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思政教育是我國高等院校必備的課程之一,高等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進行培養,使學生成為知識、技能與品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高等院校可以借鑒《顏氏家訓》中的教育思想與治世之道,促進學生道德認知、情感認知與意志的全面提升。
《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記敘自己經歷、思想以及學識的著作,目的是警示、告誡子孫后代。它開啟了我國古代家訓的先河,成為漢族傳統社會進行家庭教育的珍貴遺產,其中包含了很多教育思想,對今天的思政教育有很大幫助[1]。
《顏氏家訓》共有七卷,二十篇,其中包含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思想,對當代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值得當代家庭與學校借鑒。首先,它提倡胎教與早教,認為早教與胎教對于兒童的成長十分有幫助。胎教和早教可以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促進兒童思想道德的健康發展。“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中就體現了《顏氏家訓》的胎教思想,對當代有借鑒作用。其次,它提倡父母以身作則,認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兒童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還要公平地對待家里的兒童,做到不偏不倚,讓兒童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最后,《顏氏家訓》中對兒童的教育提出了引導教育的觀點,認為兒童教育要講究方法,寬嚴相濟,不要過分溺愛兒童。以上這些觀點在當代都是實用的,體現了《顏氏家訓》的家庭教育意義。
《顏氏家訓》中包含很多思政教育思想,它為當代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開展思政教育課程時,各大院校可以把《顏氏家訓》中的思政教育思想與實際教學情況進行結合,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第一,《顏氏家訓》中對于個人的德行提出了教育思想,認為個人應該加強自己的修養,不斷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和約束,使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顏之推認為,人的德行修養永遠是排在做人最優先位置的。只要一個人擁有了良好的德行修養,那么他成就萬事相對比德行差的人要容易得多。第二,《顏氏家訓》中對于交友與做人有著明確的要求,提出了“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的觀點。在此,顏之推尤其強調了人在少年時懵懂無知因而交友須謹慎的思想。他認為環境和朋友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大,鼓勵學生多交益友,品行優秀的朋友能夠使人受益良多。第三,顏之推引用《禮記》中“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敖不可長,樂不可極”的思想,告誡子孫后代要學會“止足”。“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也告誡子孫后代不要過分追求虛名,要學會滿足與知足,懂得人取得的美譽、名聲都是建立在實際的德行與作為之上的,事情做得好了,名聲自然會有。第四,《顏氏家訓》提出“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于物”,要有對社會有貢獻之處,不能不學無術。也強調了無論從事任何行業都要不斷進行學習、接受磨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第五,《顏氏家訓》中明確闡述了職業教育思想,提到“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制器用,技藝則沉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認為學生不僅需要接受知識的教育,還應該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這與當下高等院校的教學觀念是相符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也是當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高校的教育舉措之外,還需要學生本身、學生家庭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具體來看,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將《顏氏家訓》運用到高校思政教育當中。
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師的自我思想政治素養有著極高的要求,可以說,教師的自我修養直接決定了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通過學習《顏氏家訓》,教師能夠對照自身的德行進行針對性提升,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有所借鑒。首先,教師要深入學習與剖析《顏氏家訓》的內容,找出其中有利于自我提升的內容,提升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素養。其次,教師要認識到其自我素質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不斷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約束,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再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政治修養,全面學習黨的基本方針、基本路線與教育要求,根據要求提升自我能力,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式,以便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最后,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發展需求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把教學要求與《顏氏家訓》中的思政教育思想進行結合,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政治信念[2]。
各大高等院校思政教師應該把《顏氏家訓》中有關思政教育的內容與時代發展的特點進行結合,轉變教學理念、創新并完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
第一,教師應當轉變教育理念。《顏氏家訓》中“所以學者,欲其多知明達爾”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培養,應當是讓學生實現“多知”與“明達”,也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具備明辨是非、通達世事的能力。因此,教師不應當將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衡量其優秀與否的標準,而應當盡可能地全面看待學生的發展,將個人品行修養、品德塑造作為培養人的優先步驟,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
第二,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式。教師不能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育,應改變以往思政教育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要善于引導,以身作則,獎懲分明,以正確的行為規范來矯正學生錯誤的行為。教師可以結合《顏氏家訓》中獎懲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不僅要要求學生在校嚴格遵守校內的規章制度,更要為學生樹立紅線意識,要求學生懂法守法,使其明白法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對于社會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認知與遵紀守法意識。在思政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進行規范與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觀念。當學生的行為正確時,教師可以給予鼓勵和獎勵;當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出現錯誤時,教師要給予處罰,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從而規范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同時,教師要結合《顏氏家訓》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以便更好地對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進行引導。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滲透思政理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理解程度,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信念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性,從而督促學生不斷進行自我提升,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3]。
目前,我國很多高等院校缺乏對學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導致部分學生的政治立場不明,這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發展是不利的。《顏氏家訓》中闡述了顏之推對從政的看法和為官之道,目的在于為顏氏后人參與政治生活時提供參考借鑒。各大高等院校應該借鑒顏之推對從政的看法和為官之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端正、堅定政治立場,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思政教師要結合《顏氏家訓》中的政治思想去分析顏之推眼中的國家政治,然后對我國現代的黨的教育方針與教育理念、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
綜上所述,《顏氏家訓》不僅對當代家庭教育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對于各大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也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因此,教師應該認識到《顏氏家訓》對于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顏氏家訓》的內容,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促進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和政治信念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漢 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