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研究在分析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性作用的理論邏輯下,實證性檢驗了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及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出了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居民消費需求 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礎性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擴消費工作,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注重通過完善消費政策和實施消費工程,適度擴大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居民消費需求潛能,推動居民消費升級,最大限度增強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有關部門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文件,實施了“六大消費工程”和“十大擴消費行動”,為居民消費提質擴容和更高層次的推進產業供需平衡增添了新動能,取得了好效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102年的21.4萬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6.6萬億元,特別是在2013到2017年中,年均增速達11.3%。2017年的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3.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8%,居民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8)。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對經濟的基礎性作用還存有不小差距。例如美國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3.1%,英國達85.2%,日本達75.6%,德國達72.8%,法國達78.9%;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印度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1.1%,巴西達到84.2%。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和最大限度釋放居民消費潛能,增強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厘清當前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具體變化情況及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狀況,并針對性提出建議具有重要意義。
一、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性作用的理論邏輯
居民消費通常指居民為滿足生活需求對產品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而居民消費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根據居民對產品和服務消費的類別,我國將居民消費支出可劃分為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是指根據居民生活消費需求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讓居民生活消費需求得以滿足和高質量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通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路徑形成的高質量供給、高質量需求、高質量配置、高質量投入產出、高質量收入分配和高質量經濟循環的經濟運行形態。從居民消費需求釋放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聯系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的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有效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可擴展市場需求范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發展基礎
在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安排中,提高居民消費中市場交易信息的對稱性,消除市場交易中的不確定性,增加居民交易的便利與安全性的做法,可降低居民市場交易成本,擴大有效市場需求。同時,根據居民家庭生產需求,提供以之相適應的產品和服務供給,可提高居民的市場購買質量,擴大有效市場需求的供給。另外,通過對居民消費價格與工資率同步變化制度的構建,及激勵居民資產性收入增加的制度制定,可提高居民的實際市場購買能力,保障居民多樣性消費需求的穩步實現,擴展市場有效需求量。而有效市場需求的擴展,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市場預期和堅實的發展基礎(李偉,2018)。
(二)有效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可提高社會再生產過程效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持續運行
高質量發展是通過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高度協同,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內生性、生態性和可持續的有機發展過程(周振華,2018)。而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可提高社會再生產過程運營效率。首先,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可為產品的定制化生產提供標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6]68號)),促進產品生產中設計環節的效率。其次,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可降低產品流通成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9]42號)),推進產品在市場交易環節中的流通速度。再次,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可擴展產品分配渠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2018.09.20)),推動產品的分配效率。最后,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可降低市場交易成本(鄧龍安,2019),推動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費環節的效率。
(三)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可擴大新興產品需求,提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力
從一定程度上講,新興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是產品創新與消費需求的互動。通過開發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新產品需求,使得新產品部門保持一個較高的內生增長率,是維持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Aoki,2002;Greenwood,2004)。因此,對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培育居民在新興產品領域的消費潛能(國務院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66號)),可提高居民消費需求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力。就當前來看,我國在居民消費的新興產品領域中,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新能源產品消費激勵政策等),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二、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及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性作用的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1.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法規政策統計。為推動居民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發揮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性作用,近年來,我國從法規政策上加強了居民在非耐用品、服務、耐用品等方面需求的釋放力度,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釋放居民消費的政策法規,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制度體系與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具體政策法規制度如表1。
