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瑤

摘要: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企業會計也實現了煥然一新式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對企業會計的發展可謂是革命式發展,從日常會計用語的改變就可見一斑,如會計信息化、云會計、在線會計等專業術語的出現足以證明大數據對企業會計的影響之大。本文先從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會計發展面臨的機遇分析,然后研究機遇中暗藏的挑戰,最后提出了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應對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會計;信息化
一、引言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為基礎的大數據時代已悄然到來,逐漸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載體。不可否認,大數據時代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其中企業會計也成了時代發展的受益者,以大數據為依托的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逐漸構建起來。
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時代,簡而言之即由數量、結構和類型都較為復雜的數據構成的集合體,它的支撐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大數據因其自身優勢,對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優化管理結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簡單探討一下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的發展機遇。
(一)企業會計信息化程度不斷增強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利用信息手段處理會計事物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國的企業信息化水平只是處于初級階段,發展水平還較低下。有數據表面,以整合結構性數據和非結構性數據為例,當前,兩種數據都存在于會計信息中,而結構性數據僅僅占到了20%,而非結構性數據所蘊含的價值遠非結構性數據。但是,現代化企業的競爭已經逐漸過渡到信息技術領域的競爭,誰在信息技術層面占據制高點,誰就將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大數據時代會倒逼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優化發展格局,從而整體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
(二)加快企業會計優化轉型
在大數據背景下,原有的企業會計發展理念、技術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會計實際發展的需要。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破原有企業會計發展瓶頸,使會計工作效率大為提升,解放了會計人員勞動力,工作的重點也從外部人員的利益因素轉化到提升企業內部經濟社會效益上來,促使企業會計結構的優化轉型,為企業財務預決算、經營戰略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三、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面臨的挑戰
(一)會計職能轉變出現沖突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會計人員職能開始出現轉變,由財務會計逐漸向管理型會計轉變,工作職能也由之前的數據統計核算逐漸過渡到管理決策的指導和支持上面來,無形中使財務在整個單位中的價值和作用得到不斷提升。體現到具體工作中,現代企業的會計內容已經發生很大變化,會計信息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會計報表和憑證,而是包含了客戶、供應商等多方面主體信息。因此,面對信息化背景下的紛繁復雜企業會計對信息的儲存空間提出更多要求,而大部分企業的會計信息平臺數據空間有限或者資源共享平臺少等都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二)信息數據處理能力面臨巨大挑戰
隨著企業不斷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企業會計發展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意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隨之而來的是信息數據的暴增,但是大部分企業對會計信息數據的分析能力卻有待進一步提高,分析技術落后,導致分析數據不精準,或者數據不真實,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價值不大等,都成為制約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次,隨著大量數據蜂擁至網絡,直接帶來的影響便是數據的安全性,比如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未將會計信息的相關數據儲存到相應的應用平臺中,這就為工作中的身份識別、數據加密等帶來很大隱患,如遇計算機遭遇病毒等,相應的密碼等很有可能就會被竊取,導致企業大量信息數據泄露,為企業發展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三)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帶來新的挑戰
1.目前國內會計信息化發展還處于發展不成熟階段,所以國內企業的轉型思維還未完全建立。信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企業會計原有的人工統計、分析、處理信息的格局,轉而使用軟件、系統、平臺等處理日常信息,實現了會計職能的轉變,同時也使會計數據處理效率大為提升。但是,會計信息技術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的企業,要想真正實現思維上的轉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2.高層次專業人才的缺乏。目前國內會計行業發展面臨的情況是:會計從業人員很多,但是受過高等教育,高水平的會計人員卻很少,會計從業人員整體受教育水平偏低仍是普遍現狀。以2015年底的數據統計來看,具有會計資格證初級的為373.8萬人,中級為160.7萬人,高級為11.9萬人。《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到2020年具備初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500萬人左右,具備中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200萬人左右,具備高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18萬人左右。具體見下圖(系列1為2015年,系列2為2020年)。可見,在我國會計人員從業質量來看,初級仍是主力,高級會計仍占極少數。
四、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應對策略
(一)提升企業數據分析和運用能力
在國內企業中,不同規模的企業對信息數據的處理都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嘗試。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企業管理制度相對完善,人才較為集中,因此在成本管控、內控和財務風險決策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共治做得比較先進,如中國移動、華為、中興物美集團等在大型企業問的信息資源共享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得到了世界五百強企業和大型跨國公司的認可與應用。財務共享可以財務數據信息的集中的處理和分析,有效減少重復性的或者低水平的工作,提升企業財務工作效率,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也會提高會計服務決策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但是相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在資金方面沒有大型企業雄厚,在人員配備方面也缺乏專業人才,管理者對信息化技術不重視等,造成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緩慢。大數據背景下,在線會計服務模式中,中小企業可以租賃的方式向客戶提供會計服務,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彌補資金不足缺陷,從而大大提升企業數據分析和運用的能力。
(二)加強相關立法工作進程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是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技術等發展,大數據下的會計標準應該遵循一般標準、安全標準及其他標標準等體系建設,應該不斷的細化各方面的主體責任、權利義務等,相關立法部門也應該重視信息安全在企業會計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來保障我國會計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另外,相關部門也應該完善統一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標準,在平臺建設時能夠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作用,及時彌補漏洞。同時,也應該在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行業規范,讓企業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有法可以,有章可循。
(三)重視人才培養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企業如果想實現高質量發展便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重要地位,站在國際視野上來發展國內企業。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條件來提高企業員工的自身素質和價值。一方面通過加強日常培訓、在職教育、繼續教育等方式,來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二是通過前往國內財會專業知名學校招聘高質量人才,通過外因內培等方式將人才引進來、用起來,通過人的智慧與信息技術的智能完美結合起來,共同促進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
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信息化方面占有搶先地位,在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進程中,要不斷地接受新思想,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夠使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分得利潤,才能夠實現企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