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娟
今天是母親節,也是線上教學整整三個月的日子。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倉促應戰到現在的坦然接受、從容應對,實屬不易。我想用我笨拙的筆來記錄這一段特殊的時光,分享我的喜怒哀樂。多年后翻翻這段記憶,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一、生活篇
如果拋開對學生學業的擔憂,線上教學期間的生活倒也有些樂趣。
每天清晨的跑步是我最喜歡的獨處時光。古城墻的寧靜、悅耳的鳥鳴、細細的暖風、濃郁的花香,滿眼是蔥蘢的綠、鮮艷的紅、淺淺的粉。慢慢的跑,思緒卻是隨著濃郁的花香漫天的飛舞……我喜歡這座古城。
朱自清說自己,“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我也如此。心情煩悶的時候,會去喧囂的菜市場,聽商販的吆喝聲、大媽們的討價還價聲夾雜著自行車的叮當作響,油鍋里的嗶嗶啵啵,然后挑幾斤大個的龍蝦,去頭洗凈,待油鍋里蒜姜爆香,倒入蝦,翻炒中慢慢變成紅色,放入各式調料,倒入清香的啤酒,慢慢燉。沸騰的湯鍋里,紅的蝦、白的蒜、黃的姜、綠的椒,多姿多彩、五味陳雜,這才是美味,像極了生活,于是待到龍蝦入肚,煩惱、憂愁通通都拋到九霄云外了。
二、工作篇
言歸正傳,從傳統的課堂授課到線上教學,無論是教學還是班級管理,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還是有些收獲的。
給時間,給話語權、重視合作交流,你會發現學生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能干。
語文學科知識繁雜,一套語文試卷既有古代文言知識的考查,也有邏輯嚴密的社科文的理解,有現代語言交際的運用,也有任務驅動型作文對時事的評論,要求學生博古通今,積累豐厚,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線上教學期間,學生在家相對資源豐富,為了豐富課堂,增進交流,提升學生分析、表達能力。我們開展了“《史記》小講壇”的課前演講活動。抽簽決定演講的內容,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獨立完成,從人物故事、人物形象、寫作手法、人物評價、時代意義等角度闡述,需要運用對比分析、因果分析、聯系現實等方法,形式不限。經過前期的充足的準備工作,學生的呈現帶給我很多的驚喜。有的小組呈現精美的ppt,加上流暢的講解,獨到的分析;有的將自己的講稿以廣播節目的形式呈現,現場連線聽眾解答;還有的發揮各自小組成員的優勢將抒情與議論兩種講解方式巧妙地結合。我們從異彩紛呈的展現中感受到了歷史人物的睿智,也從人物身上汲取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學習了蕭何的故事,學生說:“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廣闊的胸襟,要能容有才之人,某一天位高權重了,也要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能聽人言,及時反省。”還有的同學能夠從出身、謀略、志向多個角度對比分析同是縱橫家的蘇秦與張儀。有時候講的盡興了,他們會耗費我半節課的時間,但是,很快樂,語文學無定法,仔細研究一個人、一件事并有所感悟,何嘗不是學習呢?當然,也有的同學過于緊張、演講不夠流暢、分析不到位,但是指出不足,及時更正,也是一種收獲。
我一向主張班級管理要強化精神引領、潛移默化。學生要有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素養,要持有飽滿的學習熱情和動力,要有獨立意識和大局觀念。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特殊形式下。我在思考,也在努力。
我也會在每天的早讀時光,用ppt給學生做勵志的“早讀黑板”,除了背誦內容,有時是暖心語錄:“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用力奔跑的人,我們的用心耕耘,終會收獲春暖花開!”有時是節日祝福:“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青年節快樂!”有時是衡水中學學生清晨6:00讀書的視頻。如果小小的舉動能夠給他們,哪怕一點點的激勵和觸動,我覺得就是值得的。
我會在周末讓班長建一個“云自習室”,自習的學生在自習室里能看見彼此努力的模樣。偶爾我也會進去和他們聊聊天。
我會思考疫情結束后我的開學第一課,在考慮過無數種方案無果之后,我將之交給學生,全班六個小組,每個小組設計一節“開學第一課”,我想聽聽他們學會了什么,他們想聽什么。六個小組的主題各不相同,學生的思維遠比我開闊。第一小組主題“知識,決定命運”,他們認為只有擁有真本領,我們才不懼未來的艱難險阻,才能承擔肩頭的重任。”第二小組主題“重啟2020”,提醒人類要居安思危,尊重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第三小組主題“祖國,我想對你說”他們要贊揚中國力量,思考個人命運與家國的聯系。第四小組主題“放飛理想”只要心存理想,動力便能凝結成希望的萌芽,在汗水與淚水的澆灌下綻放成功之光。第五小組主題“選擇”經過了疫情洗禮的你們是選擇平庸還是選擇奮斗?第六小組主題“在疫情中學習”,知識、責任、道德、生命、擔當和理性,他們為我們闡述了疫情期間六個關鍵詞的含義。教育是一場美麗的邂逅,我們彼此感動,共同成長!
凡此種種,線上教學工作雖然辛苦,但教學中的點滴成長都讓我感到快樂。其實,我認為,所謂精神引領,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真性情。你是溫暖而包容的,勤奮而博學的,你的學生可能就會成為你的模樣。
三、反思篇
隨著線上教學時間的不斷推移,少數學生出現了浮躁的情緒,有上課遲到的,有偷玩游戲的,有作業不認真的,也有失去學習動力的。如何讓他們葆有學習的熱情和持續的動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知道,個人能力有限,我需要從優秀老師和書中不斷汲取力量。學習了,才越發覺得自身的不足,但我不會停止腳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