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嬌 杜巖

[摘要]目的:探討微信視頻健康教育對微創拔牙患者牙科焦慮反應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3月-4月于筆者科室微創拔除阻生牙的70例患者為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選取2019年5月-6月于筆者科室微創拔除阻生牙的70例患者為觀察組,采用微信視頻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對于拔牙知識掌握、手術過程中的心率變化、牙科焦慮等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拔牙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牙科焦慮評估表分數(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麻醉藥注射時、拔牙開始后的HR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信視頻教育能夠促進微創拔牙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緩解牙科焦慮水平,穩定生命體征。
[關鍵詞]微信視頻教育;阻生牙;微創拔牙;牙科焦慮;心率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0)03-01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eChat video health education on dental anxiety respon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dental extraction patients.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impacted teeth extrac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rch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70 patients with impacted teeth extrac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y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received Video health education by WeChat.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f the knowledge of extraction and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tooth extraction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 of dental anxiety assessment scale (MDAS) after educ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ear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time of anesthetic injection and the beginning of tooth extrac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Video education of WeChat can promote the mastery of relevant knowledge, alleviate dental anxiety and stabilize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tion.
Key words: WeChat video education; impacted teeth; 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tion; dental anxiety; heart rate
阻生牙是由于位置不當,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的牙齒,可導致口臭、齲壞、冠周炎、牙源性囊腫等疾病[1],需要及時通過手術拔除。但大多數患者缺乏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易產生負面情緒。牙科焦慮癥是口腔科中比較常見的癥狀,發生率為27%~74%[2],主要是從不同渠道獲得的負面信息和不良牙科經歷所導致。焦慮的發生可導致疼痛敏感性增高,降低患者的耐受性,甚至出現躲避或拒絕治療現象。研究表明[3],約90%的牙科焦慮患者希望和醫護人員進行交流。因此,減輕患者的牙科焦慮十分重要。目前微信作為一種通訊工具已經得到普遍應用,現已引起醫療領域的關注。現選取筆者科室2019年3月-6月收治的140例微創拔牙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微信視頻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9年3月-4月于筆者科室微創拔除阻生牙的70例患者為對照組,2019年5月-6月于筆者科室微創拔除阻生牙的70例患者為觀察組。以上病例納入標準:①均自愿參與研究;②需要拔除下頜阻生智齒(1顆);③需使用仰角手機進行微創手術;④年齡18~36歲;⑤無裝置起搏器者;⑥語言溝通能力正常、認知能力正常;⑦精神狀態正常;⑧未接受過任何牙科有關的健康教育;⑨可熟練使用微信。排除標準:①合并口腔惡性腫瘤疾病者;②心血管疾病;③視聽障礙;④凝血功能障礙;⑤急性炎癥期;⑥嚴重的心理疾病;⑦合并糖尿病;⑧使用鎮靜劑或抗焦慮藥物者。對照組:男36例,女34例;年齡(29.85±5.68)歲;近中阻生18例,頰/舌向阻生16例,水平阻生22例,遠中阻生1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含中專)25例,大專及以上30例。觀察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28.78±5.24)歲;近中阻生20例,頰/舌向阻生13例,水平阻生20例,遠中阻生17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含中專)27例,大專及以上29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拍攝牙片,明確患牙情況與鄰近軟組織的關系,評價骨組織阻力和軟組織阻力,使用無痛口腔局麻注射儀,仰角手機,微創手術器械等。術前30min記錄患者平靜狀態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拔牙期間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微信視頻健康教育,拔牙期間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常規健康教育:常規口頭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微創拔牙的過程,手術中使用的器械及其作用,術中、術后可能出現的感受。術后告知患者飲食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疼痛及張口不適都是能夠緩解的,講解術后用藥知識,囑患者保持口腔衛生。
1.2.2 微信視頻健康教育:由專業人員負責視頻的錄制(單反數碼相機)、外科醫生講解內容,內容包括麻醉介紹、手術步驟、焦慮的應對方法、術后注意事項及常見并發癥的處理等5個部分。指導患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告知患者觀看視頻的方法,囑患者自行觀看。相關內容如下:①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使用的藥物、麻醉效果的判斷、麻醉持續時間;②焦慮的應對方法:松弛呼吸訓練;③手術步驟:從手術開始至結束的整個過程,告知術中可能出現的器械聲以及牙挺插入牙與牙槽骨間可能會使用敲錘時出現的敲擊聲。講解目前微創拔牙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強調仰角手機去骨、冠根分離去除阻力的優勢;④術后注意事項:如咬緊棉球30min,創面止血后方可離開;術后24h方可漱口,術后飲食注意事項,保持口腔衛生,勿用舌頭反復舔和用手觸摸牙床;術后1周拆線以及活動和休息的安排等;⑤術后常見并發癥處理:冰敷預防腫脹,服用止痛藥、抗感染藥,疼痛或出血嚴重及時就診。播放視頻的過程中陪伴在患者身邊,及時回答患者的疑問。
