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培
摘要:現階段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國有企業逐漸進入了改革的重要時期,需要面臨的環境也改變為越來越復雜化的經濟市場環境。因此,國有企業在這種環境中想要提高自身的資本流速和資本利用率就需要建立起合理的財務管理機制,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著增加企業成本風險的弊病,并且國有企業的集團總部也無法對財務管理進行輕松的協調統一。因此,在國有企業內建立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但也仍有各方面的因素會對其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和制約。接下來,本文將以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為目標,對其建設中將產生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以此給予合理的控制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風險;控制
新時代下,我國國有企業在國家提出的加強財務工作信息化的號召下,應不斷的將信息技術更好的去融入到自身的財務工作中去,從而保證了企業在產業結構上的升級。同時企業還能夠依靠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幫助財務會計在原本的工作職能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轉變與擴展,從而使得企業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能夠走的更加長遠[1]。
一、國有企業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具體意義
(一)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效率
對比過去財務運營的傳統方式,企業在內部建立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有效的掌控好財務的成本資源,并且對于各個行業區域的信息數據也能通過有效的整頓、協調進行重新的組合,為企業財務業務方面的規范化以及流程的標準化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從而使得財務核算在企業中可以朝著更加精準的方向去發展[2]。為企業管理成本的降低與企業內財務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幫助企業提高財務價值
為了保證企業能夠做到在資金調度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上的統一,從而實現國有企業的集團總部能夠對其下屬企業風險控制的強化,就需要在集團內部建立起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幫助企業將財務管理的傳統模式轉變為戰略形的新型模式,從而在核算人員的集中管理及財務人員的分層管理上進行了完善,提高了財務系統在整個企業中的價值創造力。
(三)幫助企業加強市場競爭力
在國有企業集團總部進行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不但可以為集團下屬企業提供所需的服務,還可以在未來集團企業進行戰略擴張時,為其組建其他子公司或業務收購整合等方面提供更加有利的幫助[3]。
(四)幫助企業財務管理精細化
為了更好的建設共享服務中心,企業就需要將企業信息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企業資產系統、企業財務系統進行綜合的構建,使其整合為一個更大的企業數據平臺。從而讓企業在投資、成本等方面的財務管理上更加的精細化。
二、國有企業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會面臨的風險
(一)企業信息數據泄露
財務信息作為一個企業核心中最為機密的信息數據,在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中,對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共享與流動進行了優化,但同時還要面對十分危險的數據泄露及黑客盜取的風險。這種風險對國有企業而言,需要加強重視程度,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往往對國家建設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其財務信息一旦收到盜取就會產生十分負面的影響[4]。在以往企業的財務管理還處于相對傳統的模式時,財務數據信息通常都能被很好的保護,但是隨著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不斷提升,企業反而容易松懈掉對其信息保護的意識,導致企業內財務信息數據的泄露盜取風險也在不斷地增加。
(二)企業業務流程管理控制
企業在內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企業能夠將自身的財務業務流程升級的更加規范更加標準,從而幫助企業在業務流程方面能夠朝著集成及優化的方向發展。因為企業共享服務中心在后期的業務開展中,集成能夠豐富的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平臺實現。但是,在以往的傳統模式的管理下國企集團下屬的企業普遍擁有獨立的自主性,而流程管理的進行,就勢必要將之前給予的權利進行收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其下屬公司的抵觸。因此,在企業中建設共享服務中心時,除了需要考慮企業集團總部與下屬公司業務流程方面的個性,還需兼顧到兩者之間的共性。
(三)企業內模式定位的選擇
一般在整個企業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中,最重要的就是選擇什么樣的財務共享模式。通常情況下,服務型模式和管控型模式作為共享服務中心的兩類基礎模式,都有其各自明顯的優缺點。當企業在還沒有很好的將自身財務管理的發展戰略和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時就隨意的選擇了其中一種模式進行構建,從而導致了選擇模式的風險形成。比如,當一個企業對其自身的財務管控能力較為薄弱時,不經過分析考量就選擇了管控型模式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那么企業在后續發展中是很難靠著薄弱的財務管控能力去支撐整個服務中心的運轉的,從而導致了風險的發生。
三、國有企業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風險的應對
(一)運用信息防護技術形成多方位保護工作
為了保證企業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財務信息數據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被分享使用,企業就勢必須在整個過程中建立起更加先進與優秀的信息防護體系。從而保障了企業內部各個層面的財務數據在上傳財務共享中心的途中,及公司職能部門在行使查看使用權限時,需要更加全面的保護。除此之外,企業還應在內部開展有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信息安全使用等知識的教育活動,使得企業內的員工可以作為企業財務信息共享使用時安全保障的中流砥柱。
(二)通過制度的統一強化企業業務流程
企業內要想保證業務流程管理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強化,制度是否統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業首先應該做到將財務業務流程控制的更加標準及規范;其次為了保證前端業務部門開展工作時能按制度進行,就需要在整個信息系統中納入規范化的制度,并且還要將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相結合共同進行完善;最后,在國有企業集團下屬的各個公司中將其業務操作流程進行標準化的統一控制,從而在根本上降低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產生的相關業務流程方面的風險[5]。
(三)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進行模式選擇
企業為避免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而選擇合理的模式時,應該要求企業根據自身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實際情況出發,并圍繞其發展過程中的具體需求去完成選擇。比如:某大型國有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的目標需求是能更好的提升其產品開發的能力,但集團企業內的財務管理又相對薄弱時,企業選擇服務型模式進行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才能更好的支持企業產品開發相關活動的正常開展[6]。然而,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而言,因其財務管理較為輕松,所以財務管理狀況也能較好一些,此時企業再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為基礎,最后選擇出更加合理的建設模式,保證企業能夠從根本上規避掉模式選擇的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我國國有企業在形式的區別以及其發展過程中需求的不同,企業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時需要具體防范的風險也要進行相應的分析,從而給出更加合理的風險規避方式,并將防范與控制相結合共同作為建設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過程中的常態工作,從而保證企業在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繼續保持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狀態。
參考文獻:
[1]葉青.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風險與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9 (13):76,78.
[2]楊斌.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風險與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8 (28):166-167.
[3]李娜,白子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 (27):266.
[4]陳平.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重點和難點探討[J].當代經濟,2018 (14):130-131.
[5]李娟.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風險分析與控制措施[J].商訊,2019 (18):56+58.
[6]方婧穎.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風險與控制研究[J].時代金融,2019 (0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