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

一、教材解讀
本節課是八年級下冊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第八課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引領學生將視野放置到國家利益這個層面,立足于實際生活,圍繞國家利益的內涵、外延、核心利益和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這幾個部分,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引導,培養初中生的家國情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培養學生以開放和自強的心態看中國,看世界。
二、學情分析
信息化時代的初中生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有熱情參與課堂的分析、討論;但這一階段的學生課堂自控力較弱,注意力易轉移。本節課內容涉及國家利益,不易被學生理解,加之學生缺乏深刻的系統思考,在深度剖析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相統一等高層次思想方面存在難度,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選取生活化材料,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理解。
三、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國家利益的內涵和外延,知道國家利益的基本內容;理解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懂得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知識目標:樹立正確國家利益觀,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把握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難點:國家利益的內涵和外延;正確把握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
五、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辯論法、項目式研究法(PBL)。
六、教學過程
環節1:情境導入,場景激趣。
游戲:猜字謎。
謎面——禮前宜下,口內含玉。
謎底:祖國。
過渡:師生一起走進關于國家利益的話題。?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活躍課堂氣氛,引出國家利益主題;然后從三個篇章入手,品味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
環節2:第一篇章——畫利益。
目標導學1:認識國家利益的內涵。
教師播放視頻《國強則少年強》。
思考1:演講主題詞是什么?
思考2:哪些東西給你安全感?
教師提示:很多東西給我們安全感,這些滿足了我們的利益。利益對個人而言是滿足需求,帶來好處。利益對國家而言是滿足國家的生存和發展。
思考3: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哪些條件?請根據自己設計的圖片和生活經驗總結。
教師總結: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土地、人口、主權、和平、能源、貿易環境等。這些國家生存發展需要的因素,稱為國家利益。
設計意圖:以視頻、學生動手設計圖片和層層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國家利益整體把握,對國家利益的內容有初步感性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環節3:第二篇章——劃利益。
目標導學2:了解國家利益的外延。
設計情境:現場互動“是真的嗎”,看看大家是否可以正確推斷。
(1)2018年7月2日,中國申請世界自然遺產的項目“梵凈山”在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3處世界遺產。中國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中排名第一。
總結:假的。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位居第一的是意大利。
思考:中國積極申報世界遺產,是為了保護什么利益?提示:文化利益。
(2)沙漠有沙子沒土,有地沒水,再加上強烈的西風和炙熱的陽光,能種出水稻。
總結:真的。沙漠地帶晝夜溫差大,白天極端高溫,地表溫度達50多攝氏度,沙漠土壤有機物含量低。但是,這并沒難倒袁隆平團隊,他們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一粒中國種子,正在造福中國和世界。
思考:關注糧食問題為了保護什么利益?提示:經濟利益。
(3)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開始出國旅游。萌萌去泰國旅游,帶泰國新鮮水果回國饋贈親朋好友。
總結:假的。平時吃到的進口水果都得通過農業部、質量監督有關部門檢疫合格。旅客不能自行攜帶水果出入境。植物學專家表示:一些國外水果中的害蟲,如地中海實蠅,一旦傳入我國,會很快繁殖并擴散至全國果林和菜園,后果不堪設想。
思考:這樣維護了國家什么利益?提示:安全利益。
追問:安全利益還體現在哪些方面?提示:軍事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
(4)我國領土最南端的地級市是三沙市。
總結:真的。
思考:設立三沙市為維護什么利益?提示:政治利益。為加強我國對南海地區領土管轄。
過渡:國家利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方面,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文化利益等內容。
師:國家核心利益是什么?
總結:國家核心利益是一個國家最根本利益。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互動,選取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帶領學生感受身邊的國家利益,并在判斷中對國家利益進行分類。
環節4:第三篇章——話利益。
目標導學3: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
設計情境:央視曾做過有關幸福感的采訪,引起廣泛討論。請問:你幸福嗎?
過渡: 新年伊始,學生將自己對未來幸福的憧憬寫在新年愿望里。教師展示并點評學生的新年愿望。
總結:學生的愿望小到對自己、對他人,大到對社會、對國家。實現個人層面的愿望是滿足個人利益,實現國家層面的愿望是滿足國家利益。每個人都渴望家庭和睦,期盼國家富強,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有共通之處。提到國家利益、個人利益,有人有不同聲音了。接下來,進行辯論賽。正方:有國才有家;反方:有家才有國。
總結1:這場辯論讓我們深刻地去思考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間的關系。就像正方在辯論中提到的,利比亞國民在槍林彈雨中無處可逃,我國僑民卻在祖國幫助下安然歸國。
思考1:這是什么利益離不開什么利益?
提示:人民利益的維護離不開國家利益。
總結2:反方同學提到國家利益維護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正是他們辛勤勞動,才推動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
思考2:這是什么利益離不開什么利益?
提示:國家利益的實現離不開人民利益。
總結3:人民利益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國家富強了,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維護。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相輔相成,高度統一。就像中國夢中提到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要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鮮明的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調查學生新年愿望,引出國家利益、個人利益兩個概念;組織學生課堂辯論,讓學生在觀點碰撞中理解兩者關系。
環節5:項目合作——我為祖國代言,選出最佳代言人。
學生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盛世中國》,感受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思考:聽完有什么感覺?
總結:作為中國夢的見證者,我們為生在這樣的國家覺得安全、幸福;近幾年祖國取得的進步,令人自豪。
接下來進入“我為祖國代言”環節。課前已布置學生選擇國家某一領域,并為其代言。學生展示代言項目。項目1:我為二十四節氣代言;項目2:我為漢服代言;項目3:我為城市繁華代言;項目4:我為航天事業代言。
思考:看完精彩展示后,請根據項目評價表對展示小組進行點評,評價他們的優點和待完善的地方。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代言方案會更棒!看完同學們的展示,老師情不自禁想為給我們安全感、幸福感,讓我們為之自豪的強大祖國拍手叫好。國家好,大家才會好。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成就里,一定有你們的影子和汗水。
設計意圖:通過項目式PBL——我為祖國代言活動,在展示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體現合作精神,培養學生關心社會、與人交流、活動策劃能力,培養愛國情感。
小結:最后,請全班同學朗讀習總書記的話——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七、板書設計
八、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思想上力求讓學生通過案例和活動,在安全感中認識國家利益,在自豪感中認同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統一性,在幸福感中立志少年強,為維護國家利益做出貢獻。三個篇章:畫利益、劃利益、話利益,融知識性內容于其中;思辨性問題引導學生開展有效對話,學生通過對話走進教材,理解知識,將知識轉化成自己的價值觀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課堂最后一個環節采用項目式合作(PBL)的方式,邀請學生合作上臺“為祖國代言”,以學生視角真正體會“國家好,大家才會好”。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幫助學生打通知識世界、生活世界、思維世界和意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