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粵城
(廣州市從化區街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新城社區衛生服務站 廣東 廣州 510900)
醫院場所暴力是指醫護人員在醫院情境中遭受來自于外界或內部對其安全、健康構成威脅的辱罵、威脅、騷擾或襲擊事件[1]。而護士是遭受醫院場所暴力的高風險人群。相關研究已證實暴力可使受暴者產生生理、心理異常,引發職業緊張。但是否影響受暴者工作能力,與心理恐懼的關系研究不多[2]。本文對護士的工作場所暴力發生情況、護士心理恐懼情況及工作效能進行調查,為提高護士工作能力提供依據。
選擇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工作的6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注冊護士;連續從事護理工作≥1年;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進修護士、實習護生;調查期間不在崗護士或脫崗3個月以上者。
1.2.1工作情境暴力測定表 參照Shcat《工作場所暴力恐懼量表》制定。由4檔組成。暴力頻率劃分級別:零頻率、低頻率、中頻率、高頻度。
1.2.2暴力情境心理恐懼測評表 參照Shcat《工作場所暴力恐懼量表》編制,內容包括遭受人身攻擊的恐懼、遭受情感傷害的恐懼、遭受威脅恐嚇的恐懼、遭受性騷擾的恐懼4項,每項0~10分,分數越高表明恐懼程度越高。
1.2.3 護士工作效能量表 自行設計《護士工作能力量表》用以了解護士工作能力情況,該表分為職業素質能力,身體素質能力,心理素質能力,采用分級計分,分數越高表明工作效能越強。
1.2.3量表信效度檢驗 本研究自制量表經6名專家審核評定,《工作情境暴力測定表》、《暴力情境心理恐懼測評表》與《護士工作能力量表》效度分別為0.79、0.89、0.84,總Cronbach’s α值0.833、0.892、0.921。
對所有調查人員進行培訓,包括調查注意事項及資料收集方法。采用統一指導語向調查人員說明調查的目的及要求,向被調查者發放問卷,如實、認真完成問卷填寫。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0人中,26名護士曾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發生率為43.3%。按頻度分級零頻率(未遭受暴力)者34人,低頻率者11人,中頻度者11人,高頻率者4人。四項暴力類型中,以情感傷害暴力發生率最高,其次為威脅恐嚇暴力。
遭受不同頻率暴力護士心理恐懼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遭受高頻率暴力護士心理恐懼評分最高,見表1。
表1 遭受暴力頻率與護士心理恐懼得分比較(±s)

表1 遭受暴力頻率與護士心理恐懼得分比較(±s)
暴力頻率n心理恐懼評分tP零頻率341.91±0.024.952<0.05低頻率114.09±1.462.213<0.05中頻率115.71±1.942.020<0.05高頻率48.28±2.26
經方差分析,遭受不同頻率暴力護士工作能力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遭受高頻率暴力護士工作能力評分最低,見表2。
表2 遭受暴力頻率與護士工作效能得分比較(±s)

表2 遭受暴力頻率與護士工作效能得分比較(±s)
暴力頻率n心理恐懼評分tP零頻率3484.52±4.403.262<0.05低頻率1179.17±4.831.965<0.05中頻率1175.35±4.272.381<0.05高頻率469.28±4.40
國內相關研究均已證明醫院是發生暴力的高危場所[3]。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護士曾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發生率為43.3%,表明護士工作場所遭受暴力現象較為嚴重,護士是工作場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提示護士的工作安全極需關注。
本次調查發現,護士工作場所遭受暴力形式以情感傷害比例最高,其次為威脅恐嚇、人身攻擊。可能原因在于,相較于人身攻擊,法律法規中對情感傷害及言語上的威脅恐嚇未有明確規定,施暴者在思想上認為情感傷害與威脅恐嚇行為不會引發法律糾紛,因此可以是無忌憚對護士實施此類行為,毫無約束力。
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場所遭受不同暴力頻率的護士在暴力心理恐懼程度有顯著差異,即所受暴力頻率越高,護士暴力心理恐懼程度也越高。研究證實,中樞神經環路杏仁核能形成恐懼記憶,當恐懼達到一定負荷水平即轉變為病理性恐懼,導致機體生理失衡與行為選擇偏差[4]。結果提示,要減輕護士對工作場所暴力的心理恐懼,只有減少工作情境中暴力的發生頻率,為護士建立安全和諧的工作氛圍,避免護士工作同時仍為自身安全擔憂,使她們全身心投入護理工作。
入院就診大多患者及家屬求醫心切,情緒焦躁,護士稍有不慎,極易成為患者或家屬轉移情緒的“出氣筒”,而護士出于醫院制度、職業道德約束常表現出隱忍,不良情緒使護士對待患者消極怠慢,當不良情緒超過一定的水平會對其生理、心理造成危害,進而影響工作能力[5],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工作情境遭受暴力可使護士產生心理恐懼,使護士工作能力降低,院方及相關部門應針對醫院場所暴力采取針對性地防暴措施,穩定護理隊伍,提高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