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梅 陳立軍 高紅梅 曹文瓊 哈華蘭 朱學新 陸敬雁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甘肅 蘭州 730050)
近年來,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糖尿病發生率日益升高。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見并發癥,同時也是引起終末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由于其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于延緩糖尿病腎病的意義重大。已有臨床學者通過研究發現[1]:炎癥在糖尿病腎病發生及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由于內皮細胞抗體介導的免疫損傷是引起內皮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本文為了進一步分析AECA、炎性細胞因子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表達水平及意義,特選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本次所選108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來源于我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簽訂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獲得醫學倫理會同意。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者;合并肝中心肝腎疾病;出血傾向者;凝血障礙者;精神病者。將其作為研究組,研究組: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7例;年齡34~82歲,平均年齡(54.42±2.45)歲;病程(0.21~40)年,平均病程(21.23±9.34)年。同時選取我院體檢的健康者108例,男性65例,女性43例;年齡32~84歲,平均年齡(55.23±1.56)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
入院后清晨空腹抽取5ml靜脈血,按照每分鐘3000轉的速度離心15分鐘,分離血清后取血漿測定。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AECA結果,并在1:10的稀釋度下,判定陰性與陽性,陰性:看不到特異性熒光;陽性:可看到特異性熒光。由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試劑盒,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測定IL-6、TNF-α水平,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由美國GeneMay公司提供檢測試劑盒,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P-選擇素水平。
觀察及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的AECA陽性表達率、IL-6、TNF-α、P-選擇素水平,同時比較AECA陰性組與AECA陽性組的IL-6、TNF-α、P-選擇素水平。
利用SPSS 20.0軟件,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AECA陽性表達率、IL-6、TNF-α、P-選擇素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比較(±s,μg/L)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比較(±s,μg/L)
組別nAECA陽性表達(%)IL-6TNF-αP-選擇素研究組10824(22.22)7.45±2.346.56±1.6766.56±23.45對照組1080(0.00)2.34±1.123.45±1.2542.34±21.23[χ2]t[27.000]20.47015.4947.957 P 0.0000.0000.0000.000
AECA陽性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IL-6、TNF-α、P-選擇素水平均高于AECA陰性組,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AECA陽性組與陰性組的各項指標比較(±s,μg/L)

表2 研究組AECA陽性組與陰性組的各項指標比較(±s,μg/L)
組別nIL-6TNF-αP-選擇素AECA陽性組229.23±3.238.12±2.3285.23±20.21 AECA陰性組865.45±3.145.67±2.1258.34±21.23 t 5.0104.7455.351 P 0.0000.0000.00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嚴重并發癥之一,迄今為止,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并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高血糖造成代謝異常、血管活性物質代謝異常相關。也有學者[2]認為內皮功能障礙是促進糖尿病腎病發生及發展的重要因素,并成為臨床研究熱點話題。
抗內皮細胞抗體(AECA)是一種異質性抗體,可提高內皮細胞間黏附因子、血管黏附因子水平、內皮細胞表達E-選擇素,促進白細胞的黏附。同時,還可通過刺激內皮素的產生,促進血栓形成,并參與到炎癥反應中,促進內皮細胞凋亡。由于糖尿病腎病發生及發展中,出現較多的致病因素,從而損傷血管內皮細胞,暴露內皮細胞表面抗原,促進AECA產生,最終促進免疫復合物的合成,加重內皮細胞損傷[3]。伴隨著糖尿病腎病病程的不斷發展,AECA的陽性檢出率也隨之而增加。此次數據顯示:糖尿病腎病患者的AECA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IL-6與TNF-α均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產生于血管內皮細胞及腎臟的多種細胞,具有多種功能,參與多種生理及免疫過程中,最終影響胰島素信號轉導,參與到細胞凋亡,有效刺激系膜細胞產生氧自由基,增多過氧化脂質代謝產物,最終損傷細胞內膜[4]。其中IL-6在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患者體內,明顯升高。而糖尿病腎病患者的主要病理則是腎小球基底增厚。此次數據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腎病患者的IL-6與TNF-α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IL-6與TNF-α可增強炎癥反應,刺激胰島素信號轉導,誘導細胞凋亡等活動,最終導致細胞內膜的損傷。
P-選擇素屬于黏附因子,位于血小板的α顆粒及血管內皮細胞的Weibel-palade小體內,屬于黏附分子家族成員,其表達位于所有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及單核細胞等表面,在靜止狀態下,血小板及內皮細胞表面沒有P-選擇素[5],當激活腫瘤壞死因子后,Weibel-palade小體膜迅速與細胞膜融合,使得P-選擇素在內皮細胞表面表達,從而發生一系列炎癥反應。此次數據調查顯示:糖尿病腎病患者的P-選擇素水平高于對照組。此外,此次數據調查顯示:AECA陽性組的炎癥因子水平高于AECA陰性組,表明AECA介導的免疫損傷,可能加重內皮細胞損傷,從而提高炎癥因子水平,加重病情。
綜上所述,AECA陽性表達率、IL-6、TNF-α、P-選擇素水平在糖尿病腎病發生及發展中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