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本富 楊月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推進,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也隨之成為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議題。本研究闡述了國內外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現狀,并結合國外先進經驗探討了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發展趨勢,對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研究進展;評估
隨著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進展的不斷推進,人類活動導致的各類污染物排放至自然環境中,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1]。隨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口號以及史上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推出,環境訴訟案件的數量呈現出急速增長狀態。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環境訴訟24萬余起,但僅有四分之三的案件完成審結。這說明現存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發展現狀以及無法滿足現實的鑒定需求。完善并發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制度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研究課題,探討國內外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發展歷程對于我國完善和發展相關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1.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現狀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是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發展出來的司法鑒定的一個分支,是在訴訟過程中鑒定人通過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等方面專業知識,借助現場勘查、試驗模擬、檢測等技術手段,對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案件中涉及到環境損害問題進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隨著國際社會對環境污染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世界各國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研究側重方向各不相同。
1.1國外研究現狀
國際上針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研究大多是針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評估機制的研究,鮮有單獨針對制度進行的研究[2]。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對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研究發展較早,已經在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中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評估機制。美國的環境損害評估機制主要針對于環境管理方面,包括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危險廢棄物污染等。歐盟的環境損害評估機制主要是通過ELD法令嚴格限制損害范圍,確立評估階段,著重運用等值分析法對其評估修復。日本的環境損害鑒定機制側重于環境健康,在處理環境訴訟案件中,日本以其獨特的環境損害鑒定機制建立了公害行政救濟制度,實現了由單一的醫療費用的賠償到福利費用賠償的轉變[3]。
1.2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關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研究比較少,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薄弱。但隨著我國對環保事業的不斷重視,環境保護制度的不斷嚴格。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作為量化環境污染損害結果以及追究污染者法律責任的重要證據,正日益受到關注。相關研究與應用實踐正逐漸開展,逐漸成為我國環境法學屆的重要研究議題。
在制定法律方面,1987年我國實行了《民法通則》,首次規定了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民事承擔責任者,并于1989年在《環境保護法》中提出了環境受損的請求主體。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逐漸發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相關法律制度在各部法律中逐漸完善。并于2014年首次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進行了規定。但相關法律制度分散于各部門相關法律條文中,且大多為理論規定,沒有對鑒定標準等原則性問題進行說明。同時由于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和技術標準的不同,法律制度的覆蓋范圍有所欠缺,導致部分環境訴訟案件的審判結果缺乏公信力。
在規范性文件方面,2000年,農業部首次頒布了《農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資格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開始針對污染事故造成損害的評估發布規范性和技術性文件。隨后十幾年間《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農業環境事故損失評價技術準則》等多項規范性文件逐漸頒布,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發展逐漸走上正軌。但與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條文相似,這些規范性文件由各單位各部門發出,因此制定標準以及涵蓋范圍各不相同。各部門文件間涵蓋范圍重復、沖突等現象屢見不鮮。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評估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方面,2014年1月,環保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名錄(第一批)》的通知,2016年發布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名錄(第二批)》推薦了我國第二批具有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資質的相關機構。2016年10月由司法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辦法》及《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專家庫管理辦法》首次對社會鑒定機構的評審做出了說明。作為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主體,鑒定機構的資質以及鑒定人員的能力和職業素養對環境損失司法鑒定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但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起步較晚,關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的相關法律條文仍有待完善。
2.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發展趨勢
2.1 細化法律原則相關規定
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才能確保司法進程的順利推進,因此健全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法規體系是促進我國環境司法活動順利發展的必要因素。我國目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法規體系仍存在包括概念不清、環境介質覆蓋不全面、較差沖突等缺陷。因此應該盡快完善司法鑒定體系,理性法律相關原則性規定,將各類環境列入環保法監測范圍并對其進行明確規定。
2.2 建立統一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評估體系
統一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評估體系對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評估有著重要意義,是保證鑒定結果公平公正的必要條件[4]。目前我國雖出臺了部分關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規范性文件,但均為各部門為應對本部門可能出現的問題所知道的文件,標準以及涵蓋范圍各不相同。這不僅影響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評估的祝工作的開展,還會影響評估結果的公正性,使公眾對評估工作喪失信任。
2.3 制定專門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制度
有法可依是法律指導實踐的必須因素,一部完善的關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法律是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順利發展的前提[5]。現階段我國尚無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體系的內容,也沒有明確的關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技術手段標準的規定。這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在我國環境訴訟案件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制定一部具有具有高效指導力和威懾力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規范是極其必要的。明確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性質、內容以及相關技術手段對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順利發展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覆蓋部門較廣,包括水利、農業、生態環境等部門均涉及到相關內容。因此明確各部門職責范圍對于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體系的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6]。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各部門的職責,與各部門積極溝通對可以避免法律條文紕漏,減少法律條文沖突與重復。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對于重大環境損害事故,對其鑒定過程、鑒定結果、評估修復等信息進行公開披露是極其必要的。因此如何調動群眾、企業等民間力量的參與是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法律體系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高明, 郭峰. 城市化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為例[J]. 環境經濟研究, 2018, 3(03):94-111.
[2]劉乘鳳. 我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制度的檢視與完善[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曹林杰. 我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9.
[4]董迎雯,周文強,秦繼華,楊麗娟.環境污染損害司法鑒定評估制度探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8):88.
[5]孫媛. 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的證據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7.
[6]王江.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制度框架、現實困境與破解思路[J].中國司法鑒定,2018(02):9-13.
作者簡介:
隋本富(1985—),遼寧營口人,主要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通訊作者:
楊月(1989—),遼寧營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損害評估工作。