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梅
摘要:思想品德教學構建“情智課堂”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是切實推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的重要舉措?;诖耍疚尼槍λ枷肫返陆虒W中的情智課堂建設進行了探索與分析。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情智課堂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思想品德課被應試教育嚴重異化,思想被抽空,品德被淡化,變成了簡單而枯燥的“畫畫、背背、考考”格式下的紙上談兵。這種狀態造成了許多學生知識與行為的嚴重脫節,于是,出現了大學生傷熊,甚至是殺母、殺人案例。人們驚呼,我們的社會怎么了?德育的功能和價值何在?“情智課堂”是促進思想品德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一、情智課堂著力解決的問題
1.致力解決傳統課堂“生命缺失”的問題。傳統的課堂,教師是權威真理的化身,一切都由教師說了算,學生只能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不允許有任何違背。于是,教師像擺弄物件那樣擺布學生,沒有把學生當成靈動的生命體——活生生的人看待,而是作為可任由老師“灌輸”的“容器”。課堂上,很少有教師的啟發,很少有學生的發現,只有“容器”的存在,沒有生命在場,聽不到生命的訴說,看不到生命的張揚?!扒橹钦n堂”致力于革除傳統課堂忽視生命的弊端,打造激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2.致力解決傳統課堂“思維缺失”的問題。傳統課堂教師居高臨下,學生則處于一種無形壓力的包圍中。老師講課時,學生們鴉雀無聲;老師提問時,學生們要舉手征得老師的許可方才回答。教師精心制定的教學或行為規范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課堂教學沉悶,難于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維活動的積極性,更不用說激發創意和不斷探索的精神了。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以致出現了學生“人在課堂心在外”的現象?!扒橹钦n堂”致力于革除傳統課堂壓抑思維的弊端,打造展示“思維體操”的課堂。
3.致力解決傳統課堂“體驗缺失”的問題。傳統的課堂,忽視學生在課堂生活中的體驗。把學生的心靈看作是沒有任何痕跡的“白板”,把大腦看做容器,教師不斷地向大腦這個“容器”填充知識,剝奪了學生獨有的體驗以及在體驗基礎的理解,學生唯有被動地接受而缺乏情感體驗的融入。知識對學生來說,停留在情感體驗之外,知識異化成了是死知識、假知識?!扒橹钦n堂”致力于革除傳統課堂學生缺乏體驗的弊端,打造認知、實踐、情感多元體驗的課堂。
二、思想品德“情智課堂”的實踐策略
一是凸顯教材主旨。依據教材內容,師生共同確立一個概念主題(名詞或語句),作為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這樣既不脫離教材,又避免了對教材的依賴,可以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與認知創新性。
二是貼近生活實際。主旨、主題為師生教學確立了核心和切入點,但所謂的漫談并非天馬行空,而是在圍繞主旨、主題過程中自由展開。實踐中發現,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教學效果更好。這就要求課堂上要明確解決一些現實問題,所以師生漫談中應當涉及“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
三是避免虛浮熱鬧。為了深化、內化思想品德主旨與主題,在課堂的某些節點,比如問題的轉換之際或激烈討論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靜下來,閉上眼睛,如放電影一樣,回憶、沉淀剛才內容,并且冷靜地想一想,自己到底贊成什么樣的觀點。課堂討論,應避免課堂熱熱鬧鬧,課后一了百了。這個短暫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是激活學生情感。主題漫談式教學,因為脫離了具體知識的“桎梏”,給人以抒發的自由,較容易激活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情感閘門一旦打開,他們的活潑個性及天真率性也隨即而至。教師要善于捕捉隨機性問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五是強調知行合一,付諸實踐性作業。思想品德課課改的方向,是擺脫紙上談兵式的說教與文詞默寫式的評定所帶來的弊端,強調知行合一,重點在行。在不斷的實踐中,強化內心、規范言行并最終養成良好習慣,成就社會人格。
三、結語
當下,思想品德課早已被很多中學生排斥在自己的興趣之外。枯燥單調的知識結構,紙上談兵式的空洞說教,隔靴搔癢式的泛泛而談,唯一能催促學習的就是那考試分值。個性思維被既定答案束縛,完整人格被考試技能捆綁,學生作為情感體驗者和生活實踐者,本應鮮活與生動的學習生活在應試教育之下卻變得索然無味。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學科知識與能力、課程理論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與能力和教育教學評價理論知識與能力。思想品德課教師中不乏有識之士,他們早就認識到因為考試而產生的重知識輕情感、重記憶輕實踐而帶來的教育弊端。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思想品德課是一門開放性、情感性、實踐性很強的人文學科,主要任務是通過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合格公民。因此,他們更愿意把思想品德課稱為“公民課”,認為從概念上講,“公民課”能夠更準確全面地表達該課程的思想理念與價值功能。其實,從更大的角度看,思想品德課程改革所表現出來的不安,并非自身特有。應試教育機制下,各地、各學段、各個學科都呈現出了一個共同教育特征:遠離自然與社會。現實中很多的教育困惑,多緣于囿于教育論教育,實質是教育思想與實踐的脫節。筆者堅信,從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所有學科都將逐步淡化單純的知識考試性評價,思想品德課只是先行一步。思想品德“情智課堂”著力于喚起學生沉睡的情感,教師要用自己的情感來喚起學生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喚情是情智教學的重要原則。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火種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以智啟智,以思啟思也是重要原則。最后達到情智交融、情智共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紅梅;如何展現思想品德課的魅力[J];新智慧;2015年02期.
[2]韓麗英;思想品德課教改要走出三個誤區[J];才智;201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