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佳敏
摘要:工業革命把人們引入一個蒸汽的世界,打破了英國以往以自然和農業生產為主的生活節奏,產業結構變化的影響滲透了方方面面,也極大地改變了普通民眾的家庭生活,對男性、女性與兒童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工業革命從18世紀開始,到19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基本完成,1856年,英國將近1/3的勞動力從事制造業,到19世紀末,全國3/4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農業的地位已經無足輕重。工業化使得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主流,也給人們的家庭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家庭生活的改變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且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是利弊不同的。宏觀來說,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小人物在大歷史的背景下,享受到了物質財富帶來的生活水平上的提升;同時,工業革命也創造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日益擴大的兩極社會。此外,工人待遇問題以及濫用童工問題也十分嚴峻。
關鍵詞:工業革命;十九世紀;英國城市;普通民眾;影響
一、工業革命給普通家庭帶來的勞動力的變化以及家庭生活品質的改變
工業化改變了人口就業結構。19世紀初,近40%的家庭務農,約40%從事工商業; 19世紀,在農業中就業的人口絕對數字和相對比例都不斷下降,到世紀末,大約只占勞動力總數的10%。[1]男性作為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者,在工業革命大潮流下,選擇去工廠做工人以掙得更多收入。他們成了自由的勞動力,但不可避免地被資本家所剝削壓榨。作為工人,他們的勞動所得也比作為農民時要多,但在快節奏的工業化社會里,工人生活也是緊湊的,他們的工作往往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大多數家庭長久以來按照自然和農業生產的節奏生活,而現在,他們的節奏被打破了,但他們必須適應工業化帶來的忙碌生活。
19世紀許多產業蓬勃發展,女工的需求因此也逐步上升。下層階級的婦女也不必再問丈夫伸手討要生活費,或者在入不敷出時愁眉不展,社會為她們也提供了崗位。她們也可以成為家庭中為經濟貢獻力量的部分。甚至連底層家庭中的孩子也要出去工作,他們也成為了19世紀的普通工人家庭在當時社會時代背景下的勞動力組成部分。他們與他們的母親一樣,薪資很少,工時很長,但不可否認,他們也組成了他們家庭中經濟力量的一部分。
從農業轉向工業,也許對于個人來說,工作并未變輕松。但從整體社會來看,這些工人是這個工業化社會大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他們的存在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反向作用使他們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19世紀中葉,英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英國社會各階層似乎都從繁榮中受益。80年代,肥皂和洗滌堿等擴大了生產;90年代以后,機械洗衣房大為普及,煤氣灶和照明燈得到迅速發展。家庭飲食方面,富人們自然不用說,而底層工人的餐桌上飲食也變得豐富。19世紀初,“面包加油瀝”是貧民家庭常見的膳食組合,到19世紀之末,工人的餐桌上也出現了肉類。并且在這個時期,家庭中人均的茶、糖、咖啡等消費都在增長。
二、工業革命帶來的對男性、女性與兒童的不同影響
從寬泛的角度來看,工業化給整個英國社會帶來了改變,多數改變是使得物質資源豐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然而,從各個群體的利益來看,卻不盡相同。工業革命對于男性、女性與兒童的影響也不可以一概而論,對于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特別是中下階層的婦女兒童來說,這些工業化帶來的影響往往是利弊參半的。
對于普通的男性工人來說,他們有了更廣泛的擇業機會,享受到了更多的社會權利。但同時也被工人惡劣的工作條件所折磨。他們的整體生活變好了,妻子孩子可以穿上好一些的布料,吃到肉食了。他們在享受到工業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卻在資本的剝削下,失去了與家人享受美好時光的機會,承擔了工傷以及惡劣的工作環境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的風險。
另外,雖然當時婦女的自由與權利十分有限,但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巨大變革的大背景下,底層女性與上層女性都為了自己的處境而做出努力。底層婦女出去工作,為家庭帶來經濟支持。然而她們收獲的卻不完全是有利影響。在勞動市場,女性遭受著不公正待遇,雖然做著與男性同樣繁忙勞頓的工作,卻不能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全日制女工的平均工資大約是男工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其次,19世紀的現代化沒有改變英國婦女的“第二性”地位,她們在工作、家庭等各領域都處于服從地位。工人階級的婦女雖然需要出門打工,但社會始終把男性放在“頂梁柱”的地位,因此她們既屈從于勞動壓迫,又要承擔繁瑣家務,忍受雙重壓力。而且,婦女的就業并未改變經濟上的從屬性,因為法律規定她們的財產都是丈夫的。
工業革命后英國社會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童工的問題。來自下等手工業者或者工人家庭的他們,也許因為父親母親的微薄收入不足以支撐家庭而不得不出門尋找工作來謀生。這一現象在19世紀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尤為普遍。并且,童工的處境是很不樂觀的。這些孩子以童年甚至健康為代價去賺錢,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整個社會工業化為了進步的犧牲者。
工業革命在歷史上的意義,以及它對英國甚至整個世界帶來的推動我們是不可否認的。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而與此同時,整個英國除了貴族或中產階級,還有許多普通的工人,在享受工業化巨大成果的同時,也用自身在為它消耗著。
參考文獻:
[1]劉成.英國通史·第五卷 光輝歲月:19世紀的英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2]E. H. Hunt. British Labour History, 1815-1914, Atlantic Highlands[M].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