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蓉 王鳳廷 董采萱
【摘 要】 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大眾對公共衛生信息的關注度空前提高,對公共衛生知識的需求量急速增長。出版單位應及時出版一批高質量圖書以滿足大眾所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突發”“公共”“衛生”三個特點。在此背景下,此類圖書選題策劃應基于這些特點,滿足時效性、適度性和專業性要求。出版單位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積累,才能在公共衛生事件突發時積極應對,出版優質圖書,真正體現新時代出版人的文化自信和責任擔當。
【關 鍵 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科技類圖書;選題策劃
【作者單位】藥蓉,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王鳳廷,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董采萱,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7.008
2003年5月9日,國務院發布并實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在此條例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被定義為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
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大眾對公共衛生信息的關注度空前提高,對公共衛生知識的需求量急速增長[2]。因此,出版行業應及時響應,出版一批滿足大眾迫切需求的圖書。這既是出版人的責任,也是出版人的使命?!巴话l公共衛生事件”這個名詞里有三個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這三個關鍵詞準確表達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是策劃相關圖書選題時需要關注的焦點。
一、選題策劃要注意時效性
“突發”表明事件的突發性和不確定性,在策劃此類圖書選題時首先要注意對事件的及時響應。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出版行業對突發事件、熱點事件的反應速度已大幅度加快。例如,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第一本關于病毒感染防護的圖書于1月底出版,截至3月底,相關圖書已出版約600種。而在非典疫情中,第一本與非典有關的圖書于疫情開始 4個月后才出版,兩相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3]。然而,這里所說的時效性不僅指反應速度,還指策劃出版的時機。出版單位要根據事件的發展進程找準時機,在合適的時間段策劃出版合適的圖書。在事件發生的初期和后期,策劃選題的方向和立足點應有所不同。
1.初期
當公共衛生事件突然發生時,大眾對該事件的了解一片空白,而人們在面對未知事物時往往容易產生恐慌的情緒。此時,媒體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客觀真實、科學準確地給大眾傳達疫情相關信息。科技類出版單位也應依據自己的專業優勢,“快”“易”“準”地策劃出版一批應急性的科普類圖書。
“快”是指反應速度要快,出版周期要短,要讓大眾在最短時間內從正規渠道獲得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在如今新媒體技術飛速發展、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權威機構應快速反應,及時提供科學準確的防疫知識,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流言的產生和擴散。這既有利于疫情的整體防控,也有利于緩解大眾的恐慌情緒。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東科技出版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等都是應時之作。
“易”是指圖書內容簡單易懂,圖書形式易于推廣。因策劃出版此類圖書的目的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和最大范圍內宣傳推廣科學知識,所以在策劃初期就要考慮出版作品的傳播形式。疫情防控期間,大部分民眾處于居家狀態,線上數字閱讀、有聲閱讀等成為人們主要的閱讀方式。在此情況下,各出版社可易化圖書的宣傳推廣,采取圖書、電子書、網絡版讀物等多種形式,實施線上線下互補策略,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服務。
當把選題策劃的重心放在圖書的及時性和普及性上時,在客觀上容易導致科技類圖書的選題門檻降低,而選題門檻降低和熱點話題的吸睛效應會導致大量雷同、跟風的選題出現。因此,在策劃此類選題時,出版單位除了要注意“快”與“易”,還要注意“準”。出版單位要找準市場的空白點,精準定位,注意選題的原創性和創新性。例如,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社區服務心理支持技巧50問》一書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發布后,僅10天就獲得了80余萬次的閱讀量,后被政府部門、心理學專業機構、科研院所及高校、社區衛生機構等多方轉載。在眾多與心理援助相關的防疫抗疫圖書中,這是第一本面向社區志愿者介紹社區服務心理支持技巧的書籍。讀者對象定位精確,選題內容填補市場空白,編寫者是長期從事心理危機干預和志愿者培訓的團隊。正是從作者到內容再到讀者三合一的精準定位,使得該書一經出版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
2.后期
隨著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強及公共衛生事件的進展,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如果說事件發生初期,出版單位選題策劃的第一要求是“快”,那么在后期,就必須要注意選題的可持續性發展了。該時期的策劃思路可用三個詞總結,即“專”“細”“精”。
“?!笔侵冈诤笃诔霭鎲挝粚膊∫延幸欢ǖ恼J識,選題策劃的重點應由淺顯的科普書轉向專業性更強的學術專著。如收集來自權威醫院或抗擊疫情一線的臨床診治經驗、疾病防控經驗等匯總成書,供全國各地基層醫院學習推廣,也可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總結。
“細”是指細分讀者和市場。一是在選題內容的選擇上應更加貼合該時期的大眾閱讀需求,除了上述提到的總結疾病臨床經驗的專業書籍,還可以在災后心理援助、災難教育、個人健康管理、對公共衛生事件的總結反思等方向進行延伸和挖掘。二是如果選題內容類似,要根據不同的讀者對象細分內容的展現形式,如針對兒童讀者的繪本,針對盲人的盲文版等。
“精”是指打造精品。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初期的出版作品多以公益性傳播為主,要求出版快、傳播廣。而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期,出版單位要用打造“長效書”的思路策劃選題,對作品精雕細作,在出版全流程加強質量管理,力爭出版有質量、有深度、有持續影響力的精品力作。
