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
(遂寧市中心醫院 四川 遂寧 629000)
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主要是提倡以患者為中心,不僅要保證護理的質量,護理人員還要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態,關注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需求,并在護理工作中要對患者的人格尊嚴進行維護[1,2]。基于此,為研究人文關懷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進行了應用后的總結。現將主要內容總結匯報如下。
選擇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這期間來我院接受治療的87例危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觀察組44例。
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飲食指導,進行相應的病房護理等。
觀察組的患者給予人文關懷護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建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四名有經驗的護理人員作為組員,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儀容儀表、動作、語言等方面的培訓,訓練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注意語言輕柔,腳步輕盈、舉止優雅等,同時也要求護理人員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②改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要保證病房環境整潔干凈,并且降低病房內機器使用的噪音;控制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將中央空調恒定至24℃~27℃,濕度保持在50%左右;還可以在不干擾心電監護儀或呼吸機的情況下,用中央設備在固定的時間段播放舒緩的音樂,以幫助患者放松緊張的情緒,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喜好,為患者播放一些廣播或者電影,以減輕患者的陌生感[3]。③心理護理。因為病情較為危重,因此往往患者心理會出現緊張、焦慮、消極等情緒,并且因為危重病人的病房較為特殊,不允許家屬陪護,因此,會使得患者更加焦躁不安,因此護理人員要用輕柔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要用溫柔的動作以及鼓勵的眼神,向患者表示肯定,給予患者支持,讓患者感受到溫暖,以緩解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也要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及時告知患者的病情發展,以緩解患者家屬的擔心和疑慮,并指導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④規范探視流程。由護理小組負責與患者家屬聯系,并且在不影響患者病情的情況下,合理安排患者家屬探視的時間,并指導患者家屬在探視時給患者看親人的物品、照片等,給予患者治療的信心,并且在探視后,護理人員也要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變化,以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地護理[4]。
(1)通過焦慮、抑郁自測量表對患者在護理前和護理后的不良心理狀態進行判定和觀察(臨界值為50分,評分與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成正比,即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慮情況越嚴重)(2)護理滿意度:通過本院自制量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判定,滿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90分以上)、滿意(70分~90分)和不滿意(70分以下)三個級別。
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都有所下降,且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4447.23±12.5432.32±9.8146.83±11.4731.46±8.51對照組4348.38±11.9740.72±9.5346.55±10.5140.36±8.14 t 0.434.040.114.98 P 0.660.000.900.00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危重患者發病急、病情重,還存在預后差等問題,并且患者整天處于封閉狀態,不僅不能由家屬陪護,還要在身體上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危重患者往往存在比較大的精神壓力,還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消極、擔心、緊張等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交流,使患者減輕了抑郁、緊張、擔心的負向情緒,并且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鼓勵和支持,能幫助患者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存性,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也減輕了患者家屬因不能陪護而產生的擔心、焦慮情緒,有助于患者家屬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工作;規范探視流程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并且通過家屬在探視時給予患者支持,也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改善和緩解,積極配合治療,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患者及其家屬較為滿意。
綜上所述,對危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具有較好的效果,使患者焦慮、壓抑的狀態得到緩解,并且護理滿意度得到了提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