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蕾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院內科,遼寧 撫順 113006)
急性胰腺炎為一種普外科常見多發的急腹癥,該疾病發生發生發展容易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據統計,不同國家地區的急性胰腺炎發病情況不同,但該疾病發生率呈現整體升高的趨勢,鑒于其高發病率、高危險性,臨床以及人們應引起足夠重視[1]。臨床多用血液濾過凈化治療,雖然可清除機體炎性介質,維持酸堿與電解質平衡,但濾過患者容易出現營養、熱量大量流失情況,若不對應處理,可能會導致患者并發多種疾病,影響患者預后。本次研究中,臨床提出給予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多學科營養護理干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自我院從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2]相關標準;APACHE Ⅱ評分為8~14分;入院時血清淀粉酶活性水平高于正常3倍;研究對象知情同意,且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無典型急性胰腺炎癥狀;合并精神狀態異常,不能積極配合本次研究者。按照簡單數字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齡為20~76歲,平均年齡為(52.0±3.5)歲,病程為10~44 h,平均病程為(28.15±5.65)h;觀察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為22~78歲,平均年齡為(52.2±3.6)歲,病程為12~47 h,平均病程為(28.12±5.70)h。2組無統計學意義且可比(P>0.05)。
1.2 方法:先提供胃腸減壓、禁食禁飲等治療,在上述基礎上應用血液凈化治療,具體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病情調整,并結合低分子肝素抗凝。入組后,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患者癥狀體征,若胰腺炎疼痛劇烈,可遵醫囑應用鎮痛藥物;為減輕胰腺負擔,病情急性發作時,叮囑患者禁食,待腹痛癥狀消失,腸鳴音恢復正常后,才可指導患者恢復正常飲食,禁食期間每天經靜脈補充10%葡萄糖液與生理鹽水2000~3000 mL,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平衡,并補充機體所需的鈣、鈉、鉀;全程觀察癥狀體征,出現休克等表現,應及時與醫師聯系。觀察組在上述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多學科營養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①成立腸內營養小組,小組成員包括醫師、副主任護師、護士長、營養醫師以及 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社會志愿者,經由科主任意識指導下,由其他成員共同參與,提供包括基礎護理、生理康復指導、鼻腸管內營養干預、營養干預、對癥處理;②鼻腸管腸內營養的準備工作,先經螺旋型鼻腸管進行鼻腸管固定,每4 h檢查一次,記錄外露部分,保證鼻腸管的順暢,并選擇氨基酸或混合短肽鏈作為低脂肪抑制劑或氮源;③輸注營養干預,輸注前,先進行營養液調配,制作好后放于室溫環境下保存,藥液輸注后將胃內殘余量徹底抽吸干凈。④合理應用以酶制劑和抗生素治療,經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監測腸鳴音、體溫波動、腹瀉腹痛等,并記錄血小板、血紅蛋白、營養液輸注速度劑量;⑤對癥采取措施預防休克、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同時實施面罩或鼻導管吸氧,對癥用藥改善血管痙攣;⑥護理人員多與患者及家屬保持聯系,發現其心理問題,并針對性實施干預措施,提高患者成功戰勝疾病信心勇氣。⑦社會文化干預:護士長組織,責任護理人員以及家屬共同參與,加強健康教育,組建愛心護理小組,幫助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宣教康復知識,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交,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14 d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患者的腹痛緩解、住院時間、淀粉酶復常時間;②對比兩組患者的APACHE Ⅱ、SAS、SF-36評分,分別評價兩組患者病情、焦慮以及健康情況,APACHE Ⅱ評分[3]最高分71分,評分越高則病情越嚴重;SAS滿分0~100分,評分越高則焦慮越嚴重;SF-36量表[4]共8個維度,滿分150分,評分越高則健康評分越高。③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紅蛋白、總蛋白以及pH水平。④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根據醫院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一般滿意,<60分不滿意??倽M意率為非常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一般資料收集的所有數據經SPSS20.0工具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對比用χ2檢驗,以P<0.05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腹痛緩解、住院時間、淀粉酶復常時間對比:觀察組腹痛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淀粉酶復常時間少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腹痛緩解、住院時間、淀粉酶復常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患者腹痛緩解、住院時間、淀粉酶復常時間對比(d,)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APACHE Ⅱ、SAS、SF-36評分:兩組護理后的APACHE Ⅱ、SAS評分低于護理前,SF-36評分高于護理前,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各項評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APACHE Ⅱ、SAS、SF-36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的APACHE Ⅱ、SAS、SF-36評分對比(分,)
注:#表示與護理前,P<0.05;*表示與護理后相比,P<0.05
2.3 兩組護理前后的總蛋白、血紅蛋白以及pH水平對比:與護理前相比,護理以后兩組的總蛋白、血紅蛋白、pH水平改善顯著(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改善更為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的總蛋白、血紅蛋白以及pH水平()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的總蛋白、血紅蛋白以及pH水平()
2.4 護理滿意度對比:對照組37例,非常滿意14例,一般滿意16例,不滿意7例,總滿意率為81.08%,觀察組40例,非常滿意29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率為97.50%,觀察組的總護理滿意率水平高于對照組(χ2=5.57,P<0.05)。
急性胰腺炎為一種急危重癥患者,是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周圍組織而導致化學性炎癥,胰腺炎發病急,病情惡化發展快,發病機制復雜。當前臨床并未明確該疾病發生機制,多數研究指出胰腺炎發生發展過程中炎性因子起著重要作用,一旦胰腺功能受損,機體血清淀粉酶以及胰蛋白酶活性水平升高,且消化胰腺組織,導致胰腺功能異常障礙,并進入血液、腹腔組織中,出現炎性反應,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多器官功能障礙、感染發病率[5]。
盡管血液凈化、腹腔灌洗、內皮素受體拮抗劑降低毛細血管滲漏、持續動脈內灌注蛋白酶抑制劑等治療方法被臨床廣泛應用,但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仍有較高的致死率。重癥胰腺炎患者經短期血濾治療即可見效,而爆發性胰腺炎需實施持續血液濾過才可見效。而且研究表明,全身炎性反應的嚴重程度決定應用血濾時間,血液凈化的體積越多,則被清除炎性介質越高,與療效呈正相關[6]。護理營養支持干預為臨床公認的有效促急性胰腺炎度過急性期,改善機體代謝、改善消化道功能結構的有效方法,可促患者生化指標功能恢復,并保證機體營養攝入[7-9]。經研究表明,觀察組實施護理后的腹痛緩解時間、住院時間、淀粉酶復常時間少于對照組。急性胰腺炎中實施營養護理干預,可促患者病情早日康復,改善患者腹部癥狀,臨床應用價值。同時對比兩組營養指標方面,觀察組干預后血清總蛋白、血紅蛋白以及pH指標水平改善優于對照組,這表明多學科營養護理干預應用,可對癥改善機體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電解質平衡。
APACHE Ⅱ評分是當前國內外重癥監護病房應用最廣泛、權威的危重病情評估系統,不僅可用于評估SAP嚴重程度,還可用于評估疾病治療后反應以及預后判斷[10-11]。同時利用SAS評分以及SF-36評分用于監測評估患者的情緒以及生活質量水平,可更好明確臨床預后。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后的APACHE Ⅱ、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多學科營養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情緒以及生活質量。而且對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水平高于對照組,這營養多學科的護理干預實施,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護理干預、營養干預、病情治療干預,可保證疾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經多學科營養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生活質量水平,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