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添羽 杜明威 韓婷 侯玉婷
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支持農村電商的系列政策密集出臺,在依托網絡技術發展快速的巨大優勢下,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也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貴州少數民族文化便可以依托農村電商獲得傳承與發揚。本文以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為例,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探討貴州省西江鎮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依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提出適合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
關鍵詞:鄉村振興;少數民族文化;農村電商;融合發展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1.研究目的
本文以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為研究地,探討出貴州省農村地區如何利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有效地與農村電商相融合,從而達到在傳承與發揚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實現農村電商電子商務的全覆蓋,促使當物流行業及產業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并能夠為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的融合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提高其未來融合發展的實效性與有效性,從而實現貴州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及轉型,不斷創新經濟發展方式。
2.研究意義
依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潛力,積極提高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的經濟效益,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產業經濟,并以雷山縣為例,尋找出適合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最佳路徑。同時在國家提出文化強國戰略與鄉村振興兩大背景下,依托農村電子商務推動少數民族文化振興,對貴州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傳承與發揚,以更好延續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血脈。加大對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挖掘、整理和保護力度,推動貴州省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貴州省西江鎮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農村電商起步較晚
當前西江鎮經濟發展途徑較單一,經濟產業以旅游、養殖為主。但從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來看,當地并沒發揮好本民族文化特點,沒有將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的經濟效益發揮出來,且缺乏與農村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由于當地山地較多,農村互聯網、交通等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較不完善,因此當地物流網點未得到全覆蓋,從而導致農村電商起步較晚,消費模式及運營模式仍舊傳統,使得當地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程度并不高。
2.對現代信息技術重視程度不夠,融合發展參與度低
目前西江鎮對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并沒有足夠的重視,農村電子商務還未真正滲透到民族少數文化發展里面,例如刺繡、銀飾、蠟染等富有少數民族文化的產品絕大部分只銷售于實體店鋪,沒有網絡的銷售渠道,且當地民俗文化更趨向區域化,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絕大部分人更喜歡現代潮流,當地特色民族文化只能在當地進行展示,很少會使用農村電商平臺進行推廣售賣,所以通過電子商務進行民族文化產品業務推廣的少之又少。這導致農村電子商務對于西江鎮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只存于表面形式,在西江鎮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中農村電子商務的參與率極低,只有少部分的商家會選擇網絡平臺的銷售,少數民族文化并沒有與農村電子商務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發展,這嚴重阻礙當地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子商務融合的發展。
3.缺乏技術管理人才,融合發展存在局限性
西江鎮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硬件條件,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雖然在很多地方已經實現文化與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但對于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建設意識比較低,甚至很多年齡較大的村民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存在著片面性。故當地農村電商發展比較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相關技術管理人才,從而導致當地人對農村電商發展認識不夠全面,且加上當地政府對農村電商發展的宣傳力度不夠,且從未進行過系統培訓,使得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止步不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三、貴州省西江鎮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政策建議
當前,我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也正處在高速成長期。因此少數民族地區要想助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應當借助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背景,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尋求有效合適的解決方式。
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信息化建設
西江鎮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投資,改善交通,解決運輸難題,不斷完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拓展運營商的合作空間,加快實現互聯網現代化方式全覆蓋,提升電商發展的速度,優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同時,要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積極引入國內先進電商平臺,創建完整的物流體系,實現流程標準化,結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制定農村電子商務優惠政策,助力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2.提升地區信息建設意識。加大宣傳力度
目前西江鎮地區的農村電商還處于萌芽初期階段,究其原因:第一,地理條件,農村互聯網、交通等軟硬件基礎設施落后,受經濟發展影響使得農村電商起步較晚,因此物流網點未得到全覆蓋;第二,農村地區對信息網絡建設意識比較低,從而導致消費模式及運營模式仍舊傳統,阻礙農村電商融人當地經濟發展。就調查結果而言,西江鎮應該充分了解當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再對之進行系統分析規劃,運用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合理融合至電子商務的建設發展中來,運用電子商務的帶動商品經營,從而實現當地運營模式得轉型,助力當地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3.建立有效監管體系,培養技術管理型人才
政府應對當地電商建設發展程度及民族文化傳承保護程度做好監控。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不僅對保護當地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還會在保護與傳承過程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當地管理部門應要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同時建立培訓班,讓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對學習電子商務的相關知識,培養技術、管理型人才,為今后完善當地電子商務建設夯實基礎。
總結
貴州省西江鎮擁有十分豐富的游資源及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當地若要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就要充分利用當前良好的旅游流量基礎,創新當地經濟發展新模式,并結合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規劃相應的政策帶動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的融合,在此基礎上提高兩者相融的影響率使之有更為廣泛且良好的發展空間。整合市場上的傳統風氣,使用新模式。而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與農村電商做到融合發展,便可在有效地實現當地經濟文化健康快速發展目的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當地的特色民族產品競爭力,改變當地農民傳統思想,改善經濟環境,實現當地營銷模式轉型、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