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柳萍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兒內科 廣東 中山 528415)
肺炎支原體性肺炎為常見兒科疾病,造成該疾病產生的主要因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存在一定程度的傳染性,多為呼吸道傳播,應做好隔離處理;多數患兒存在情緒控制力低,言語表達能力差,耐受能力低等,治療過程中,依從性較差,會出現哭鬧,抗拒治療等,嚴重者,會出現醫患糾紛,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護理中運用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200例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行阿奇霉素治療,根據干預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100例每組,其中,對照組6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齡1~10歲,平均(7.22±0.35)歲;觀察組6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齡2~10歲,平均(7.26±0.33)歲;兩組(年齡、性別)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
做好兩組患兒各項基本檢查及診斷工作,根據檢查結果,為患兒提供阿奇霉素治療方案,為患兒選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希舒美)(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60112),用藥時,溫水口服,每天用藥一次,使用的劑量為25mg,連續為患兒用藥三天藥物后,停藥四天,如此連續用藥一個月時間;因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在用藥時,易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導致藥物劑量不夠,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加上家屬也很緊張,知識缺乏,護理服務顯得極為重要;
對照組常規干預,主動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溝通,掌握患兒各項資料,確保患兒攝入充足營養物質,病房溫度在24℃上下,濕度在55%左右,做好消毒滅菌操作,空氣保持新鮮,減少噪音,為患兒營造一個良好治療環境;每天對患兒的體溫、大便次數、引流量、脈搏及呼吸進行檢測,做好記錄。
觀察組護患溝通技巧,常規干預方案與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提供護患溝通技巧,內容為[2]:①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做好患兒及其家屬溝通及心理評估,建立互信關系。②告知患兒家屬治療流程,針對可能產生的一些不良現象,提前告知,讓患兒及其家屬做好準備降低不良反應對患兒及家屬造成的負面影響。③護理人員在與患兒及其家屬交流時,面帶笑容、語氣輕柔,解答患兒家屬所有疑問,告知其需要注意事項。
觀察兩組家屬滿意度、護理質量、患兒依從性評分情況。選用自制0~100分答題問卷調查表對患兒家屬滿意度進行調查,均為單一家屬參與調查,分數越高,患兒家屬滿意度越高。選用自制0~100分答題問卷調查表對患兒受到護理質量進行調查,分數越高,患兒受到護理質量越高。選用自制0~100分答題問卷調查表對患兒依從性進行系統調查,分數越高,患兒依從性越高。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家屬滿意度、護理質量、患兒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家屬滿意度、護理質量、患兒依從性評分比較(±s,分)

表 兩組家屬滿意度、護理質量、患兒依從性評分比較(±s,分)
組別n家屬滿意度 護理質量 患兒依從性觀察組10095.32±1.2594.85±1.3295.32±1.18對照組10083.25±1.6882.48±1.5783.57±1.72.t 5.65845.45285.8456 P<0.05<0.05<0.05
近年來,隨著環境受到破壞日益嚴重,肺炎支原體性肺炎患病率逐年升高。患兒患病后,患兒家屬會產生恐慌、緊張等情緒。同時,患兒年齡較低,自律性和忍受能力極低,受到疾病等多方面影響,會產生哭鬧;患兒在穿刺操作時,不可避免產生疼痛感,部分患兒會抗拒治療,最終形成醫患糾紛,不僅耽誤了患兒治療,還會影響醫院聲譽[3]。
支原體性肺炎多選用阿奇霉素進治療,在為患兒治療時,護理服務顯得極為關鍵,一旦護理未到位,會造成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患兒病情惡化。常規護理服務雖然擁有一定干預效果,但是整體效果不理想。護患溝通技巧屬于科學化、針對性極強的干預措施,在掌握患兒各項資料基礎上,主動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在交流過程中運用護患溝通技巧,提升患兒及其家屬的認知度及依從性,確保阿奇霉素治療方案的順利施行,加快患兒身體康復速度,因此,護患溝通技巧的運用價值極高,值得選用[4]。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護理中運用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顯著,與常規護理方案比較,家屬滿意度、護理質量及患兒依從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