥后會抑制心肌纖維傳導和心房內鉀離子內流,抑制心肌細胞間折返形成,臨床上常用于陣發性房顫竇性心律的維持,因而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2]。RAS抑制劑,能夠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心肌重構,增加心肌順應性,使得血壓水平逐漸恢復正常狀態,貝那普利作為常見的RAS抑制劑,適用于高血壓及其合并癥的治療[3]。因此,將胺碘酮聯合RAS抑制劑應用在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的治療中,相較于單一胺碘酮用藥,可能效果更理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胺碘酮聯合RAS抑制劑治療的有效性,其效果要優于單一胺碘酮用藥。
綜上所述,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治療中,胺碘酮聯合RAS抑制劑的治療效果明顯,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