2.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效果統計。在一系列消費政策的激勵下,我國居民在各方面的消費都有明顯增長。但就整體變化情況看,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增長幅度較大,而食品煙酒、衣著增長幅度較?。▓D1)。這一現象與我國對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力度有一定吻合。
3.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統計。高質量發展是通過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創新型生產、高效性流通、公平公正分配、成熟消費之間高度協同,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內生性、生態性和可持續的有機發展(周振華,2018)。全要素生產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指標,是科學系統展現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綜合性指標(徐瑩,2018)。鑒于此,本研究以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的變化衡量我國經濟發展質量發展的情況。根據分析結果,從2013年以來,我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呈逐漸增長趨勢,特別是從2016年后,開始出現正向變化(如圖2),這表明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性增長得到增強,經濟發展質量得到改善性提高。
(二)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及對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的檢驗分析
1.檢驗方法說明.為了較完整檢驗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變化情況,本研究以我國居民在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的消費情況為變量,通過計算相關變量的消費增長率(Gi),來檢驗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變化情況。同時,本研究借鑒以下彈性模型檢驗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程度。
其中,E為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的彈性;i=(1,2,3,4,5,6,7,8),依次代表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x為因變量,代表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消費程度。y為從變量,代表經濟高質量發展程度。Δx和Δy為因變量和從變量的變化量。全部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2.檢驗結果分析
(1)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效果呈多元增長趨勢
從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率的變化看(表2),我國居民消費呈多元增長趨勢,具體表現在三種特征上:一是增長呈穩定上升趨勢,二是高增長不穩定趨勢,三是增長呈下降趨勢。
從檢驗結果看,增長呈穩定上升的消費類為居住。根據表2,我國居民的居住消費增長率從2014的6.738%到2017年的9.622%,一直呈穩定上升趨勢變化(如圖3),盡管變化緩慢,但是在全部消費類別中是唯一呈穩定上升的消費對象。
高增長不穩定的消費類別主要有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等方面的消費。從表2可以看出,以上消費類別在消費增長趨勢上具有明顯的不穩定性,但是絕對消費增長率較高。具體變化趨勢如圖4。
增長呈下降趨勢的消費類別主要在食品煙酒、衣著的消費、交通通信等方面。從表2可以看出,在食品煙酒的消費增長中,從2014的8.897%到2017年的4.322%一直呈下降趨勢的增長變化。衣著的消費增長從2014的7.0220%到2017年的2.899%也一直呈下降趨勢的增長變化。交通通信的消費盡管有起伏,但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變化。具體變化趨勢如圖5。
(2)從整體上看,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明顯。通過檢驗,我國居民消費在整體上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彈性已從2014年的-0.27增加到2017年的0.71的,充分說明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明顯,居民消費成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壓艙石”的作用開始體現。
(3)具體來看,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存在結構性差異。從具體情況看,我國居民在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等方面的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彈性作用強度也明顯增強,特別是從2016年起,其彈性作用強度已開始轉變為正向推動力量(見表3)。
但是,從表3也可以看出,在居民的消費類別中,食品煙酒、衣著的彈性作用相對較大。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的消費彈性作用相對較小。這表明我國居民消費需求釋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存在結構性差異。具體作用分布如圖7。
三、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居民消費需求釋放的穩定性和針對性
盡管我國通過各種法規政策著有成效的釋放了居民的消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居民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但是從結果的反映上看,進一步改進的空間還很大。首先,居民對居住的消費一直呈上升趨勢變化現象與我國強調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需求引導不吻合,還需要有針對性引導政策給予釋放。其次,居民在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等方面呈高增長比例的現象,顯示了相關需求的強勁勢頭,但是消費增長還存在不穩定現象,要求有一個穩定的釋放機制來保障居民在這一類別中的消費增長。而居民在食品煙酒、衣著、交通通信的下降增長趨勢,要求在相關類別的釋放中提高居民消費的積極性,避免消費增長的長期下降。總的看來,形成穩定的、針對性的居民消費釋放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居民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性作用的均衡性
當前,我國通過對居民消費需求釋放有效推動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但是,從現有驅動情況看,還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問題(圖七)。主要表現在非耐用品(食品、衣著)消費類的驅動效應相對較大,服務類和耐用品消費效應相對較小,這與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居民消費需求的增長不吻合(圖一)。而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消費驅動效應看,只有全面、均衡的居民消費需求的實現,才能保證市場需求范圍的不斷擴展、社會再生產過程效率的穩定提高、新興產品需求的持續遞增,也才能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穩定和促進作用。所以提高居民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性作用的均衡性是當前我國釋放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