1.3 觀察指標
1.3.1 拔牙健康知識掌握:采用楊玨君設計的《拔牙知識調查問卷》[4]于宣教后進行調查。該問卷共包括10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知曉情況評分1~4分,1分為完全不知曉,4分為完全知曉,總分10~40分,>30分納入知曉率,得分越高,掌握程度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74,內容效度指數為0.922。
1.3.2 牙科焦慮:采用牙科焦慮評估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5]于宣教后進行調查。該評估表共包括4個項目,每項5個選擇,均為單選,每條目5個備選答案,根據焦慮程度評分1~5分,總分4~20分,得分越高,焦慮越嚴重。得分≥11分認為具有牙科焦慮。
1.3.3 生命體征監測:于術前30min、麻醉藥注射時、拔牙開始時記錄患者心率(HR)。
1.4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 20.0,由2名專業人員負責數據的錄入,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的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拔牙健康知識及牙科焦慮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宣教前的MD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宣教后的拔牙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MD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前30min HR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麻醉藥注射時、拔牙開始后的HR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阻生牙被包埋,操作范圍小、難度大,手術時間長,術后可出現的反應性疼痛、面部腫脹等因素[3],患者較容易出現牙科焦慮癥。牙科焦慮癥是指患者在牙科診治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緊張心理,屬于一種特定的恐懼[6-7],發病率較高。牙科焦慮的出現可使患者對阻生牙的拔除產生抵觸情緒,術中配合程度下降。研究認為[8],阻生牙拔除治療期間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并發癥。
本研究顯示,與常規健康教育相比,微信視頻健康教育組的患者拔牙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更高,MDAS評分低,而且麻醉時、拔牙時的心率更加平穩(P<0.05)。這提示微信視頻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要優于常規健康教育。劉朝祥認為[9],口腔健康教育能夠減輕阻生牙拔除患者的牙科焦慮。但常規健康教育多采用語言、文字資料的方式,隨機性大、缺乏系統性及計劃性[10],護理人員大多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采用口頭宣教的方式將知識填鴨式的灌輸給患者,導致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微信進行視頻健康教育,利用圖、文、聲、像等手段,圖文并茂,聲像兼備。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通過掃描微信公眾號學習阻生牙拔除的宣教視頻,通過觀察視頻了解疾病知識,直觀動態觀看整個拔牙過程,了解焦慮的應對方法以及病友對術后疼痛的感受和應對方法,更容易加深患者對拔牙健康宣教的理解及認識,提高患者對拔牙知識的掌握程度。沈靜仁等[11-13]研究均已證實視頻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優于常規健康教育。吳妹娟等認為[14],提前向患者說明阻生牙治療過程,當患者拔牙期間聽到渦輪機鉆運作聲音時,并不會導致顯著的情緒焦慮。
拔牙作為一種應激源可導致患者出現焦慮體驗,而視頻宣教的實施使患者術前獲得了更多的相關知識,減少了不確定感,增加了治療信心,降低了因信息缺乏而引起的牙科焦慮。同時視頻播放還具有注意力分散作用,能夠減少患者對拔牙這一事件的過度關注,同時改變了患者在認知、態度方面的不良心理反應,緩解了牙科焦慮。此外,視頻健康教育可重復播放,適用于任何文化層次的患者,能夠避免患者的個體差異、口頭宣教時的溝通障礙以及一對一宣教時人工成本高的缺點,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孔寧華,吳迪,吳軍樓,等.多媒體宣教干預對口腔種植手術患者牙科焦慮和疼痛的影響[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8,19(6):335-339.
[2]陸英,金友良.心理行為干預對潔治術患者牙科焦慮癥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3):481-482.
[3]李淑芳.放松療法聯合音樂干預對阻生牙拔除患者恐懼狀態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2):412-414.
[4]楊玨君.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在下頜阻生牙拔除術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8,16(9):1025-1027.
[5]Yuan S,Freeman R,Lahti S.Som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 with cross validation[J].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08,25(6):22.
[6]劉春紅.阻生牙拔除術患者焦慮心理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7,8(3):40-42.
[7]崔慶贏,陳思宇,張長彬,等.音樂療法在牙科焦慮患者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7,27(4):252-256.
[8]唐云俠.護理干預用于拔除阻生牙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8):280-281.
[9]劉朝祥.口腔健康宣教對拔除阻生智齒患者牙科焦慮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7,5(29):191.
[10]馮麗嫦,林麗珊,周小彤,等.多種形式的口腔健康宣教在阻生牙拔除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5):95-96.
[11]沈靜仁.視頻宣教對降低多顆阻生牙同期拔除患者疼痛的效果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4,16(10):1598-1599.
[12]龐繼艾,梁雁芳,吳鋮林,等.鼻咽癌放療健康教育視頻的制作及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7,32(4):97-99.
[13]錢愛云,王燕梅,謝小敏.視頻健康教育模式對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及遵醫行為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8):1102-1104,1136.
[14]吳妹娟,李張維,吳丹妮,等.超聲骨刀拔除牙科焦慮癥患者阻生齒的應用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68-70.
[收稿日期]2019-07-12
本文引用格式:王建嬌,杜巖.微信視頻健康教育對微創拔牙患者牙科焦慮心理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