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摘要:本文從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出發,闡述了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遠意義,最后探討了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和途徑。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歷久彌新,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沉淀凝結為中華傳統價值觀[1]。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戰場和重要基地,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究高校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淵源厚重、精深博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內核、人文精神、道德標準、品質意志等都深入闡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給了我們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深入挖掘自強向上、樂業助人、尚仁揚善、助危濟困、敬老孝親等中華傳統美德,并結合新時代特色和實踐要求品學研讀、傳承發展,使之成為中國民族精神深度、道德高度的測衡標尺。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我們要堅持去偽存真的科學態度,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先賢資政的成功經驗,要從歷史與實踐的經驗中不斷汲取智慧,總結前人治國的經驗教訓,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要有修己安人、治國安邦的務實之學,要避免教條僵化和高談宏論,而以務實精神應對現實問題[2]。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支撐
中國五千多年文明演進的歷程中,中華民族在歷史的光影下,繪制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與日益強大,以及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在快速發展和瞬息萬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的力量與源泉,越來越成為我們清源正本、堅定信念的忠誠遵循,越來越成為國家發展、民族自強的重要支撐,也越來越成為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必不可少的中國元素。
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必須世代傳承的文化根脈、文化基因,也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3]。民族復興絕不止于物質豐裕,更重要的是文化傳承與創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二、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遠意義
1.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需要
高校作為中華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陣地,肩負起向學生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新時代紅色理念的的重任,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學生養成教育和思想育化的基礎工程。大學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認知能力獲得的重要階段,高校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必須保持精神狀況良好,不斷省思教育輸出的質量,省察教育成果的優劣,保證我們向大學生傳送的是清正的文化血統,是溫暖的家國情懷,是中國淵博的文化知識。高校要重新勘探和展示優秀文化和優秀文明,在精神范疇和文化領域深耕細作,傳導給學生最本真、最端正的文化,樹立他們的文化意識,培養他們的文化能力,感召他們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與禮敬。
2.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大學生堅定信仰走向政治成熟的需要
青年有文化,國家有發展,人民有未來。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多元文化思想進入我國,多元化的價值觀取向也隨之出現。大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和愿望,又缺少成熟的認知和辨識能力。多元文化使學生們有了更多的思想感悟,但是它的負面影響引起了學生的道德缺失。
三、高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
1.動員教師全員參與課程思政教育
學校要通過宣傳,讓全體教師認識到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參與課堂思政教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向學生傳授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和美麗的內心世界去感染并引導學生構建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去感受其魅力,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深葉繁、血脈承接,是中國人精神領域的支撐,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以制度保障來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一是貫徹落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文件精神,制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制度。二是建立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加強高校黨委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領導,設定組織機構,落實部門責任,制定工作方案。三是要將其進人才培養方案、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四是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師資培訓制度。五是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網絡教育平臺,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引導網絡行為[5]。
3.要培養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和能力
高校學生自主支配的學習時間相對充分,通過掀起研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風潮,培養他們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識,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來不斷樹立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建立他們的民族榮譽感、自豪感,對于推動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學習并學有專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幫助。
參考文獻:
[1]肖學.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N].學習時報,2019-07-18
[2]王海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N].光明日報,2018-12-12(11)
[3]張晶.在包容開放中堅定文化自信[N].中國教育報,2019-0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