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忠
(運城市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外科 山西 運城 044000)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目前通過冠脈搭橋術能夠有效治療,其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在臨床中冠脈搭橋術治療后,需通過抗血小板予以治療[1]。對此,本研究對冠心病患者冠脈搭橋術后抗血小板治療進行分析,簡述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治療效果。
選擇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冠脈搭橋術后患者76例,分組方式為奇偶法,組間分布為實驗組(n=38)與參照組(n=38)。其中實驗組冠脈搭橋術后患者男女分布比例是21/17。年齡分布范圍是43~86(64.58±10.38)周歲。有單支血管病變病案8例、雙支血管病變病案18例、三支血管病變病案12例。參照組冠脈搭橋術后患者男女分布比例是23/15。年齡分布范圍是43~85(64.52±10.34)周歲。有單支血管病變病案7例、雙支血管病變病案20例、三支血管病變病案11例。冠脈搭橋術后患者年齡、性別、病變血管支數(shù)結果不具備顯著差異(P>0.05),可比性校準結果符合統(tǒng)計學要求。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均經(jīng)由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2)患者了解本研究內(nèi)容,自愿參與;(3)患者心絞痛分級為3級。排除標準:(1)冠脈造影狹窄不足70.0%;(2)凝血功能異常;(3)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氯吡格雷過敏史[2]。
參照組治療藥物為阿司匹林腸溶片,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chǎn)廠家: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J20171021;規(guī)格:100mg;頻率:每日1次;劑量:100mg;治療時間:1年)[3]。實驗組行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治療,在參照組基礎之上給予患者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生產(chǎn)廠家: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120035;規(guī)格:75.0mg;頻率:每日1次;劑量:75.0mg;治療時間:1年)。
觀察比較兩組術后6個月、1年的橋血管再通暢率。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冠脈搭橋術后患者術后6個月橋血管通暢率情況,實驗組術后6個月血管狹窄(21.05%)、血管閉塞(10.53%)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36.84%、26.32%),較之于參照組(36.84%),實驗組橋血管通暢率(68.42%)提高,組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冠脈搭橋患者術后6個月血管狹窄、血管閉塞、橋血管通暢率比較[n(%)]
對比冠脈搭橋患者術后1年橋血管通暢率情況,實驗組術后1年血管狹窄(10.53%)、血管閉塞(5.26%)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28.95%、15.79%),較之于參照組(55.26%),實驗組橋血管通暢率(55.26%)提高,組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冠脈搭橋患者術后1年血管狹窄、血管閉塞、橋血管通暢率比較[n(%)]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臨床發(fā)生率逐年升高,冠心病作為心肌梗死獨立發(fā)作風險因素之一,臨床中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危害,臨床中在治療冠心病方面多采用冠脈搭橋術治療,在實施搭橋術后,患者多需采用抗血小板治療,能夠提高患者橋血管通暢率[4]。本研究對冠脈搭橋術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療方式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6個月、1年血管狹窄、血管閉塞比例低于參照組,較之于參照組,實驗組橋血管通暢率較高。阿司匹林腸溶片是臨床中常用抗血小板藥物之一,藥物進入患者體內(nèi)后,能夠有效降低其血小板聚集發(fā)生比例[5]。在阿司匹林腸溶片基礎之上聯(lián)合應用氯吡格雷治療,可調(diào)節(jié)患者血小板以來的有絲分裂信號表達,進而改善冠脈搭橋術后橋血管遠期通暢率。
綜上,給予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治療,患者術后6個月、1年橋血管通暢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