在策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圖書選題時,時機極為重要。若反應太慢,延誤時機,會錯過公眾的關注點,使圖書失去市場。反之,如果圖書的策劃思路過于超前,不符合事件發生的客觀規律,便不能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基于大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還處于不斷研究和認識的過程中,話題過于超前,不確定性強,有可能在作品出版時文內觀點已經發生變化。
二、選題策劃要注意適度性
“公共”二字表明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群體性事件,這個事件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策劃這類選題時出版單位應掌握好“度”。
1.數量要適度
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出版單位和出版人都想盡其所能為應對事件做出貢獻。然而,當大量同質化圖書一起涌入市場時,可能會給圖書市場帶來混亂,導致讀者在眼花繚亂的產品中難以找到真正需要的書籍,這對出版資源來說是一種浪費 [4]。出版單位在選題策劃時應依據出版優勢,找準市場空白點,做有含金量的作品,不盲目跟風、蹭熱點,不以數量取勝[5]。
2.內容要適度
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類圖書的選題,策劃時應充分考慮圖書內容出版后對讀者和社會所產生的影響。一是圖書內容要保證來源權威,信息準確。在自媒體盛行的今天,信息傳播更加快捷,但各種魚龍混雜的信息使大眾難以辨別信息的真假。而圖書是一種被大眾認可的、權威的信息傳播媒介,出版人必須格外注意圖書內容的準確性。二是科技類圖書出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知識,圖書內容方面要避免對災難性事件或畫面進行刻意的渲染和炒作,以避免對社會和公眾造成二次傷害[6]。三是科技類圖書內容較為專業,編寫時應充分考慮受眾群體的需求。例如,針對兒童的科普類叢書,要考慮兒童的知識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盡可能用淺顯的語言(如講故事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引導兒童正確應對。
在選題策劃的過程中掌握好“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編輯必須從思想上增強政治意識和陣地意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牢記出版工作者的使命,為大眾提供高質量的精神食糧。其次,編輯要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選題策劃,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積累業務知識,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還應積極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間的時事新聞及公眾輿論,以確保書稿內容中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發展等描述與國家官方保持一致,確保書稿內容中的事件描述、語言描述等準確適度,不會讓讀者產生歧義或感到反感。
三、選題策劃要注意專業性
“衛生”表明這是一個醫學專業領域的事件,在策劃圖書選題時要注意選題內容的專業性。這個專業性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創作團隊和出版團隊要專業;二是圖書內容要科學嚴謹。
1.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突然發生、不期而至時,各級各類的教學、醫療、科研單位都在高度關注和研究這個事件,期間也有各種各樣的研究報告或者成果公布,有關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和知識量龐大且繁雜。為保證向讀者所傳播的知識和信息是科學的,編輯在選擇圖書作者時,要充分考慮作者的權威性、專業性和實踐性??紤]權威性,要傾向于選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權威機構組建或者認可的專家團隊;考慮專業性,要根據編寫內容選擇相關專業的專家,如選擇流行病學專家編寫與流行病學知識有關的選題,切忌跨專業選作者;考慮實踐性,要傾向于選擇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參與編寫。從出版團隊的角度來看,在策劃出版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的圖書選題時,醫學專業類的出版社應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是醫學類出版社的編輯大多具備醫學背景,在稿件內容的把關上更具專業性;二是醫學類出版社長期與各大醫學院校及相關研究機構合作,對醫學專業領域更加熟悉,對相關選題的策劃和執行更有經驗。
2.時刻保持嚴謹科學的治學精神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作為一個突發事件,必將經歷不斷的發展變化。本著對讀者高度負責的態度,出版單位必須將嚴謹科學的治學精神貫穿于圖書策劃出版的整個過程,對整個圖書項目實行精細化管理。從策劃思路的建立到成書出版,編輯要全程參與,并從出版角度提出專業意見,與作者共同推敲書稿。在策劃初期,編輯要確認選題內容是否符合出版時機,如在醫學素材不足的前提下不超前總結臨床工作內容,在臨床診療方案未獲共識前不盲目出版。在圖書編寫過程中,編輯應建議作者關注臨床診療方案、防控方案的及時更新,提醒作者做好參考文獻的整理,確保書稿內容有據可查,且所有數據均為最新版本。在書稿編輯過程中,編輯要實時關注疾病名稱、專業術語的更新和完善,確保出版圖書專業用語科學規范。另外,針對這類特殊選題,編輯還應建議作者在文前做免責說明,以提示讀者圖書內容可能存在因知識更新而導致的局限性。
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圖書的選題策劃,僅靠嗅覺靈敏、反應快速是遠遠不夠的。首先,出版人應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從讀者的需求出發,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為讀者貢獻高品質、受歡迎的圖書。其次,出版人應在日常工作中腳踏實地,做好知識儲備和業務積累,遠離浮躁情緒和快餐文化,這樣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才能具備快速的反應能力、創新的選題思路和豐富的作者資源。最后,出版人應立足于自身的出版特色與學科優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勢制宜,這樣才能在同類型的圖書中做出特色、做出精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
[2] 高列. 淺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媒體報道[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158-160.
[3] 王斌會. 新媒體時代突發公共事件中出版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效益契合探析[J]. 科技與出版,2020(2):1-3
[4] 楊中啟. 跟風出版的特點、成因及對策[J].學報編輯論叢,2006(00):288-291.
[5] 張淑會.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應把握好“度”[J].采寫編,2008(3):36.
[6] 張鴻. 快速反應與策劃到位:黨報做好重大突發事件的關鍵[J]. 新疆新聞出版,2015(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