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欽超
JGJ 102—2003《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中的4.1.5 條款規定:“幕墻開啟窗的設置,應滿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并應啟閉方便,避免設置在梁、柱、隔墻等位置。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睂τ谠摋l款的要求我們做一下分析。
對于這一條款的第一句話“幕墻開啟窗的設置,應滿足使用功能和立面效果要求,并應啟閉方便,避免設置在梁、柱、隔墻等位置”。作為幕墻專業公司基本上不用去考慮該要求,這項工作建筑師都已考慮開啟位置、此位置開啟是否方便及開啟尺寸距離(開啟距離與自然通風是否滿足相關)。
而“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對于這句話基本上每個項目的幕墻設計技術文件中都能看到,無論是幕墻專業公司的圖紙還是咨詢公司的幕墻設計圖紙都存在,這么寫進去以后作為幕墻行業的設計師就好像沒有任何責任了,規范這么要求的筆者只不過抄寫一遍而已。
然而就這么一句沒有任何毛病的話,卻能出現好多種解釋,而且還都對,比如“開啟角度小于30°、開啟角度等于30°、開啟距離小于300mm、開啟距離等于300mm、開啟角度大于30°開啟距離等于300mm、……等等”,這就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不宜大于”的通常直觀理解是“小于或等于”,但是這里面也存在“可以大于”的意思。

圖1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一)
實際上這一句話“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于30°,開啟距離不宜大于300mm?!笨此品浅:侠?,但似乎又不容易共同滿足,因為開啟扇的開啟角度及開啟距離與幕墻開啟窗的(圖1~圖7)實際設計高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圖2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二)

圖3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三)

圖4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四)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中的圖1~圖5說明:在開啟窗扇開啟角度保證不變的狀態下,隨著開啟窗扇的設計高度的變化,開啟距離也在隨著變化,開啟設計高度越大開啟距離也就越大”。

圖5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五)

圖6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六)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中的圖4~圖7說明:在開啟窗扇設計高度保證不變的狀態下,隨著開啟窗扇的開啟角度的變化,開啟距離也在隨著變化,開啟設計角度越小開啟距離也就越小”。
如何才能保證外懸窗開啟窗扇開啟以后始終處于一個使用安全狀態呢?這就牽涉到人體工學知識,成年人身體平均厚度(胸厚)基本尺寸是210mm~260mm之間(不穿衣服),1~16歲人身體平均厚度(胸厚)基本尺寸是180mm~210mm之間(不穿衣服)。
根據以上圖示及數據信息說明,我們得出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尺寸設計結論,開啟窗打開的安全最大距離不應大于200mm,否則就有可能造成人們不慎發生高空墜落的安全問題。

圖7 外懸窗開啟示意圖(七)

圖8 平開窗開啟示意圖(一)

圖9 平開窗開啟示意圖(二)

圖10 平開窗開啟示意圖(三)
由此從安全應用的角度判斷,如果平開窗開啟部位沒有設置安全防護欄桿,那么建議最好開啟以后的有效直線距離不要大于200mm。由此將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建筑師會不滿意,因為建筑師考慮室內通風面積的時候有可能是按照完全打開(90°開啟)時計算的自然通風面積,為了滿足建筑自然通風的要求,可能要犧牲一些外觀或內飾美觀的要求,但這都不重要,最終目的是確保交付用戶使用過程中不能出現由窗帶來的安全隱患。
如何能夠解決由于窗需要打開造成的通風與安全的矛盾呢?一旦平開窗要求完全打開的狀態,這時候就需要從平開窗的打開部位處增加設置安全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的設置最好設計成水平橫向欄桿,欄桿的內間隙不要大于200mm,如此不影響室內采光要求。如果設置豎向防護欄桿,那么欄桿橫向布置就應該參照樓梯或陽臺欄桿的規范要求,拉桿的內間隙不應大于110mm,相比而言室內陽光照射下會有明顯的光影,感覺不是特別美觀。
無論是玻璃幕墻采用的懸窗或者常規住宅使用的平開窗,在設計開啟的時候,施工圖紙一定要明確清楚,開啟距離不應大于200mm,保證人身安全。
畢竟我們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都應將以人們的安全為第一要素,在滿足安全的基礎上才能加以考慮實用、美觀、便于制作、安裝、維修保養和局部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