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飛
(肇東市人民醫院介入科 黑龍江 肇東 151100)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也是致殘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最近幾年發病率增長較快[1]。大面積腦梗死發病群體主要是集中于中老年人群,其中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較高,病發后患者一般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為患者家庭帶來較大的痛苦[2]。近年來有較多研究顯示介入治療腦梗死療效較好,受到我科室重視。本次研究介入溶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9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探討介入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5例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療,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為52~79.5歲,平均年齡為(62.8±7.1)歲。對照組54例患者予以常規溶栓治療。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齡為53.1~81歲,平均年齡為(63.2±6.9)歲。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3]腦梗塞診斷標準;(2)年齡在52~81歲,病例資料完整;(3)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對該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手術禁忌癥者;(2)伴有心、肝、腎或肺等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3)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者;(4)一般資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實驗組行動脈導管溶栓治療,麻醉起效后,首先對患者血管的阻塞情況進行腦部造影檢查,根據阻塞情況行介入治療。穿刺健側股動脈后置管用Seldinger法穿刺并置入鞘管,在Cobro 導管配合下將超滑導絲送至梗塞部位,根據阻塞情況選擇Uni*Fuse溶栓導管的規格。交換Uni*Fuse溶栓導管并插入血栓中,將血栓閉塞段置于溶栓導管兩標記間。拔出超滑導絲并置入閉塞導絲,將閉塞導絲的尾部接頭與溶栓導管旋緊。術中脈沖式推注尿激酶(國藥準字H42021790,武漢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15 min內推注25萬U,藥物高速噴入血栓中。術后以25萬 U/ 6 h連續灌注尿激酶,保留導管1~3天后拔管。對照組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將10萬U的尿激酶(國藥準字H42021790,武漢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溶于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中滴注,靜脈滴注30分鐘完成,以7天為一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管再通情況,治療效果分為完全再通、部分再通和未再通三種,計算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有效率,有效率=(完全再通+部分再通)例數/總例數×100%。以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3]作為指標評價腦功能恢復情況,得分越低意識水平越接近正常水平,指標越優。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治療之后總有效率為94.5%,對照組為79.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治療后再通情況和NIHSS評分的比較(±s)

表 兩組患者治療后再通情況和NIHSS評分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后再通情況[n(%)]NIHSS評分(分)完全再通 部分再通 未再通 有效率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5529(52.7)23(41.8)3(5.5)52(94.5)16.7±2.36.9±1.2對照組5412(22.2)31(57.4)11(20.4)43(79.6)16.5±2.412.8±1.6 χ2[t]6.7314.0529.1964.148[0.354][11.827]P<0.05<0.05<0.05<0.05>0.05<0.05
嗜煙、酗酒、勞累過度、通宵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腦梗死發病率逐年增長。大面積腦梗死的后遺癥嚴重,可能造成言語不利、流涎、吞咽困難、飲水嗆咳,以及肢體癱瘓、運動功能障礙、感覺方面障礙、昏迷甚至可能成為植物人,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較大痛苦。我科室為探究安全有效治療方法,積累臨床經驗,對109例腦梗死患者進行了對比研究,得出了介入溶栓治療效果顯著的結論。
實驗組患者治療之后總有效率為94.5%,對照組為79.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胡楊真[4]在其研究中對60例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后發現,介入溶栓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3.33%,遠高于常規治療組,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知,介入溶栓治療有助于提高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療效遠高于常規治療。本次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介入治療促進腦功能恢復,手術微創,且能迅速打通血管,有助于患者盡早恢復。靜脈溶栓如同輸液一樣,在上肢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滴注溶栓藥物。而動脈溶栓在股動脈進行穿刺,將很細的導管放置到動脈閉塞部位,在導管內注射溶栓藥物,使藥物能夠在血管閉塞部位直接發揮作用,傷害較小,療效更優[5]。
綜上所述,介入溶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