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學科,這種重要性在小學階段已經體現得非常明顯。小學是學生音樂能力與人格培養的重要階段,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通過音樂的學習,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這些能力的形成與遷移會不知不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強大的助力作用。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以要想充分發揮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推動學生的成長,就必須要在“聽”上下功夫,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讓學生學會“聽”音樂,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對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相關性淺見。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小學生;聽覺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8-0124-02
【本文著錄格式】楊敏.小學音樂課堂中關于學生聽覺能力的培養淺析[J].北方音樂,2020,04(08):124-125.
引言
在之前的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老師都忽略了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大量的音樂課程被占用,這樣的教學情況對學生的素質成長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當前,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人們逐漸認識到了音樂的重要性,也在小學階段積極地開展音樂教學。但是,由于教學方法的不當和教學目標的不明確,嚴重影響了這門學科重要作用的發揮。作為一門聽覺藝術,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學生學會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聽覺能力培養的意義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這門藝術的魅力主要是通過聲音來體現的。所以,要想進行對音樂的鑒賞,首先必須要學會聽音樂。對于小學生來說,學會聽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對音樂的把握可以通過“聽”來進行,接著通過對所聽內容的識別分析與感受,體會音樂中的美感。音樂中包含了大量的元素,音準、節奏、音色等都需要利用聽覺能力來進行識別。具體來說,聽覺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覺的重要性
聽是生理機制完善的人所必備的一種無需培養的能力,也是人能進行無障礙交流的基礎。而對于音樂學習來說,聽就顯得更加重要。小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覺能力可以使他們在學習音樂時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據這些不足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使自己的音樂學習更加高效。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和對音樂元素錯誤的認知,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學生在聽音樂時,如果具備了良好的聽覺能力,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進入到音樂情境中,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效率。聽覺對于學生來說是連接學生心理與音樂的重要方式。耳朵所聽到的音樂元素,可以在他們的心理上連接到相關的音樂意象,從而產生相關的音樂感受。比如《外婆的澎湖灣》會讓學生想起陪伴自己成長的外婆,心里生出想念與感激;《四季歌》讓學生感嘆自然的美麗與神奇;一首輕柔的曲子會讓學生感到愉悅與享受,而一首悲傷的樂曲則會使學生感到壓抑與悲傷。學生只有具備足夠的音樂聽覺能力,才能體會到音樂中更深層次的內容,更深刻地理解音樂的內涵。從這一點上說,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對于學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音樂藝術得以發揮作用的基礎。
(二)內心聽覺的重要性
上文中提到過,聽覺能力是聯通音樂與學生心理的鑰匙。同時,內心聽覺也是學生體會音樂內涵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聽一首音樂作品時,如果不能用心去體會,不能激發自己的內心聽覺,那么他對這首音樂作品的理解永遠只能停留在聲音音響的淺顯層次,這種情況同樣會嚴重影響音樂作用的發揮。不能通過音樂來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水平的提升就會受到嚴重的阻礙。基于此,內心聽覺對于學生來說也非常重要。內心聽覺的存在形式是復合型的,它不具備獨立性。正常情況下,內心聽覺是由聽覺、視覺和運動覺三方面一同構建的。具體的流程為:通過聽覺來接受音樂信息,通過記憶與想象加工音樂信息使之成為具體的音樂意象,接著通過與學生心理的聯系,影響學生的音樂感受。內心聽覺對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音樂創作能力及音樂素養的形成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聽覺能力培養的建議
聽覺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學習音樂的必備能力,要想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老師必須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聽覺能力的形成。老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讓學生“畫”音樂
內心聽覺是聽覺能力的一種核心體現形式,這種能力主要是指在學生聽到一些音樂元素以后內心可以產生具體的音樂圖像,這是內心感受音樂與表達音樂的方式。老師應當在課堂上注重學生這種能力的形成,并引導學生將音樂圖像畫出來,以此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老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音樂基礎理論的教授,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比如一些重要的音樂符號、簡單的音樂相關理論。學生在掌握了這些音樂理論以后,就具備了基本的音樂書面表達能力及音樂理論層面的理解能力。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認知,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鍛煉可以間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內心聽覺能力。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認知能力有限,即使他們掌握了這些音樂理論知識、感受到了音樂內涵,有些時候也不能正確或者準確地將感受到的音樂圖像以書面的形式呈現,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恰當的練習方法讓學生畫”音樂的能力得到緩慢的提升。