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焱
近年來,農行湖北省分行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扶貧的工作部署,按照農總行和省委省政府的扶貧工作要求,充分發揮農行在服務網絡、人員、資金等方面優勢,持續加大扶貧信貸投放,深入推進扶貧產品與模式創新,著力提升貧困縣域基礎金融服務水平,全省農行金融扶貧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連續3年,在人行金融扶貧效果評估中,農行“扶貧優良率”居全省銀行業第一位;在農總行金融扶貧綜合評價中,脫貧攻堅考核居全國農行前列。截至2019年末,28個重點貧困縣貸款余額500.3億元,增量62.1億元,增速14.2%,高于全行增速3.3個百分點;9個深度貧困縣貸款余額136億元,增量17.9億元,增速15.2%,高于全行增速4.3個百分點;全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69.7億元,增量43.4億元,帶動貧困人口增量10.5萬人。湖北農行推出的《創新“藥谷領頭雁”模式 助力大別山老區脫貧》扶貧案例,入選2019年國務院扶貧辦“金融扶貧典型案例”。

湖北農行創新服務“樂”茶農。農行湖北分行供圖
堅持將金融扶貧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切實擔起湖北金融扶貧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湖北農行黨委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作為推進湖北分行金融扶貧工作的指針。堅持用全局視野、普遍聯系的觀點,結合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三大攻堅戰”重大部署,重點學習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黨中央脫貧攻堅一系列決策部署,通過學習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
強化主體責任,“一把手”作為直接責任人。各級行黨委特別是“一把手”必須切實把金融扶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直接抓、抓具體、抓到底。進一步健全責任落實機制,把金融扶貧職責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
以專項巡視及“回頭看”問題整改為“牛鼻子”,湖北農行始終以“問題導向”為整改出發點,以“目標導向”為整改落腳點,強化對金融扶貧問題整改的統一領導。在整改覆蓋面、整改穿透性、整改進度表、整改出成效等4個方面加強過程管控。通過實施年初的問題認領、方案制定,年中的問題整改推進、督導,到2019年底,全行金融扶貧階段性整改任務已全面完成,全行認領并實施的整改措施,整改率100%。
金融扶貧關鍵是看精準扶貧貸款的投放,為此,湖北農行不斷加大扶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著力提高金融精準扶貧成效。
一是加大貧困地區主導產業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政府扶貧項目、帶貧企業和縣域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推動貸款客戶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精準實施產業扶貧。如恩施分行近3年來,累計投放貸款9億元支持當地茶產業發展,帶動大批貧困茶農脫貧;黃岡分行向47家農業龍頭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超過25億元,不斷提升大別山區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后勁和帶動貧困戶致富能力。今年3月末,產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30.7億元,累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萬人。
二是加大重點扶貧項目支持力度。圍繞湖北省城鎮化建設規劃,加大對貧困地區水利、農田、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信貸投放,實施項目扶貧,為持續改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硬環境”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如在十堰竹溪、黃岡紅安投放1.6億元交通貸款,支持346國道、230國道改擴建工程,著力改善貧困山區交通基礎設施。截至3月末,全行項目精準扶貧貸款余額67.4億元。

農行湖北省分行工作人員向貧困戶發放貸款。
三是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支持力度。著重支持有勞動能力、產業鏈上、政府增信以及農業保險覆蓋的貧困戶,促進貧困地區個體生產經營發展,擴大貧困人口收入來源。截至3月末,全行建檔立卡貧困戶到戶貸款余額36.9億元,直接支持貧困人口4.3萬人,其中小額扶貧貸款余額9.7億元。
