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軍 武大為 劉晉平
骨折為骨質疏松并發癥之一,而骨折中最為常見的是股骨轉子間骨折[1]。股骨轉子間骨折又稱股骨粗隆間骨折,系指由股骨頸基底至小轉子水平以上部位所發生的骨折,多見于老年人[2]。因老年人骨質疏松,肢體不靈活,當下肢突然扭轉,跌倒或使大粗隆直接觸地致傷,甚易造成骨折,且愈合速度較慢,需長期臥床,易加速骨量丟失。該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疼痛、腫脹等癥狀,導致活動受限,甚至下肢畸形。目前,臨床主要采用牽引或手術進行治療,而西醫手術治療目的是對骨折部位進行復位固定,往往忽視了對老年患者給予抗骨質疏松治療。近年來,臨床為促進骨折愈合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常采用一定藥物手段進行病癥控制,但選用何種藥物對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有著重要意義[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對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采用補腎活血湯辨證加減治療的效果。具示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骨質疏松)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本研究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并且經過所有入選者知曉且簽署自愿書。對照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72.18±3.24)歲;其中車禍傷15例,跌傷28,其他7例。觀察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47±3.30)歲;其中車禍傷18例,跌傷25例,其他7例。2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腎虛血瘀證,主癥髖部腫脹、肢節疼痛、腹股溝處瘀腫、青紫,次癥筋骨萎軟、下肢功能活動障礙、外旋畸形,舌淡或有瘀點,脈細弱。②西醫診斷標準:符合2017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5]診斷標準,并經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X線拍片等檢查確診者。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者;②肝腎功能正常者;③有依從性,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有藥物過敏史;②先天性心臟病;③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④伴有嚴重的心、腦、腎等疾病;⑤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
1.4 方法 2組患者均實施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內釘手術治療,術后給予抗生素、抗凝、營養支持等輔助治療。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飯后口服鈣爾奇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06),1片/次,1次/d,同時肌內注射鮭魚降鈣素(湖北威爾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61),10~20 μg/次,1次/d。觀察組實施補腎活血湯辨證加減治療,藥方組成為:熟地黃10 g,當歸尾10 g,杜仲10 g,菟絲子10 g,枸杞子15 g,補骨脂15 g,桃仁15 g,骨碎補15 g,威靈仙15 g,紅花6 g。疼痛感較強者可加懷牛膝、五加皮;骨質疏松者可加蜈蚣2條,全蝎3 g;腎虛者可加茯苓12 g,川芎15 g。冷水浸泡30 min,水煎至300 ml,1劑/d,分早晚2次溫服。2組均連續治療15周。
1.5 評價指標 ①治療15周后,參照《中醫骨傷科學》[6]觀察對比2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下床時間;②治療前與治療15周后,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法(VAS)[7]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則患者疼痛程度越嚴重。

2.1 骨折愈合、下床時間 治療15周后,觀察組下床時間、骨折愈合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骨折愈合、下床時間對比 (例,
2.2 疼痛評分 2組治療后VAS評分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VAS評分對比 (例,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是骨科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約占全身骨折的3.4%。股骨轉子間骨折可由間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損傷產生,而由于老年患者全身臟器功能降低及基礎代謝率下降,其骨折愈合速度較慢,傳統保守治療周期較長,且長期臥床會并發呼吸系統、泌尿系統、骨質疏松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從而造成心、腦、肺血栓,影響疾病預后。據報道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有20%~30%的并發癥和17%的死亡率,因此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而對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是骨科患者除給予有效手術治療外,還需及時開展抗骨質疏松治療。
西醫常采用鈣爾奇片及注射鮭魚降鈣素輔助治療,但西藥含有一定激素且不良作用較大。因此,為彌補西醫治療方法的不足,臨床常采用中醫補腎活血湯辨證加減治療。中醫學認為,腎與骨具有極大的相關性,而股骨轉子間骨折屬于本虛標實,患者肝腎虧虛為本,氣滯血瘀為標,且老年患者腎精不足、骨骼失養,以致髓虧骨枯,因而對其治療應標本兼顧,以活血化瘀、補腎兼顧類中藥為主。本研究采用的補腎活血湯出自清代名醫祁坤所著《外科大成》,主治腎虛血瘀證,所使用的方劑是在原方的基礎上根據本病的特征給予辨證加減。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周后,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下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VAS評分較治療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可表明,補腎活血湯辨證加減的治療效果優于常規西藥治療。究其原因為,方劑中熟地黃用于肝腎陰虛,具有補血養陰、填精益髓之功效,為君藥;當歸尾具有補血活血之功效,為臣藥;杜仲、菟絲子、枸杞子、懷牛膝、五加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補骨脂具有溫腎壯陽、健脾益胃之功效;桃仁、骨碎補具有活血化瘀,補腎強骨之功效;威靈仙、紅花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蜈蚣、全蝎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之功效;茯苓可利水消腫、健脾;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補肝益腎之功效[8]。
綜上可知,對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實施補腎活血湯辨證加減治療,其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下床及愈合時間,降低術后疼痛感,對于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