在初始階段學生經常會遇到矛盾和困難,這時老師不應批評學生,要鼓勵學生大膽去畫,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散自己的思維,逐步地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都呈現在書面上。比如在聽國歌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畫一面國旗或者畫天安門城樓,充分體現出國歌的神圣;在學習古代音樂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畫一個古代的宮殿或者古代的樂器,利用這樣的方式逐漸培養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應當逐漸提升難度,一開始可以通過一個音樂片段來進行繪圖,然后逐漸增加音樂的長度,最終播放一整首音樂,讓學生通過繪圖來體會整首音樂的意境,達到培養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達到更好的內心聽覺能力培養效果,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輔助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音樂有更直觀的體會。在圖像的帶動下,學生可以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更迅速地進入到音樂意境中,由此達到培養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音準練習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
在小學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音準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音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聽覺能力。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主要學習1、2、3、4、5、6、7七個音節,具體的讀法為do re mi fa sol la si。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些音節對學生進行鍛煉,充分發揮他們的聽覺能力,達到培養學生聽覺能力的目的。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使用鋼琴按下一個鍵位,讓學生模唱并且辨別這是哪一個具體的音節。為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全神貫注地聽鋼琴彈出的聲音,老師可以給予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一定的獎勵,讓他們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配合老師構建輕松靈動的課堂環境,更優質地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方法在初始階段,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老師可以把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來訓練。在老師按下一個鍵位的時候,小組中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對聲音的辨別對這個音節進行充分的討論及驗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
(三)利用節奏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
節奏是音樂中的重要元素。同時,音樂節奏的掌握也是小學生學好音樂的必要條件。音樂節奏的掌握要求學生對音樂進行仔細的傾聽,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認知,感受音樂中的具體節奏。老師可以利用音樂節奏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環節,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一些鼓槌,在課堂上為學生做一個示范,跟隨著音樂的節奏來用鼓槌進行敲擊。在老師完成示范以后,可以把鼓槌發給學生,播放一個相對簡單的音樂,讓學生們根據音樂的節奏敲擊鼓槌。在初始階段,學生的鼓點會非常雜亂,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增加學生的耐心與興趣,讓他們可以更好、更扎實地掌握音樂節奏,經過長期的練習,學生的節奏感會越來越強,相應的鼓點也會越來越整齊,最終形成一個節奏的整體。通過這樣的節奏訓練方法,學生的聽覺能力會逐步得到提升。
三、結論
綜上所述,音樂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通過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藝術的理解能力。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對于他們的未來可以起到非常強的推動作用。音樂是一種依靠聽覺才能得到體現的藝術形式,同時,聽覺能力也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所以,為了充分發揮出音樂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水平,必須要先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老師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音準練習和節奏練習來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音樂,在小學時期幫助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音樂基礎,讓他們可以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好地立足,助少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龍路瑤.小學歌唱教學中多聲部音樂聽唱能力的培養[D].黃岡:黃岡師范學院,2017.
[2]武雨東.小學低年級音樂課的聆聽訓練探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3]繆思思小學音樂課堂中對于學生聽覺能力培養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225.
[4]周喬.小學音樂基礎知識教學現狀與分析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6.
[5]黃小蕊.視聽聯覺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6]童蕾.關于小學低年級音樂聽覺能力培養的實踐[J].華夏教師,2015(1):68.
[7]周晨暉.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理念下的小學課堂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8]趙艷玲.小學音樂課知識與技能板塊教學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D].揚州:福建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楊敏(1995—),女,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