四是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與省扶貧辦及9家深度貧困縣政府召開銀政懇談對接會,現場與9家貧困縣政府共同簽署《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備忘錄》,以信貸扶貧“造血”、網絡扶貧“延伸”、消費扶貧“搭橋”及產品扶貧“助力”“四大行動”為抓手,每年對9家深度貧困縣支行單列信貸規模不低于20億元,有效滿足其金融需求,目前已初步達成91億元信貸項目合作意向。
另外,重點搭建線上線下的深度貧困地區產品銷售渠道,幫助解決“銷售難”問題,今年以來已通過農行線上扶貧商城,采購貧困地區商品580萬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商品1200萬元。
湖北農行根據貧困地區不同的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將產品創新對接、服務模式探索、服務網絡延伸、定點扶貧幫扶等作為金融扶貧的重要抓手,金融服務脫貧攻堅的精準度不斷提升。
創新扶貧產品。近年來,湖北農行相繼推出扶貧專項貸、脫貧產業貸、助農個人貸、荊楚農優貸和惠農e路通共五大類33項子產品,有力推動促進了金融扶貧工作。如“荊楚農優貸”中的“惠農e貸”農戶貸款產品,已全面實現網絡自動審查審批、快速到賬,今年一季度末已覆蓋全省68個縣域支行,貸款戶數31272戶,累計投放37.5億元,有效破解了農戶貸款門檻高、審批慢、抵押擔保難等難題。
創新扶貧模式。結合脫貧攻堅實際,按照“一縣一策、一行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出“互聯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政府增信、農業產業鏈帶動、項目帶動、網格化等金融扶貧“六大模式”。如保康支行圍繞“堯治河村”小水電、特色種植業、鄉村旅游等產業,投放產業扶貧貸款18.9億元,帶動5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蘄春支行圍繞李時珍藥業集團,創新推出“互聯網+藥谷領頭雁”模式,發放扶貧貸款近1億元,支持帶動2398人增收脫貧;羅田支行引入政府增信機制,支持黑山羊養殖產業,創新“羊羊得益”精準扶貧貸,受到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表揚。
創新扶貧網絡。通過穩定貧困地區網點數量,加快智能設備布放,推動惠農通服務點互聯網化升級,擴大移動金融服務面。截至3月末,社保卡(惠農卡)有效卡1266萬張;完成“惠農通”服務點互聯網化升級超3萬個,新增惠農圈場景服務點1218個;布放“惠農通”機具2.1萬臺,行政村覆蓋率87%,比年初提升2個百分點,其中28家國定貧困縣地區覆蓋率84%,比年初提升6個百分點,在全國系統內保持領先地位。目前基本實現行政村電子機具、社??ǎɑ蒉r卡)農戶持有量、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功能“三個全覆蓋”。
創新定點扶貧。全面參與、全力支持定點扶貧工作,以支持興山縣農光互補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建始縣石門河景區建設及五峰縣采花茶業、稼盛農業開發等龍頭企業發展為抓手,向興山、建始、五峰3個對口幫扶縣累計投放貸款超過6.5億元。同時扎實做好興山縣白竹村駐村幫扶工作,先后與愛心企業一起組織捐贈資金600余萬元幫助白竹村建“小康路”和“連心橋”等扶貧項目。在2017年通過省、市、縣三級政府驗收并“整村脫貧出列”,湖北農行工作隊被省委省政府連續兩年(2018、2019年)授予“年度工作突出工作隊”稱號。
為確保金融扶貧工作實現預期目標,湖北農行強化頂層設計,打出系列政策機制保障“組合拳”,進一步激發全行金融扶貧工作活力。
出臺專門方案。制定《湖北農行金融扶貧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并每年對28家扶貧重點縣支行逐行制定金融扶貧方案。同時強化銀政合作,聯合9家深度貧困縣政府制定出臺優先通報信息、優先推薦客戶、優先對接渠道、優先配置資源及優先推廣產品“五個優先”機制,進一步深化地方政府與農行在扶貧領域合作。
實施專門考核。制定《金融精準扶貧專項評價方案》, 每年對貧困縣域支行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實施考評,并額外配置費用和工資作為考評掛鉤獎勵。同時實行省、市、縣三級行“一把手”負責制,層層簽署《金融扶貧目標責任書》,并將金融扶貧工作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提高至50%,考核結果與領導班子和機構評先評優嚴格掛鉤,實行“一票否決”。
落實專門政策。在貧困戶信用評級、政府增信扶貧貸款準入、扶貧貸款利率等方面,明確差異化政策,制定精準扶貧信貸政策指引,加大金融扶貧創新力度。另外,針對深度貧困地區,出臺信貸規模、經濟資本、貸款利率、信貸審批、信貸政策、校園招聘、金融渠道、財務費用、金融產品及消費扶貧“十條傾斜”政策,助力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開展專門督導。定期開展扶貧專項巡視活動,進一步做好扶貧政策制度的傳導與落實,督導金融扶貧工作責任落實到位。組織開展金融扶貧工作“三查三落實”活動,即查工作資料,落實幫扶措施實績;查資金使用,落實扶貧資金成效;查干部作風,落實駐村幫扶到位,建立起常態化的檢查監督機制。
湖北農行將切實增強金融扶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國家隊”“主力軍”姿態,堅定不移地站在金融扶貧工作的前列,為湖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